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中国•日照》节目宣传稿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25日 13:0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走遍中国•日照》节目宣传稿

  播出时间:2010年3月1日至3月7日

  2010年3月1日:走进日照说日照

  200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山东举行,备受瞩目的赛艇、激流回环、帆船等水上运动的赛场设在了滨海的日照。许多观众对这座城市并不熟悉,更不知道它这响亮名字的来历。

  日照位于山东省的东南部,它的名字来自九百年前,取“日出初光先照”之意定名日照。翻开中国地图看,日照并不是版图的最东方,那么“日出初光先照”的来历究竟依据了什么?

  2009年,日照在一座叫天台山上发现山顶有人工垫起来的平台,平台里还掺杂着大量商、周时期的陶器碎片,这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注意。

  早在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日照陵阳河发现了大批距今4000多年的古人类墓葬,其中在出土的陶制大口尊上有太阳的符号。社会学者在日照民间收集到大量有关太阳崇拜的习俗,人们不禁产生了疑问:天台山上的平台,是古人祭日的场所吗?

  种种迹象表明,日照的来历绝不是一句“初光先照”就可以说清的。

  明代时修建的安东卫,曾与天津卫、威海卫、灵山卫合称北方四大卫,是抵御倭寇骚扰,保卫国家的重要海上堡垒。

  日照是中国中部的重要海港,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今天的日照港已经成为中国著名的大港,2009年,日照港的年吞吐量排在中国大陆第九位,而日照也从一个无人知晓的海滨小县,成为引人瞩目的新兴城市。

  2010年3月2日:远古的神秘符号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山东省日照莒县的陵阳河涨起了大水,从河床里冲出了一些造型奇特的土罐,土罐上还刻划着朱红色的古怪符号。这些神秘的符号让中国考古界眼前一亮,因为它们有可能改写中国文字的发展史。 

  从山东莒县陵阳河里冲出来的这些土罐器形奇特,显然不是现代人使用的器具,而上面的古怪符号更引来人们的议论纷纷,谁也不知道,土罐上那些象图画一样的神秘刻划出自何人之手,又究竟有什么含义。中国的甲骨文已经是成熟的文字系统,在甲骨文之前,应该有文字的初级发展阶段。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在北京的一次文物展览上,大口尊上面的刻划符号吸引了古文字学者的注意。有学者认为,大口尊上的刻划符号,是一种图像文字,很可能是甲骨文出现之前的文字雏形,因为这种图像刻划在陶器上,又将其称作陶文。

  文字是人类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文字在发展早期都是图画形式的表意文字,又称象形文字,发展到后期成为记录语音的表音文字。中国文字、古埃及人的圣书体和中国西南部纳西族的东巴文都是广为人知的表意文字。

  大口尊上的神秘符号,留给今天的人们无尽的想象,它到底是中国文字的最初形式,还是史前人类某种富有宗教意味的特殊符号?

  我们目前难以破译祖先们赋予这些符号的全部内涵,可是,这些神奇的符号,让我们隐约看见了5000年前史前人类的生活、感受到他们的智慧,以及那个远古时代绽放的文明曙光。

  2010年3月3日:神秘的黑陶

  1936年春天,一个充满雾气的早上,山东日照两城镇村喧闹起来,村子里来了一队陌生人,他们组织村民挖开了村庄周围厚厚的耕地。这次发掘很有收获,考古学家梁思永后来在他的考古报告中提到了一种神秘的黑陶,他说它们轻巧、精雅、清纯,只有宋代最优良的瓷器可与它相媲美。

  是什么陶器让人考古学家给了如此高的评价?

  1974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曾表示了想看一看梁思永所描述的蛋壳黑陶,但是没有可看的文物,尼克松只好抱憾而归。

  四十年后在日照市的东海峪,一件神秘陶器的出现震动了全国文物界。它通体透黑,造型典雅,高十几厘米,重量却不足一两,它最薄处仅0.2毫米,薄如纸张。这就是梁思永当年盛誉的陶器?当人们准备用现代科技手段复制这件稀世珍宝的时候,却发现几经周折始终难以实现。

  考古学家判断这个造型独特器物是四千年前祭祀神灵所用的礼器,它向人们揭示出日照先民精致生活的一个侧面。

  4000年前,日照古人居住在高墙环绕的城郭内,发达的农业和畜牧业提供日常温饱的生活,他们使用着黑陶、白陶制品,掌握权力的首领佩戴着美玉装饰,用薄如蛋壳的祭祀礼器奉祀神明,为了打发闲暇时光,首领们躲在高台建筑内终日饮酒作乐,聪慧的祭司开始用共识的符号表达族人的意识和记载发生的事件。四千年前的日照,就是在日常的盛宴中度过了整整六百年。正是在这里,中华民族的一支东夷部落迎来了文明的曙光。

