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一个孩子趴在石板上写字
一个孩子看着从废墟里找出来的书籍
老师们进入教室,将孩子们的书包和书本“抢”出来
玉树孤儿学校的黑板上,留下一行胡锦涛总书记亲笔写的字:“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
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的校园里,再次响起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玉树县第三完全小学的危楼里,老师们“抢救”出了数十个书包,准备给孩子们复课时使用。
尽管困难重重,但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之下,学校陆续复课。孩子们重回课堂,重新燃起希望!
玉树孤儿学校
在废墟中重新站起
4月17日,由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援建的活动板房建成,玉树孤儿学校的学生们终于又有了教室。为了读书,学生们每天都会到废墟中挖出被埋的书籍,清理干净后供四五名学生轮流阅读。
地震发生后,师生200多人全部拥挤在5个帐篷内,晚上零下十几度的温度,许多孩子都冻得无法入睡。老师们便将自己的被子拿出来,给孩子们盖上,自己却拥挤在角落中取暖。所有的书籍都被埋在了废墟下,没有书看,老师们就给他们讲故事,一直到所有学生都睡着了,老师们才去睡。课程是无法开了,但是老师们每天下午都会给孩子们上思想课,让孩子们要坚持,要学会在灾难中成长,建设新的家园。
4月17日,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援建的活动板房建了起来,学生们在当天下午就恢复了上课,搬进了教室。
昨天上午,记者在玉树孤儿学校的废墟上看到,10多名儿童正在不停地搜寻。学生尼玛告诉记者,他们每天都会到废墟上寻找被埋的书籍,因为现在教材和书籍太少了,一本故事书,四五个小朋友轮流翻看。
昨天下午,学生们正在上思想教育课时,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学校看望师生们,叮嘱同学们好好学习,同时在黑板上写下“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的话语,学生们不停地念着,并将这句话抄写在笔记本上。
校长尼玛仁增说,总书记的关怀,他们时刻铭记在心。他们此次又接收了2名地震中的孤儿,相信孩子的明天会更好。
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
复课先教爱国诗篇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写下了这满含深情的诗句。
72年后的今天,面对地震后满目疮痍的家园,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的学生们再次吟诵起这不朽名篇,以表达他们心中感怀。
昨天上午,该校70多名学生到校复课,成为继玉树孤儿学校后地震灾区第二所正式复课的学校。据该校校长布周才仁介绍,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是一所建校于1982年的寄宿制学校,主要接收县城周边农牧区孩子,地震前有3个年级,学生832人。在此次地震中,因教师疏散及时,无一名学生在校内伤亡,有两名教师在校外遇难,在校外伤亡的学生人数暂时没有统计数字。
布周才仁说,地震发生后的第4天,他们在四川救援队伍的帮助下,在校内一片空地上搭起10多顶帐篷,虽然条件简陋,但教室、办公室、学生宿舍、教师宿舍一应俱全。因为联络不便,有的学生还不知道复课的消息。
在9年级的帐篷教室里,昨天有16名学生到校,汉语老师多杰卓玛的脸上仍有明显伤痕。地震发生时,她和6名家人全部被埋在废墟底下,所幸全部自救逃生。
昨天下午的课堂上,多杰卓玛教给学生的是她精心挑选的艾青名作《我爱这土地》。她说自己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感受很强烈,以前说“爱国”、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感受可能不是那么深切,现在才深深感受到整个国家的力量和来自各方面的爱心援助。她希望学生能通过这一次的亲身经历,对这些有更进一步的感知和认识。
课程的下半段,多杰卓玛要求学生以《我爱祖国》为题,学着写作一首小诗。说话有点害羞的桑周拉毛在她的作业本上工工整整写道:
假如我是一束鲜花,我愿为祖国添加色彩,使祖国变得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