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姓对公立医院改革寄予厚望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0日 19:1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网

专题:2010年全国两会

  新华网石家庄3月10日电(记者孟华 曹国厂 赵颖)“小病抗、大病挨,实在不行再往医院抬”,这句戏谑之语一度是中国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写照。不过,这一现象在中国有望消除。

  正在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关系人民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把这个世界性难题解决好。”

  2月底中国卫生部等五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在全国16个城市推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这一改革重新强调公益性质,其成功标准之一便是看能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对此,中国百姓充满了期待。

  55岁的王祥华是河北威县洺州镇北街村村民。两个儿子已经各自成家,目前他和老伴一起生活。

  “我们俩靠种地一年的收入也就几千元,最担心的就是生大病,因为去一趟医院可能半年的收入就没了。生了小病一般是先抗着,实在不行就到诊所去拿点药或者打两针。”王祥华说。

  近年来,中国公立医院按照营利性模式运营,“以药养医”等机制导致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被弱化,逐利倾向明显。大处方、开贵重药、滥用药等现象在一些公立医院普遍存在,增加了百姓的看病负担。

  谈起看病贵,64岁的企业退休职工孟朝敏甚至怀念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日子。他说:“那时候,一个月收入就几十块钱,虽然药品和医疗技术器械没现在好,可医疗开支在生活中的比例可没这么高,负担并不重。看个感冒1块多钱就搞定;现在收入1500多块钱,要是到医院看感冒200块钱根本下不来。只有公立医院真正回归公益性,老百姓的医疗负担才会真正减轻。”

  温家宝在上月底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时和3月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重申,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的方向已经确定,就是要实行公益性的改革。这无疑给存有疑虑的人们一颗“定心丸”。

  此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启动,最受百姓关注的亮点无疑是向“以药补医”开刀。业内人士称,目前全国医院平均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42%,有的药品从出厂到病人手中,整个流通过程最高曾翻16倍。“以药养医”机制不合理,导致了百姓“看病贵”。

打印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边看边聊

验证码: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