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新华网郑州6月12日电(记者桂娟)继11日曹操高陵当选“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消息宣布后,河南省文物局12日公布了曹操高陵最新的考古成果。
曹操墓中新出土了刻有“常所用长犀盾”字样的石牌,以及铁质铠甲片、陶器、漆器和玉珠等重要遗物,1号陪葬墓发现了一把铁剑,新探明的“前朝后寢”式陵园布局,填补了曹魏时代帝陵布局发现空白。
“陵园呈长方形,墓前有广场,模仿了曹操生前‘前朝后寢’式的宫殿建筑布局,”主持考古调查工作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志清说,“陵园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可能这正是曹操‘薄葬’思想的体现。”
初步探明,陵园面积8934平方米,北、南、东三面均发现有陵园墙,北墙残存墙基长100.81米,南墙残存墙基长108.22米,东墙残存墙基长68.87米。陵园内有两座大墓,2号墓是主墓,专家判定为曹操墓,1号墓是陪葬墓。
12日上午,在河南安阳西高穴村考古发掘现场,又一块断定墓主人为曹操的“铁证”——刻有“常所用长犀盾”字样的石牌出土。这是墓中首次出现带“盾”字的石牌,表明墓主人生前曾用过此种兵器。遗憾的是,石牌残缺了三分之一。考古人员根据此前发掘经验推测,残缺部分应该刻有“魏武王”字样。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