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7日 18:0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CTV.com
解说:在中国四通八达的铁路交通线中,一条西起云南昆明东至广西南宁的铁路大动脉赫然醒目,人们把这条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铁路称之为“南昆铁路”。
在这条蜿蜒899公里的铁道线上,每隔十来公里就设有一个铁路小站,这些小站大都地处偏僻山野之中,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显得十分冷清,只有偶尔过往停靠的火车才让人们感到它的存在 。
(昆明铁路局宜良北火车站)
运转值班室里传出的列车进站呼叫声:84991接进,84991宜良北一道停车
“车上没什么事吧。”“没什么事,一切正常。”
铁路警察,是中国现代警察中的一个特殊警种,驻站民警又是铁路警察中一个极为特殊的集体。说到特殊,是因为驻站民警必须长年累月驻守在偏远的小站上,承受着生活的枯燥和亲人聚少离多的痛楚,保卫着过往列车和旅客的安全。
李树密站在队伍前:“全体都有,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
(昆明铁路公安局宜良北车站派出所所长 李树密)
解说:李树密,37岁,南昆铁路第一代驻站民警。
李树密开始点名:“现在开始点名,周向东”
周向东:“到!”
(昆明铁路公安局宜良北车站派出所警长 周向东)
解说:周向东,45岁,宜良北火车站派出所永丰营警务区警长,南昆铁路第一代驻站民警,守卫千里铁道线已经25年。
李树密继续点名:田金治
田金治:到!
(昆明铁路公安局宜良北车站派出所民警 田金治)
解说:田金治,2004年从郑州铁路公安高等学校毕业后,成为南昆铁路新一代的驻站民警。
在寂静的派出所小院里,在树影颇裟之中,一间透着灯光的房间。
李树密:最近,在我们管内宜良北货站连续发生了两次铁路运输物资锡锭被盗的特大案件,案发以后,我们组织了一个星期的蹲点守候,但是这个犯罪嫌疑人始终没有露面。
罪犯偷盗的情景再现
解说:一切迹象显示,这起铁路运输物资被盗的特大案件是一伙熟知铁路运输规律的犯罪团伙所为,他们对装有锡锭的货物列车的停靠地点十分清楚,利用夜幕的掩护实施犯罪。
李树密: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明天凌晨又有一辆装有锡锭的货车还要停靠在宜良北货场,所以今天晚上我们要组织警力进行蹲点守候,下面老周把蹲点守候现场的地形情况跟大家介绍一下。
周向东:货场对面山坡上有一片小树林,便于我们隐蔽,我认为今天晚上蹲点守候就在这里。
李树密:这次我们一定要克服困难,力争把这起案件破获,大家听清楚没有?
众人:听清楚了。
李树密:好,出发。
解说:凌晨时分,正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刻;武装巡线的民警没有发现情况,李树密带领人员守候的货场也没有出现异常,连续五个小时的守候,狡猾的犯罪嫌疑人仍然没有出现。今晚这些犯罪嫌疑人会不会再次作案?今晚这起铁路运输物资被盗的特大案件能不能水落石出?李树密和他的同事们在寂静中忍受着种种压力的煎熬。
在警车上仔细观察着货场里动向的李树密、周向东、田金治
田金治:李所(长),我们还要守多长时间啊?守了一个多星期了。
李树密:不要急,小田,今晚看情况,(犯罪嫌疑)人来的早,我们把(犯罪嫌疑)人早点抓着,就可以回去了。但是今晚上如果(犯罪嫌疑)人不来,要有这个打算,今晚上在开案情分析会的时候,我已经强调过,纪律一定要遵守。
周向东:你瞧,小弟,以前我跟你父亲蹲点守候,比这个苦,天气比这个恶劣,都过了,两个多月啊!
田金治:守了两个多月啊。
周向东:真的啊。
金田治:我们那时太苦了嘛。
凌晨三点多钟,一辆微型汽车从远处驶来,停靠在装有锡锭的列车旁。
解说:凌晨三点多钟,让李树密苦苦等候的目标终于出现了。
李树密:各组注意,目标已经出现,准备实施抓捕,行动!
李树密:聂夫,聂夫!
