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2010年3月6日10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举行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问题答记者问。
[张平]关于融资平台的问题,我谈一些情况。各地发展的积极性、建设的积极性、投入的积极性都比较高。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实际上这也是我们的一大优势。正是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所以我们才能够发展得比较快。因为投入的需要,各个地方就需要资金,而现在各个地方的投入能力又受到一定的制约,因此,一些地方就建立了融资的平台。特别是在去年,扩大内需、扩大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程中,融资平台的融资规模出现了比较快、比较高的增长,如果不能够正确地处理的话,就会带来潜在的财政风险或者说金融的风险。
对于这个问题,中央政府已经给予了高度重视。现在财政部和人民银行正在牵头对这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从发改委的角度来说,我想我们要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来正确地处理好融资平台的问题。第一,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合理地安排政府的投资。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明确地提出,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要控制新开工的项目,要把政府投资的重点放在在建的项目、续建的项目、收尾的项目,也就是说,保持投资的合理规模,而不要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盲目地扩大投资。这样就可以减轻地方投资的压力,或者说筹措资金的压力,以减少融资平台的融资规模。
第二,要规范融资的行为,要坚持量力而行。根据各个地方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财政收入的状况,来合理确定自己的融资规模,不要无限的扩大,不要盲目地追求融资,要进一步进行规范管理,财政部正在牵头研究具体的措施。
第三,要加强监管。要严格地按照中央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确定各个地方可能产生的投资的需要,以及对资金需求。财税政策、金融政策提出了一些限制,譬如说对“两高一资”的一些产能,对于一些已经过剩的产能,就应该严格地控制它的融资。对于一些新开的项目,要进行严格的审查。通过加强监管,控制它的融资规模,这样以消除潜在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
责编:樊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