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盘点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17日 21:0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成都1月17日电 题:灾区普通人眼中的2009年——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盘点

  2009年,经过一年的灾后恢复重建,曾经饱受地震灾害蹂躏的汶川地震灾区涅槃重生:汶川、北川、青川,一幢幢新房拔地而起;安县、理县、茂县,一间间校舍书声琅琅;德阳、绵阳、成都,一座座工厂马达轰鸣……

  来自四川省人民政府的最新消息显示:全省近七成的灾后重建项目已完工,其中99.8%的需重建农房已落成。这意味着,今年春节前后,除受余震等特殊因素影响的重建户外,全省灾区农村群众有望全部住进新房。

  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创造了中华民族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新年伊始,新华社记者再次踏上灾区那片广袤的土地,透过受灾群众、援建工作者等一名名普通人的双眸,试图寻找其背后的答案。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灾区俱欢颜

  今年元旦,记者再次来到汶川县威州镇安置小区——阳光家园,看到一派繁忙的搬家景象。当日,通过公开摇珠分得新房的600多户威州镇居民正兴高采烈地搬新家。

  走进4栋3楼住户师林海的新家,他正忙着搬东西。在他那三室一厅的新房里,沙发、电视、木柜、床等一些家具摆放得整整齐齐。

  “希望今天就能搬完,一家人早就想住进这么宽敞、舒适的新房子里。这里厨房、洗手间、卧房都修得很合理,比以前的家好多了!”谈起新房,师林海笑得合不拢嘴。“这次,我还买了很多新家具,新家当然要有个新气象。”

  震前,师林海一家三口住在单位50多平方米的宿舍里;震后,宿舍被摇成了危房,一家人就在县城里租了一间40多平方米的房子作为过渡房用,而如今的这间新房有87平方米。

  在安置小区里,记者从每一名正在搬新家的威州镇居民脸上,都能看到那难以掩饰的喜悦。老人刘福瑛说:“搬进这么安逸的房子,我以前想都不敢想。房子修得很好,我只需要简单装修和打扫就可以搬进去住了。今年春节,一家人将在新房子里过,那感觉太好了。”

  据了解,“阳光家园”安置小区是广州市对口援建汶川县威州镇的一个重点民生项目,共投资8亿多元进行建设,完成修复加固住房5000多户;采取新建和改建两种方式新增安置房3000多套,实现了威州当地居民“人人享有住房”的目标。

  建设集中安置小区,是灾后恢复重建解决城镇居民住房的一个有效手段。在地震灾区,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支持下,农房加固重建工作更是进展“神速”,目前已基本完工。

  在极重灾区青川县木鱼镇文武村邢家坪组,记者再次见到78岁的老人张国良时,他正在新房的堂屋一角依偎着电热炉取暖。地震不仅震垮了他家的房屋,还夺走了张国良的两个女儿和一个重孙。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老人的脸上依然那么凝重。

  2009年,张国良和当地村民一道,开始集中修建抗震性能好的穿斗结构木架房。张国良原有一些存款,又领到了政府重建补助款2万多元,拿到了农村特困户、农村低保、红十字会、特殊党费等多项援助资金3万多元。如今,老人的新家达100多平方米。

  “现在,我生活得很好,儿子、儿媳都很孝顺。”谈到如今的生活,老人脸上露出了笑容:“政府对我们地震遇难家庭非常照顾。这个电炉,还有那一筐木炭,就是镇上干部送来的。本村乡亲也时常照顾我们,有啥困难都想办法帮我们解决。”

  “阳光家园”、 邢家坪组的变迁只是汶川地震灾区住房恢复重建的一个缩影。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四川把“重建为民 为民重建”作为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先保障民生项目恢复重建。在抓紧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同时,四川先期启动了一大批城乡居民安置房、道路、学校、医院、供水等事关灾区群众安置的生活设施和关键性基础设施项目。在规划实施中,四川还突出民生项目保障,把农村和城镇居民的永久性住房和学校、医院、康复机构等社会事业恢复重建作为重点,摆在优先位置,突出北川、汶川、青川县城和映秀、汉旺等重灾城镇的恢复重建,突出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

  一组组数据见证了灾后恢复重建的奇迹。

  在汶川,截至2009年底,除震中映秀镇和因道路建设、集镇拆迁、次生灾害避让等需二次搬迁的农房外,其余重建农房已全部竣工,城镇居民住房重建全部开工;全县沿国道213线地区及重点村落已基本完成风貌改造。

  在北川,截至2009年底,新县城建设总体进展顺利,首批40万平方米150多栋安居房项目大多数已封顶,路网及市政道路建设工程也已完成过半。2009年12月28日,北川中学主体结构实现封顶,新建的北川中学可供5200名学生学习和寄宿。

  在青川,到2009年底,农房重建已完成了96%,对于极少数仍住在过渡房里的农户,政府也对过渡房进行了加厚加固处理。全县在2009年11月底以前就完成了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的排查,棉衣被、粮油等已经储备到了各乡村,针对极端天气可能导致的交通中断也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

  ……

  2009年,在灾后恢复重建的有力支撑下,四川39个重灾和极重灾县市经济发展加快,重灾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均已达到或超过震前水平。

  奇迹是如何创造的?“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家园自己建”、“大干出大路、小干出小路、不干没出路”……在地震灾区采访时常常看到这样的横幅。

