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3日 16:2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民晚报
今天,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第15个“世界阅读日”。
昨天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在上海,77%大学生3个月内阅读人文类图书量在2本以下,近六成只通过看改编的电影、电视剧、缩略文本等“读”文学名著;年轻白领中六成“爱好阅读”,但每天阅读时间超过1小时的不过一成,阅读内容集中于专业、理财、外语学习类。
几位复旦大学教授趁着“世界阅读日”的到来,苦口婆心提醒大家:不要只是为了谋生和休闲读书,真正的阅读,应该是精神生命的需要;要读经典,不了解传统,难以开创未来。学者的忠告及时、可贵,一针见血。然而有多少大学生及年轻人会听进去,使得明年、后年的调查数据显示的社会群体读书现状有所改观?
在这个信息化、快餐化的年代,经典受冷落俨然成为一种潮流,成了全世界不得不面对的尴尬难题。浅阅读乃至不读书,其实是整个社会的痼疾。先有并无阅读习惯的成人社会,才有成人言传身教下的不读书的青少年。事实上,今天生活在都市中的年轻一代,除了为谋生而胼手胝足耗尽时间与体力的一群人之外,有多少人不处在“读书”、“充电”的压力和紧张中?说他们“不读书”,实在冤枉。
问题是,我们已将“读书”等同于“培训”。原本应该以知识体系的架构、科学思维和精神发育为主的大学学习,在经历了大学的快速扩张之后,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沦为应用知识传授、就业技能训练。何况在“就业难”的阴影下,年轻人的制胜之道,是要在手中抓着尽可能多的技能认证。
向前看。从打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教育标语的那天起,我们的急功近利之心便已暴露无遗——为了保证从起跑线到“成功”之间的最短距离,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东张西望、磨磨蹭蹭、旁逸别出,都将被根除。区别只是,手法是粗暴,还是巧妙一些。有多少位老师没收过孩子们一时放不下的“闲书”,为了“做规矩”而断喝过孩子的奇思妙想?有多少家长没有在课余忙着送孩子去“强化”、没有对孩子怒吼过“做功课,不许看课外书”?走进青少年为主顾的书店,哪一家不是教辅书海洋,汹涌到足以教一个孩子从此对“书”反胃?
这样经过严格拘管和精心雕琢长大的孩子,有多少会有自由读书的兴趣、胆量和品味,又如何能像学者期望的那样,在功利和休闲之外,还有为“精神的生命”而读书的愿望和追求?
读“无用”之书,才是读书的真谛。这是“世界阅读日”学者们给公众最重要的警醒。迄今中国教育的所有弊病,几乎都源自同一个病根:急功近利。去“功利化”,是一个人、一个民族健全完善的精神发育所必须的。
我们民族的未来,能否有文化血脉的强健传承,有源源不绝的创新发展,恐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是否有足够的开放精神,能否容忍我们的孩子多读“无用书”、做一些未必会有事功、得近利的冗闲、快乐之事。
责编:孟研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