聂金海:听到。
李树密:现场掀盗大锡的车朝你堵卡的方向逃来,有两人一车,微型车带货箱的,请迅速组织警力抓捕。
聂金海:明白。
民警命令车辆停车,持枪冲向车辆,又有两名犯罪嫌疑人在公路上被抓获。
解说:这起被称为“南昆铁路第一运输物资被盗” 案件就这样侦破了,9名犯罪嫌疑人落入法网。紧接着,李树密又带着战友们一路跟踪,追回被盗的大量锡锭,为国家挽回了6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
导视: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的南昆铁路,演示着世纪变幻的风雨。驻守在沿线小站的铁路警察,捍卫着神圣不朽的警魂。他们有怎样的人生故事?他们又将怎样书写自己生命的辉煌?
霞光中的山峦,又一天的开始
李树密站在队伍前:
李树密:现在进行今天的工作布置安排。根据铁路局和公安局的安排部署,专项整治工作延期一个月,重点就是清理站区闲杂人员,控制路伤事故的发生。特别是老周的永丰营车站,你这个警务区闲杂人员比较多,你们一定要加强勤务状态,一定要把闲杂人员清理完,确保行车安全。
解说:周向东、田金治所在的永丰营警务区,管辖着50多公里的铁道线,铁路沿线来往的村民比较多,铁路治安情况复杂。
(列车驶入火车站 民警在接车)
周向东:小田,一道要来车啦,10680,我在正面,你在反面。
田金治:好,我在反面。
周向东:好,明白。
(周向东在查车)
解说:当年,一辆喷云吐雾的煤水机车将周向东送到这个四等小站,从那一刻起,他就与寂寞相伴。
如今,伴随着南昆铁路的开通,小站变了,原来喷云吐雾的煤水机车,已变成了新式的电力机车;当年派出所陈旧的小楼,现在也成了一个花园式的文明单位。唯独没变的,就是周向东对铁路警察的那份特殊情感。
(田金治在查车)
解说:田金治的父亲也是一名铁路驻站民警,在小田的印象中,父亲除了很少回家外,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原本立志要成为一名刑事技术警察的田金治,却在毕业后阴错阳差的现实中,走进了驻站民警的行列。
老周带着小田检查列车,两人在一节车厢前停下
周向东:这个敞车与平车区别在哪里,钩销和钩提拉杆。
田金治:一个在上,一个在下。
周向东:我们在日常接、清、守、送工作中,尤其是查车,查车这个部位,尤其是平车的这个钩销和钩提拉杆要注意,因为这种钩销在下,稍不注意,钩销掉了,就无法挽回(损失)。
(周向东、田金治在查车)
解说:周向东强调的接、清、守、送这四个字,就是小站驻站民警每天的工作:接送过往的列车,对停靠在车站内的列车进行清查和守卫。在每天12小时高强度的接送、清查和守卫中,周向东、田金治都要和同事们反复进行这些枯燥和极其消耗体力的工作,最多时一天要接送40多趟列车,清查1500节车厢,在这么多的列车中爬上爬下,来回巡视,一天下来相当于要走60多公里的路程。
这些天天重复的工作在外人看来貌似简单,在周向东、田金治心中却重如泰山!
突然间,两名村民跳下站台,冲到了一列停放的列车旁,并爬上了列车
周向东:喂,站着,站着,不许跑,下来再说,慢点。下来我跟你讲,下来,下来再说,镰刀拿好。
村民:我们走了多少年了嘛。
周向东:你听我跟你讲,第一从你人身(安全)角度考虑,第二从车辆安全角度考虑。
金田治:不拉你,跟你讲道理。
周向东:听好,不能再跑了,你听着不能过,你过了对你的人身安全和铁路安全有威胁。你听我跟你讲为什么不能爬(车)的道理。你听着,你这一爬上去,车一动你就一下子掉下来,掉到道心里被火车轧死了怎么办?这是其一,其二呢。
村民:我年纪轻,不怕。
周向东: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你听着,要我们在站上干什么,就是为了维持站车秩序,你听着社会上有那么一句话:高高兴兴上班,安安全全回家,可懂这个意思?我觉得今后本着这一条,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你为一时方便,一时不注意,掉下去轧死了怎么办,你的老婆孩子又怎么办,你考虑到了没有?上有老下有小,你怎么来完成肩上的责任,对不对。
村民:我不走这里过,走哪里过?
田金治:那你可以等没有车再过嘛,非要等有车的时候才爬,万一撞着车怎么办?
村民:今天你说了以后我才知道,以前趁你们不在、不注意的时候也就过了,以后一定注意。
周向东:以后我建议不管任何时候,有我在没我在,无论我们值勤人员在不在,我希望你为自身的安全考虑。
(周向东、田金治与爬车人交谈着出站)
解说:像这样的事情,周向东已经记不清遇到过多少回了,就是在这无数次的重复中,就是在这岁月的流逝中,周向东为铁路运输的安全献出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光阴。
(晚霞
周向东、田金治从山梯边走边交谈)
解说:黄昏时分是小站来往列车相对较少的时候,也是常年重复单调工作的人们最容易感到寂寞的时候。
(周向东和田金治坐在草地上聊着)
周向东:小田,最近看你表情不太好,有什么烦心事?
