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文强老家揭秘其成长经历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01日 08:4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长江日报

专题:重庆掀起打黑除恶风暴

  山城重庆有多个俗称“十八梯”的地名,然而,位于沙坪坝区曾家镇老街上的“十八梯”,不仅鲜有外人前往,也鲜为人知。

  昨日,记者寻访到这条3米来宽的街巷,步下18级石梯,左手边的第一家是一幢3开间的8层楼房,在有着20多户人家的曾家新街绝对是鹤立鸡群。

  一位姓王的中年妇人告知:这是文明君的家,他的老三叫文强,在重庆当大官,前些时被抓起来了。

  随着街坊们的细细回忆,文强的家事、身世被梳理了出来,从而纠正了先前有些媒体的讹传。

  家有七兄妹文强排行第三

  此前有消息称文强兄弟3人,因为排行老二,所以被称为“文二哥”,其实不然。

  住在文家隔壁的杨大妈告诉记者,文明君和练传芳共生养了5个儿子和两个女儿,自1951年生下女儿文××后,基本上间隔两年便有一个孩子出世,大儿子文×生于1953年,二儿子文强生于1955年,老四文×在某区公安分局工作,老五是女儿,老六是文兵,当兵复员后进了一家工厂,后来与谢才萍结婚,再后来就离开了那家厂子。

  记者从巴南区方志办了解到,曾家镇原隶属于巴县,重庆直辖时,巴县更名为巴南区,曾家镇则划归沙坪坝区。

  据了解,文明君祖籍并非曾家镇,而是几十公里外的九龙坡区涵古镇。20岁那年,他便来到了曾家镇,不久认识了练传芳,从此在该镇扎下根。

  解放后,文强的父母一直在镇上一家综合商店工作,那时两人的月工资都是18元。

  在街坊眼里,文明君一天最多能说上5句话,而练传芳则遇见什么样的人都谈笑自如,也颇讲义气。几位上了年纪的邻居们说,文家的孩子都有点接母亲的代,其中文强身上尤其明显。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边看边聊

验证码: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