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人保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日前表示,我国可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如果年均工资增长15%以上,五年左右就可以翻一番(6月3日《人民日报》)。
很多人都感觉,现在大家的工资“增长”与统计部门的结果向背,可以说是“被增长”。不减赋(个税)、不增收,大多数工薪阶层也会在不断高企的生活成本面前一路沉陷下去。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如果不从紧、从实得到制度性解决,按人民日报的说法,社会只能是危机四伏。此非笔者臆断,去年年底,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居民家庭投资心态调查”显示,58.0%的居民表示收入相对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没有变化,仅有6.3%的居民收入增加。
而同样是广州市官方统计的数据显示,企业职工的工资增长速度远低于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而2008年3月,广州市曾经着手实施“工资倍增”计划,提出力争职工工资每年递增14%以上,2012年的工资水平要比2000年翻两番。此前政府亮出响当当的涨薪口号,并着手操办的工资“倍增”计划,如今竟成了“被增”现实,这着实像有人在蓝色的天空中画了一块滴油的大饼。想当初,在广州的这个“倍增计划”披露时,眼明而挑剔的网友可是一点没有吝惜自己的赞许之词。
在这个“画饼”面前,普通职工面对一年复一年的工资“被增长”,面对吃、住、行、医、教等几乎无一幸免的物价的日渐攀升,原本就只有“被增疲劳”的份儿。实际上,我国实现让人人享有改革开放硕果的环境和条件已基本具备。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多达51300亿元,占GDP 的比重约为20.8%;2008年财政收入突破6万亿元大关,增长19%;2009年财政收入再传佳音,达68477亿。这些冰冷的数字在热情地诉说着一个道理:我国不再是几十年前的那个“经济落后、国穷民穷”的国家了。甚至只需更多的公共机构一次“华丽转身”,在大脑里注入“藏富于民”的民本意识,就能轻易完成公民收入的“倍增”计划。
而今看来,就连处在经济发展排头兵位置的广州,也照样在这场尽快构筑“藏富于民”意识的运动中冷却了热情,其他地方呢?
十七大报告提出,努力使全体公民“劳有所得”、“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任务。中国社科院所编写的企业蓝皮书中披露,1990年至今,劳动者报酬占GDP比例持续下降12%。这一切似乎未能触发为一种国家意识。所以,我们对人保部这一高调表态尚存期待之余,甚感纳闷:到底工资“倍增计划”的帆船还要搁浅多久?我们不妨公开工资“倍增”成“被增”的阻力和代价,让各方利益公开而充分博弈,以期尽快化解工资滞涨的制度之淤。
(四川 周明华)
责编:程冲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