田金治:事情也没有多少,主要是觉得干这种小站警察,生活太单调啦,在这里是人都见不着,没有什么玩的,整天去查那些车,我在学校里面学的是刑事技术专业出来呢,好象来到这些地方根本是所学的用不着,所以是有点提不起精神来工作。
周向东:你所学没有用,这个我理解,但是我总觉得你在一天,你就该集中精力干好一天,你看你才刚刚转正,奖金就跟我这个老倌拿成一样,我也不是和你讲什么大道理,就是说干一天,你就得尽职尽责干好一天,对不对?我们大家相互理解,怎么样?走,我们去看看那边停的车。
(田金治在接车,火红的霞云,暮色中的村社)
解说:每天面对着大山、小站和过往的列车,这平淡无味的生活让田金治的心中曾经是那样的失落,可在与周向东相处的日子里,他知道了要想当好一名真正的驻站民警,自己前面的路依旧还很漫长。
导视:一条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的南昆铁路,演示着世纪变幻的风雨。一群驻守在沿线小站的铁路警察,捍卫着神圣不朽的警魂。他们将怎样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他们又将怎样守卫自巳生命的辉煌?
(米轨列车驶进宜良车站,村民们蜂拥而上。周向东和田金治忙着维持秩序。)
解说:今天是宜良北火车站每月中最热闹的日子,车站附近五个村子的村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要在这里搭乘火车去几十公里以外的古城镇赶集。
田金治:你们往里面走,快点,不要堵在门口,往里面走,叫他们往里面走。
周向东:往里面走一点,注意安全,注意安全,东西拿好放好,注意安全。
(候车室里李树密带领民警进行“三品”检查的场景)
解说:赶集的人群让宜良北火车站有了往日难得的喧嚣,那些受毒贩雇佣的马仔往往也会在这个时候挺而走险,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运输毒品的好机会。而对小站民警们来说,特殊的地理位置让他们的工作中更多了一份重要的职责。
在与村民的亲切交谈和有重点的开包检查中,李树密敏锐地捕捉到了一名体态较胖,形迹可疑的青年男子
李树密:到广州?你是哪里人?贵州的。把身份证给我看看。
李树密:请你把包打开,我们要检查一下。
陈永东对该男子携带的物品进行检查,从一个黑色的挎包中翻出了用黄色胶带纸包裹的可疑物品。
陈永东:这是什么东西?
嫌疑人:小食品。
陈永东:到底是什么?到底是什么东西?
嫌疑人:小食品。
陈永东:食品有那么多?是什么东西好好说。
喝问声中,疑犯突然站起,向候车室外跑去,李树密和陈永东追了上去将疑犯扭翻在地,警车疾驶过来停在了候车室外,嫌疑人被迅速带走。
解说:现场一次性缴获毒品海洛因3460克,这可是宜良北派出所建所以来破获的最大一起运输毒品案件。
“开饭了,过来吃饭。”“ 今天这个毒品案破获的真精彩。”
李树密:今天我们办的这起毒品案件是我们南昆线第一大毒品案件,从来没有那么大的,数量那么多,案子那么大,所以我叫食堂特意加了几个好菜,品尝一下,大家辛苦啦!
周向东:大家多吃点,犒劳我们功臣。
李树密: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你们猜得到吗?我们的赵玲同志马上要当妈妈啦。
大家:真的?祝贺。
李树密:我们所的喜事啊,今天毒品案也破啦,赵玲又要当妈妈了,喜上加喜啊,值得祝贺啊。
大家:赵玲多吃点,多吃点,赶紧多吃点,吃两个人的东西啦,注意身体。
陈永东:以后还让他像我们一样当警察呢。
赵玲:以后还让他来当警察,儿子来当警察,姑娘怕就不当了。
解说:每到吃饭的时候,宜良北派出所的小食堂里总是笑声阵阵,对于习惯了枯燥生活的驻站民警们来说,这里的每一分钟都聚集着他们的欢乐、喜悦和希望。
导视:一条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的南昆铁路,演示着世纪变幻的风雨。一群驻守在沿线小站的铁路警察,捍卫着神圣不朽的警魂。他们将怎样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他们又将怎样守卫自巳生命的辉煌?
