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郑新立 中国网 胡迪
中国网3月6日讯 今天下午3点,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记者会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主题是“政协委员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和全国政协委员徐冠华、秦大河、郑新立、王文彪出席并回答记者的提问。中国网进行现场直播。
[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请问郑新立老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城市来看,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包括科学发展观都是非常有好处的,但是从短期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会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阵痛”,请教一下,当前我们能否经得起这种“阵痛”?
对此,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郑新立表示,转变发展方式,会带来“阵痛”的,一个“阵痛”可能是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这就意味着,我们的企业有一部分由于生产工艺落后,污染比较严重,消耗比较高,就要被淘汰。那么淘汰就带来了一些问题,有些就业人员要重新安排,同时要加大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也需要增加新的投资。但是我相信,通过重组,通过我们投资结构的调整,将会给今后一个较长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我们的经济将会上到一个新的台阶上,在这个新的台阶上持续、平稳、快速发展一个较长时期,所以这个“阵痛”是值得的。
第二个“阵痛”,要付出的代价,可能就是就业,刚才厉主席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但是,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我们的第二个转变就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我们要通过发展第三产业来吸纳第二产业中由于实行集约化的生产而减少的劳动力,要吸纳第一产业集约化发展中间所富余的劳动力。这是我们现在认识到的,是一个经济发展的规律。在发达国家,过去好多经济学家都认为,由于机器大工业的出现要排挤劳动力,要形成一个庞大的失业大军,这个失业大军没饭吃,都要砸碎资本主义制度,结果这个情况避免了,没有出现。原因在什么地方呢?这些剩余劳动力到哪儿去了呢?原来都是到第三产业去了。现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了80%以上,第一产业剩2%、3%了,第二产业占十几,庞大的劳动力都在服务业里从业,对照我们的现状,差距太大了。去年我们第三产业产值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只有42.6%,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按照2008年的数字,只有34%,这两个比例跟发达国家比,太低太低了。全世界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是60%多,我们现在的比例比全世界的平均水平要低20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要低30多个百分点。
第三个因素,还是在观念上的因素。我们认为,搞工业,这才叫发展,能够看得见,还没有把服务业摆到重要的日程上来。所以我们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发展方式三个转变的第二个转变提出来了。在温总理的报告里,也对如何发展第三产业提出了很多政策措施,对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作出了明确的部署,特别是为生产服务的现代服务业必须加快发展,要制定一个鼓励第三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比如说有的地方对那些个体户、小企业,税收上能不能视同外资给个“两免三减”,等他做大了再收税。在用地、工商管理上给提供优惠条件,不要撵得他们到处跑。一些省、一些城市最近一两年采取了鼓励创业的政策,有的城市采取了十几项这样的政策,一旦实行了这样的政策,这些地方的新办的小型企业和个体户,每年以30%甚至50%的速度在增长,发生奇效,所以关键还是在于我们的政策。我相信,我们全面地贯彻落实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真正把中央提出的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落到实处,我们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不仅可以使我们的第一、二产业能够朝着集约化的方向大大前进一步,而且能够很好地解决我们的就业问题。
责编: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