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今年1月29日,石景山区寿山福海养老服务中心的庙会上,一位老人在玩“套圈”游戏。委员调研显示,2009年全市养老机构的5万多张床位中平均床位使用率48.5%,有2万多张床位空置。本报资料图片 薛珺 摄
本报讯 (记者傅沙沙)北京市的“十二五”规划里,产业结构调整、民生改善、节能减排和人口资源问题等都是重点。昨日,北京市政协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若干建议”,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在会上表示,“十二五”规划编写中的几个重大专项已有初步研究结果。
围绕“十二五”规划编制,市政协各专委会进行了半年多的调研,形成了22份调研报告,就重大问题提出建议。建议涉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城市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等具体内容。
“非常及时非常好。”听完建议案全文后,吉林表示每个调研报告和建议都很实在。随后,他向委员们介绍了北京“十二五”规划编写的进展。
吉林说,转变发展方式是“十二五”规划编制关注的重点之一,要解决如何强化和确立企业自主创新地位等4个问题,改革现在传统的体制和机制。
在民生改善方面,吉林谈到了委员们关注的工资问题,表示北京需不断扩大统计范围,包括纳入个体工商户。
北京已实现了“十一五”的节能减排目标,要完成“十二五”期间的减排目标,将转变发展方式。吉林说:“过去我们更多的是作为一个约束性的指标,实际上可以培育出很大的产业,我们正在研究。”
1 养老
委员调研
养老机构超2万床位空置
调研显示,2009年全市养老机构的5万多张床位中有27054张床位收住了老人,平均床位使用率48.5%,有2万多张床位空置。
目前在市属等政府办的养老机构中,大部分收住的为生活能自理、经济条件好、有一定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的老年人。以第一福利院为例,收住的城市“三无”老人为3人,仅占床位数的0.7%。
调研建议,北京应积极研究出台政策,将城区特别是政府办的养老机构向主要收住“三无”、重残、精神残疾、生活不能自理、低收入困难老年人过渡。
今年再建1.5万养老床位
市民政局回应
今年再建1.5万养老床位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由于2009年北京新建1.5万张养老床位,很多床位尚未招收老人,因此出现“2万床位空置”的现象。今年,北京还将再建设1.5万张养老床位。
对于政府办养老机构的定位问题,该负责人表示,一些市属养老院中的确存在调研中所述的问题。但实际上,在2008年12月北京出台的《关于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意见》已经明确,由政府投资建设的保障型养老服务机构,要以城镇“三无”、农村“五保”及其他低收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也就是起“托底”作用。目前,很多街道、乡镇、区县以至市属养老机构,已起到了基础保障作用。
该负责人称,明年起北京拟出台政策,从规划上引导养老机构的定位,将普通养老机构、中档、高档养老机构分别控制在合理的比例。本报记者 温薷
2 人口发展
委员调研
北京应设首都人口委员会
2009年底北京实际常住人口已达1972万人,其中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达726万人。2015年北京常住人口将达2300万人。市政协调研组指出,人口膨胀导致北京能源供需的矛盾与日俱增,体现在水资源、生态质量、教育资源和交通等方面。
调研组认为,北京应成立首都人口委员会,由国家有关部委、驻京部队和市政府等组成,制定重大人口决策并监督落实,申请在人口流动和户籍迁入等方面实施特殊管理,改变进京户口多头审批的局面。推进新城建设和郊区城镇化,疏解城市核心区功能和人口,并加快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制定实施。
专家解读
推广居住证有一定难度
长期研究人口问题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表示,建议中“设立首都人口委员会”的提法早在“十一五”期间就已经出现过,当时称为人口发展委员会。
陆杰华表示,目前,北京和中央驻京单位均可审批进京户口,在首都人口委员会的架构下,北京和各中央单位间对进京名额审批上可以做到互通协调。
对于向周边城市疏解人口,陆杰华认为短期内难以实现,该建议首先需要产业布局先行。而居住证的推广也有一定难度,居住证应与户籍改革衔接起来,即办理居住证是需要门槛的,且在一定年限后能转为北京户口,与目前理解的单纯享受城市服务不同。对于目前建议案中提到的“流动人口居住证”,因为其仍然是人口二元化管理,不太符合我国目前城乡一体化改革方向。本报记者 傅沙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