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据中国之声报道,630万,数目空前的高校毕业生让教育部长袁贵仁在几次就业工作会上眉头紧蹙。就业目标80%,即使成功实现,也意味着今年将有100多万毕业生无法就业。难道我国人才市场真的已经饱和?
调查显示,大学生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率不足30%,高校专业设置、学科结构与社会需求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四川代表杨兴平认为,很多大学关起门来办学,使学生知识与实践脱节:“我们培养了更多理论型人才,只会读书只会考试,不会动手,不会创新。”
吉林代表史宁中指出,解决大学生就业,关键是要“匹配”。“大学教育总是晚半拍,所以未来就业需要调整专业、特别是把培养终身学习的框架搭建起来解决就业很重要。”
缺乏经验是大学生求职瓶颈之一,山西代表韩长安认为,可以让大学生到基层锻炼两年以上,再给予分配。江西代表胡宪则建议,学校可与大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让企业和结业需求直接对接。毕业后他可以拿到两个文凭,一是大学毕业文凭,一是企业上岗证书,这对他参加行业的竞争很有优势的。”
同是毕业生,天津大学的小宋却没有失业烦恼。他自主创业、经营的网上蔬菜店红红火火,如今像小宋这样,以创业动力化解就业压力的大学生不在少数,但创业过程并非都一帆风顺。山东代表常德传、河北代表刘大群表示:“顽强的意志是创业的脊柱。大学生对创业的艰苦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广西代表陆云建议,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予以扶持。“开创大学生就业园区,头几年给大学生免费的资助。”黑龙江代表、哈尔滨市市长张孝廉表示,创业资金一定要跟上。“小额贷款担保,用政府的一部分钱,配上一些担保赔付,这样既不影响创业的需求,不要造成新的担保难,贷款难。”
中国最大的电子市场之一、北京中关村电脑硬件最近缺货严重,购买鼠标、键盘都需要预约。而这只是长三角、珠三角两个最大IT硬件生产地严重用工荒的蝴蝶效应之一。
新疆代表田文、广东代表王龙霞表示,全国经济发展区位差距越来越小,沿海城市之前具有的工资优势已逐渐消失、缺乏吸引力。政协委员厉以宁调查发现,“民工荒”最主要原因是农民工劳动强度大,用工制度不合理。“什么地方招不到工?主要是不规范的小企业,这证明廉价的劳动力的时代正在过去。”
天津代表何树山提出,解决用工荒需要保障支持。“从政府层面加大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水平和力度,使这些工人到企业工作感到舒心,能招得来,能留得住。”
用工荒与就业难缘何尴尬并存?河南代表李亚认为,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用工单位需求与劳动力素质不匹配是原因之一。“政府在输出之前加大对转移输出人员的技能培训,舍得一些投入,其中就包括订单式的培训和农村的实用技术。”
政协委员李立新坦言,沿海地区应加快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果我们的企业都转型好了,升级好了,以后缺的不是民工了,以后缺的就是大学生了。”
就业,不仅意味着自我生存,更是实现理想、体现价值、谋求发展的途径,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每个公民都能安守其职,蕴藏的消费能量才会释放,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才会提高,社会才会安定和谐。2010,中国必将在民生政策的高调践行中化茧成蝶,让更多人安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公共财政阳光。
责编:杜卓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