(驻站民警进入警务室)
解说:吃过午饭,周向东和田金治决定抽出时间去一下凤鸣村,解决村民在铁路沿线违章建筑房屋的问题。
(崎岖的山间小道,周向东等人走来)
解说:去凤鸣村有十来公里的山路,一来一去要3个多小时。周向东、田金治所在的永丰营警务区附近有呈贡、宜良两个县的40个自然村,沿线村民和流动人口比较多,周向东、田金治不仅要保证过往列车的安全,还要经常对铁路沿线村民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
(途中休息,周向东与田金治交谈)
周向东:小飞,到那个地方,坐下来,休息一下,抽口烟。
田金治:周师(傅),等一下我们就要进村啦,正儿八经的是,有点怕进这个村子。
周向东:为什么呢?
田金治:现在进这个村子,感觉挺难,就是他们叫你喝酒,实在头疼,现在又颁布了《五条禁令》,感觉不跟他们喝吧,工作各方面特别难开展。
周向东:农村的风俗就是这样,不喝就不好办事,甚至办不成事。这种情况我的经验就是多发烟,第二个嘴要甜。比方说多戴些高帽子,什么书记什么主任跟你汇报等等,高帽子一戴,我相信心都会软。比方说像我,今天起码口袋里装了三包烟,我拿给你瞧,这个烟要装足,我多发些烟给你,我看你还会不会顶我。对啊,我多给你戴些高帽子,多客气点,以后像这种活动你要看着我,我怎么做你就怎么做。
田金治:到时候多跟你学,你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
周向东:走啦,差不多啦,我们进村啦,小飞你注意把烟灭掉。
田金治:把烟踩灭掉。
周向东进入村民家
周向东:李国富。
李国富:哎。
周向东:吃着饭?
李国富:来吃饭,坐着,吃饭。
周向东:对不起。
村民:赶紧一起吃饭,周师傅喝一口,来了怎么不喝酒呢?来,请一口。
周向东:真的不能喝,请你理解。
村民:来,喝一口
周向东:请理解,不能喝。今天图一时高兴,我们喝了酒,那个《五条禁令》辞退、开除等等,我们不敢喝,既然来到这里,我们吃点饭。今天伙食又丰盛,吃点饭就行了,这个酒就请你们几位理解。
杨天昆(宜良县凤鸣村治保主任):我们就支持他们的工作,我们就不管他们了,我们吃饭。
周向东:多谢理解,请请请。不客气了。
周向东:近期我发现我们K974+700就是靠山那边,昆明方向左侧这边,是哪一个在侧沟旁边盖栋房子,我今天来村委会已经下班了,在这个问题上,请大爹也好、大妈也好,还有老爷也好、老弟也好,帮我在村子里面该宣传的宣传一下,就是说依照《铁路法》、《铁路运输保护条例》铁路两侧25米以内严禁挖坑,搭建房屋。
田金治:反正我们这些驻站民警都在旁边,有什么你们也可以多给我们提供点线索,帮助我们一起工作,大家一起来,这个工作才会越搞越容易。
杨天昆:我们就按照你们的意思,在什么时候都要进行宣传,维护国家铁路安全,大家都要知道这个事。
周向东:来,大爹,老爷,老弟,大妈,李国富,我今天以水代酒,农村不是有一句俗话:只要感情有,有水也是酒,首先第一条,感谢你对我们的工作理解,第二呢,对我们的支持,来,我敬大家一口,干!
(运转值班室里传出的列车进站呼叫声
在夜色中驶出隧道的列车)
解说:就在周向东和田金治庆幸自己又消除了一次铁路安全隐患的时候,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一次更大的险情正在悄然逼近!当天晚上20点50分,停在宜良北车站上的8064次货物列车正点开出车站,这趟速度逐渐加快的钢铁庞然大物,根本没有察觉到一次毁灭性的灾难就在眼前……
(李树密汇报案情)
李树密:喂,你好指挥中心,我是宜良北派出所所长李树密,现在向你们汇报一个情况,今天晚上九点钟我们的驻站民警巡线,当巡到K740这个地方,也就是华新寨隧道道口,在两个钢轨的旁边,发现一块被碾压的T字形钢板,经过我们勘察现场,初步分析认为,这是一起故意摆放障碍,企图颠覆列车的重大案件,我们现在请求指挥中心增派警力参与我们侦破这起案件。好的,我们在隧道口的路口等你们。
警灯闪烁的警车汇集到南昆铁路边的公路旁
解说:案情重大!昆明铁路公安局迅速抽调精兵强将赶往案发现场。
(现场部署案件的侦破工作)
李树密:根据指挥中心的指示,我们所全力配合专案组这个专案行动,我们工作主要任务就是,一个就是清理沿线废旧金属收购站点,二一个是加强武装巡线,大家听清楚了没有,
众人:听清楚了。
李树密:行动!