  2010年3月4日:奢华的汉墓

  2002年春天,日照西郊一个叫西十里堡的小村南面,发现了大量汉墓。经过一个多月的发掘整理,日照文物工作者在几十座汉代墓葬里,发现了大量文物。考古继续进行,另一座大墓发掘时,人们发现了一处古代盗洞。

  当考古人员看到盗洞的时候,心情都十分沉重,以为这个墓葬已经被破坏。没想到,这座编号为106号墓的椁盖和椁的四周全部用青膏泥封填,盗墓贼居然没能破坏整个棺椁的密封,所以,当棺木的盖子被打开以后,奇迹出现了。在积满清水的棺内,墓主人的骨架已经腐朽不存,但随葬的物品,尤其是大量的漆器却保存完好。而这次海曲汉墓的发掘中,还有一些墓葬和106号墓一样,都是已经被盗墓者发现却没有继续盗掘,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海曲汉墓发掘的过程中,编号为125号的墓葬十分特殊。因为在发掘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这个墓为一椁双棺合葬墓,没有被盗掘过,尤其是北棺,保存完好。于是,考古人员将棺木整体吊装出来,在一个相对湿度和温度都比较适宜的环境打开了棺木,当时,人们就惊呆了!

  在这具棺木中,墓主的骨架保存基本完整,最主要的是,陪葬品中有大量的丝织品,而且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在专家的指导下,这些丝织品得到妥善处理,其中的一块长2.6米、宽0.96米,是中国北方地区迄今所发现的保存最好的汉代丝织品。

  这座墓中陪葬品中还有一根鸟首的木杖,这根木杖是干什么用的,它与墓主人的身份有什么联系?

  日照在汉代是城阳王刘章的封地,相传这位战功卓著的城阳王因为汉文帝的上台而失去了拱卫京畿的光荣,被封在了远在东海之滨的莒地。人们常说莒县一个大封土堆是刘章的墓葬,但没有考古支持。这次发现的墓中陪葬品的奢华程度非王侯不能,而且还有一根特别的手杖,这是不是人们苦苦寻找的刘章墓葬呢?

  考古人员通过古代文献查到,墓中的手杖名叫枭杖,是汉代朝廷专门赐给70岁以上老人的,它象征了墓主人的身份和特权。但从出土文物上看,这座墓葬不可能是刘章的墓葬。

  无论是出土的鸠杖、丝绸还是漆器,它们都是那个时代生产、生活的集中体现,而以海曲汉墓为代表的日照汉代墓葬的考古发现所呈现出来的则是一个王朝的身影,那个思想和文化大一统的时代所留下的精神影响了以后两千年的中国文化传统。

  2010年3月5日:寻找安东卫

  安东卫,山东省日照市一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街道,恐怕很多人都难以想象,在六百多年的前的明代,当日照还是一个小小的县城的时候,安东卫却因为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而成为当时中国北方的四大卫之一。

  胡仕章是原安东卫中学的校长,最近,他正在为重新刊印《安东卫志》而忙碌着。这是一部编纂于清朝康熙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73年的地方志,记载了安东卫从建立之初到清朝初年的基本情况。

  大明王朝建立以后,面临北方草原民族对中原的虎视眈眈,东面的海疆又频繁遭到倭寇的骚扰。为此,洪武皇帝朱元璋改革军队建制,在东面海岸和北方长城一线设置卫所,保卫疆土。这些卫所在明王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起到了保卫国家的重要作用。在沿海一系列的卫所中,有两处卫的名字十分特殊,一个是“威镇海疆”,称威海卫,一个是“安定东方”,即安东卫,威海卫成为山东重要的地级城市威海,而在中国地图上却难以寻找到安东卫的踪影。

  我们在当地学者的带领下,开始寻找这座六百年前的海上堡垒。

  在六百年的时间里,安东卫经历过战火硝烟,也曾被地震毁坏,当年建起城墙是为了把来自大海的敌人拒之门外,而现在,和很多曾经设立过卫所的地方一样,安东卫已经敞开胸怀走向世界……

  2010年3月6日、梦华涛雒

  日照市的涛雒镇,是一座几百年繁荣历史的古镇。涛雒濒临黄海,涨潮时海水直入镇内,退潮后镇里流水洛洛,涛雒因此得名。涛雒镇兴于盐,繁于商,名于教。明朝年间,江苏、山西的盐商进入涛雒,后来开办商号,兴建实业,创办银行,最突出的是涛雒人重视教育。严谨甚至苟刻的家风,长幼有序的家族观念,重视读书的家庭教育,涛雒人从小深受熏陶,从这个古镇走出了几十个进士、举人,直到今天,涛雒镇上的高考升学率,依然是日照市最高的。

