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27日 11:0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豫西丘陵山区,属全国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区。全市现有土地总面积1490.50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027.54万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发展,自2000年开展退耕还林试点以来,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引导退耕户多样化经营,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豫西大地增添了秀色和魅力。
改善山区生态环境 促进全市经济发展
三门峡市从2000年起正式列入国家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市,首批列入试点示范的有陕县、灵宝,2001年增加渑池县后变为三个试点县(市),从2002年开始,在全市六个县(市)区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截止到2009年底,共完成国家安排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资金投资达7.2亿元,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面积182.4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52.32万亩,荒山荒地造林110.58万亩,封山育林19.5万亩,涉及全市6个县(市)区和开发区的76个乡镇,480个行政村,农户12.56 万户,农民群众45万人。
目前,工程建设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退耕还林计划完成率、面积核实率、质量合格率、作业设计率、建档立案率、检查验收率和钱粮兑现率等综合指标达到了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综合效益显著,对改善山区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是一项惠民工程和德政工程。
——增加了森林资源,改善了生态环境。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增加了有林地面积,扩充了全市森林资源。截止到目前,共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82.4万亩,如果全部成林,将使全市的森林覆盖率增加10.7个百分点,增加活立木蓄积量大约139万立方米,可吸收二氧化碳254.37万吨,释放氧气225.18万吨,减少水土流失面积169.12万亩,减少土壤侵蚀281.86万吨,地表水饮用水源地和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净化率达95%。2008年,市区全年空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优良空气质量天数达到319天,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观。现在,全市从沿黄滩涂到公路沿线,从坡耕地到荒山荒坡到处呈现出郁郁葱葱的成片树木,退耕还林的生态效果已初步显现。
——增加经济收入,加快山区农民致富步伐。退耕还林实行林药、生态林与经济林兼用等造林模式,不但使工程区的农田得到有效的保护,还增加了经济收入。2000—2009年,国家累计投资7.2亿元,其中粮补资金5.4亿元,生活补助费0.8亿元,种苗和造林补助费1亿元,户均补助达5778.6元。据统计,退耕还林前农民人均纯收入2021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80.5元。
目前,全市退耕还林以速生杨、刺槐为主的用材林经济效益约达53.5亿元,灵宝市、陕县的沿黄滩涂速生丰产林基地总面积达到15万亩,平均年产值可达4893万元;全市特色林果基地总面积22万亩,年平均增加农民收入3亿元。全市以优质核桃、板栗、大枣、柿子、花椒为主的16万亩干果基地,如卢氏县大塬村的1600亩核桃基地、亩产值达1000元以上;灵宝市大王镇后底村的大枣基地,建设面积4000余亩,每亩产量可达2000斤;渑池县笃忠乡万亩花椒基地,经济效益可达1000万元。
——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劳动力转移调整。广大农民群众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不断转变观念,自觉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多种经营,逐步走出了一条少种、优质、高产、高效的生产路子,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使部分农民从农耕劳动中解放出来,逐步转向林业、养殖、加工、劳务输出以及其他行业,使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逐渐优化。到2009年底,全市退耕还林劳务输出99268人,总收入达4.9亿元,年平均收入达到0.5亿元。
近年来,陕县和灵宝市依托退耕还林工程,探索出了“退耕—种树—养畜—肥田”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走出了“树多—果多—钱多”的生态循环经济发展路子,并逐步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小康目标迈进。湖滨区农村劳动力由2000年的25000人减为18000人,劳务输出由2000年的1500人增加到8900人,劳动力得到了尽其所用。
——增强了全社会的生态意识。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广大干部群众生态意识不断增强,生态文明深入人心,参与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极大提高,加强生态建设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特别是广大农民由过去“要我种树”变为“我要种树”。造林护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市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0%以上。
2007年,市委、市政府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积极推进林业生态市建设,把林业生态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目前,义马市、湖滨区、卢氏县、陕县、灵宝市已全部申报创建省级林业生态县成功。2007年以来,各县(市、区)以林业生态县、生态乡、生态村创建活动为契机,以建成林业生态县、生态乡、生态村为目标,强化对生态环境建设意识,进一步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加快了绿色三门峡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