民警们调查走访,检查废品收购站,在村民家的小院里了解情况,日夜对车站进行巡守
解说:几乎整个昆明铁路公安局的民警们都在同一个时间高速而缜密地运转起来,李树密和他的同事们兵分两路进行艰苦而细致的排查工作。一路人马在废旧金属收购点、汽车修理厂查找那块钢板的来龙去脉,一路人马对铁路沿线重点隧道进行蹲守。
解说:在艰苦排查的过程中, 在令人焦虑的日子,一些极有价值的线索,在一层层的反映上来。一个叫吕泽桂的重大犯罪嫌疑人起了昆明铁路警方的注意,通过现场物证痕迹的比对,吕泽桂具有作案的重大嫌疑!
(再现抓捕现场、吕泽桂指认案发现场资料)
解说:案发后的第16天,吕泽桂在昆明市东郊的一家小旅社被警方抓获,在案发现场,吕泽桂交待了自已犯罪的全部事实:为了疯狂地追求物质享受,吕泽桂在敲诈钱财不成的情况下,竟然在两条钢轨接缝处摆放钢板,制造障碍,妄图制造一起惊天大案以泄私愤!所幸的是,吕泽桂摆放的钢板被列车行驶中巨大的冲击力撞开,不然的话,一场车毁人亡的惨案就再所难免!
最终,吕泽桂面临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夜幕下的列车急速而过。
解说:发生在南昆铁路的这起故意摆放障碍,企图颠覆列车的重大案件全面告破,但李树密却无法轻松起来。连续10天在阴冷潮湿的黑暗隧道里的侦查蹲守,连续两个多月的日夜奋战,他和伙伴们实在是太累了。李树密决定明天无论如何也要让大家轮流放上几天假,让长期与家人分居的弟兄们回家团聚,可是一切都来不及了,一个让李树密终生难忘的事情发生了……
(上楼的脚步)
就在这一天的凌晨一点多钟,羊街子警务区驻站民警陈树明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到宿舍,当他正在记录工作日记时,因为劳累过度,急性病突然发作,陈树明顿时昏倒在地。
桌上摊开的工作日记,一行歪歪扭扭没有写完的工作记录内容。
当李树密闻讯赶来时,办公桌上摆放着陈树明还没有写完的工作日记;当人们送他去医院抢救时,陈树明己经走完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步。
(陈树明生前的照片不断浮现
奔驰的列车和汽笛的长鸣)
解说:清晰的笔迹突然中断,正值壮年的生命悄然消逝,普普通通的驻站民警陈树明就这样离开了相伴20多年的铁道线,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融化了自己50岁的生命,他在南昆蜿蜒的铁道线上完成了驻站民警用生命守卫的职责。
(人群行走在蜿蜒山路
陈树明的墓前)
解说:2005年的最后一天,李树密、田金治来到陈树明的家乡——云南省建水市。在瑟瑟的冬日里,在陈树明的墓地前,昔日朝夕相处的亲人和战友之间进行着对话,感悟着生命中不同的意义。
陈树明妻:树明,组织上派人来看你啦。你所做的组织上是肯定的,从我和你结婚以来,在我心目中你是一个对工作很认真(的人),在生活上也很勤俭朴实,现在我们都好,希望你放心的走,组织上一切都会安排好的,你就放心的走吧。
李树密:树明同志,今天公安处的领导以及派出所的民警都来看你啦,你一路走好,这里的事我们会安排好,你未尽的事业我们会继续的坚持下去,放心走吧。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众人敬礼)
解说:2005年12月31日18点45分,周向东在一年中接送的第13680列货物列车正点安全地通过宜良北火车站。
在他的视线中,穿行在山野之中的南昆铁路,仍然蜿蜒纵横;不被人们关注的铁路小站,仍然迴响着过往列车的轰鸣;驻守在小站的铁路警察,仍然在默默无闻地续写着生命的辉煌。
正是有了这些普普通通的铁路警察,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的南昆铁路才有了平安的保障。正是有了这些用生命铸就的铁血警魂,云南边陲和祖国各地和世界四面八方的对接,才能够如此顺畅而意味深长。
责编:刘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