  涛雒镇上有一座古老的民居,当地人称丁氏祖居,丁氏家族的祖先移居到涛雒是靠做生意走上发家之路的。他们富裕之后,却有着与众不同的选择,丁氏把挣来的钱花在了子女的教育上,丁氏家族在涛雒镇上是人口大户,历史上仅丁氏家族就出过不少人才,家族中出现了火箭之父丁守存,国民党元老丁惟汾,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

  作为中国第一代从事洋务运动的丁守存,获取功名之后,在家乡办起了近代第一个洋式学堂,村里的百姓们至今念念不忘。丁守存小时候非常淘气,他曾把枣树枝当钉子放在路上扎坏了送水老乡的车胎,气得送水的老乡说:你要是有出息了,我就搬出这个村,涛雒浓郁的文化氛围影响着丁守存和这送水老乡,二十年后,丁守存果真考中了进士,而送水的老乡也一诺千金,真的搬离了这个村子,再也没有回来。 在涛雒,不仅丁、李、叶等大户人家重视教育,就是穷人家的孩子,只要有读书的才能,家里要饭也要供他读书。曾有一个学生,他上课的凳子是他家最奢侈的家俱,这只凳子让这个穷人家的后代考上了大学。

  走在涛雒的乡村里,读书成材的传统深深的植根于百姓心中,在涛雒镇的栈子村我们见到的这位老人名叫郑淑全,今年已经70岁的郑淑全,40岁时夫人就去逝了,他和残疾的哥哥两人拉扯五个孩子长大,历经艰辛把五个孩子都送进了名牌大学,五个孩子分别就读哈佛和北大、清华,并且都读完了博士,作为人才分别留在了美国和北京工作。

  每次回家丁肇中教授都要到爷爷奶奶的墓地上献上一束花,这束鲜花里就体现着涛雒人诗书继世、忠厚传家的传统。今天,外面的人来到日照都会慕名来大学城看一看,这座集合了六所院校的大学城,成为了日照文化教育的靓丽品牌,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过去的岁月,不知有多少学子从日照走出去成为了栋梁之材,千古江山带给涛雒古镇的除了灿烂的文化,还有这如诗如画般的生活意境,滔滔海水养育了涛雒百姓,教书育人成就了涛雒的繁华百年。

  2010年3月7 日:鱼骨庙和它的信众

  在山东省日照市,曾有一座十分神秘的龙王庙,传说这座庙是用海里大鱼的鱼骨搭建的。人们都说这座庙供奉的龙王有求必应,法力无边,所以香火特别旺盛。几十年前,这座庙年久失修终于塌掉了,鱼骨也散落民间,但海边的渔民仍然把它常挂在嘴边。

  庙的殿堂是用鱼骨搭建的,刚刚听到时我们感到不可思议,那得多大的鱼骨才能承受房顶的重量!抱着半信半疑的心情,我们前往鱼骨庙所在的日照涛雒镇。

  鱼骨庙原来就在涛雒镇的沙岭子村,每年农历的正月十六和六月十三这两天,这座鱼骨庙就会吸引周围十里八乡的渔民前来赶会,他们带来香烛供品,为这座庙里的龙王庆贺生日。

  传说早在一千年前的隋代,一天海边冲上来一条大鱼,爬到浅滩里再也不能游回大海,海边的人们把大鱼的肉割了下来。当天夜里,沙岭子村几乎人人都做了一个同样的梦,梦里海里的龙王告诉大家:那条大鱼经常兴风作浪、呑食渔民,为此触犯了天条,依照律法要摘除双眼,向当地百姓割肉赔骨。

  第二天一大早,村里的人们半信半疑地奔走相告,一传十、十传百,终于大起胆来涌上海滩,把剩下的骨头拖上岸来。为报答龙王的恩德,当地的渔民在大鱼搁浅的岸边用鱼骨盖起一间小庙,庙中只供龙王一人,取名鱼骨庙。

  涛雒镇的几十个沿海村子人口众多,许多没有地种的农民只好下海,早年间渔民生活艰难,捕鱼的手段十分落后,大海又险象环生,渔民早上出海,下午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渔民对大海的凶险莫测深怀恐惧,他们祈求神灵保佑,大海中传说的龙王自然成为渔民崇拜的对象。

  渔民在海里面非常弱小,还希望自己能像海里的大鱼一样能够平安,久而久之他就把这种大鱼成为自己心中的寄托。今天渔民们保留的龙王崇拜、大鱼崇拜,更多的是千百年留传下来的文化传统,是面对大海保留下的祖辈的敬畏。

责编:魏宇

打印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边看边聊

验证码: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