  那一刻,我们豁然明白,它不仅是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倾力支持的成果,还是广大群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精神的体现。

  呕心沥血搞援建 “授人以渔”谋发展

  过去的一年,在汶川地震灾区,除受灾群众外,还有一群普通人在不辞辛劳地忙碌着。他们就是灾区对口援建工作者。无论严寒酷暑,无论佳节假期,他们都始终坚守在岗位上,用辛勤的汗水、用无比的智慧投身于灾后重建。

  今年元旦,记者来到北川新县城建设工地。虽然已是深夜,但北川新县城里仍然响彻着吊机轰隆的声音,2万多名山东对口援建工作者仍然在施工工地上“奋战”,以确保今年9月底前新县城重建项目能够全部完工。

  “为保证北川人民能早日用上这些基础设施,我们加班加点地争取早日完成援建任务,虽然援建任务很重,工作很苦、很累,能参加对口援建工作,我感到很骄傲。”谈到过去一年的对口援建,北川人民医院援建工作人员王发起抬起衣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随后,记者又来到北川新县城的永昌第二小学施工现场,那里的施工人员几乎全部来自山东。这所小学是山东对口援建北川新县城项目中首个开工的公用设施,建成后可容纳36个教学班的1600多名学生就读。据介绍,为保证施工进度,项目开工至今3个多月,施工人员没有放过一天假。

  援建人员闫玉庆说:“我们所有的工人都希望这个工程能够早日竣工,让北川的孩子们能够早一天来到新的学校上学。”他的一席话,道出了援建工作者共同的心声。

  实际上,北川新县城展现的援建场景,就是2009年灾区对口援建工作的一个剪影,而且在过去的一年里,对口援建工作可不是简单地“建房盖屋”,各对口援建省市还加大了对灾区产业的扶持力度,提升灾区“造血”能力,实现整个地震灾区的可持续发展。

  在绵竹市九龙镇清泉村的“绵竹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管理培训区里,记者遇到了江苏对口援建工作者刘照亭。

  从2008年7月奔赴四川绵竹援建至今,刘照亭还是不太适应那里的生活,远离家人、饭菜不合口味、山区的湿气常常刺激着他脆弱的骨关节……然而,他带来的农业新技术与现代农业理念却显示了强大生命力,把龙门山下“染”成了郁郁葱葱的一片。这也是让他最欣慰的事。

  在担任示范园负责人之前,刘照亭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刘照亭说,到四川地震灾区目的很明确,就是“把最先进的农业研究成果带到灾区,加快当地农业生产升级换代,帮助灾区群众致富。”

  2009年,刘照亭一直忙着为受灾农户提供水果、畜禽、蔬菜生产等方面的技术指导。“通过发酵床技术养猪,省水、省工、省料,而且极大降低圈舍修建成本……”每一堂培训课,刘照亭所传授的理念和技术,都让台下的农民受益匪浅。

  谭绍华是清泉村的水果种植大户,也算是个“土专家”。过去由于自己的果园品种单一,种植技术落后,每年每亩地只有一千来元利润。2009年,在刘照亭等江苏农业技术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下,他引进了先进品种,对种植方法进行改造,每亩利润达到3000元。

  “在江苏,我们的示范片每亩年收益能达到8000元左右。”刘照亭说,“清泉村的土质含沙量高,通水性好,加上气候适宜果树生长。如今,灾区最缺乏的就是技术,只要管护到位了,这里的果树肯定会比江苏本地还好!”

  对口援建,大爱如天;中华儿女,血浓于水。18个对口援建省市领导也多次来到四川,深入灾区考察,加强协调沟通,密切合作交流。援建省市先后派出3万多名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前往灾区服务,为灾区的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回首2009年,地震灾区普通援建工作者,也给记者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山东援建者崔学选罹患癌症,但仍坚持奋战在灾区一线,献出生命最后的余温;北京援建者刘峰,舍下怀有身孕的妻子,来到什邡援建,只能在休息时通过电话来安慰妻子……

  正是这些普通援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换来了如今地震灾区翻天覆地的变迁。一座座在废墟上崛起的新城,见证了援建工作者的汗水和辛劳。

  在什邡市红白镇,北京援建者们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保留原风貌的基础上,打造出一个功能更加完善的新集镇,那里正逐渐成为西部地区旅游的一片热土。

  在成都市都江堰,上海援建者们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打造出10万亩特色效益农业集聚区,推动了当地优质粮油、特色水果、道地药材等优势产业的发展。

  ……

  那一刻,我们突然发现,对口援建省市已与地震灾区融为一体,那是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优越性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的结晶。

  “精神家园”拔地起 灾区文化永传承

  住房拔地而起、产业恢复振兴……在走访受灾群众时,记者从他们的眼中,还找到了2009年灾区的一大变化:“精神家园”、文化产业的恢复重建。

  记者来到极重灾区绵竹市棚花村时,37岁村民王彩霞正在年画传习所里小心翼翼地绣着年画“赵公镇宅”。再过几天,这幅年画刺绣就将完成,据称市场售价在2000元左右。

  “我手头还有12幅绣品要赶制完。估计到腊月年画节开幕的时候,我眼睛怕要看花,手要绣痛哦!”王彩霞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去年让我最高兴的事,就是年画传习所开门了,不仅重新绣上了我喜爱的年画,还解决了今后的生活问题。”

  在棚花村的年画传习所里,像王彩霞一样靠年画刺绣为生的村民还有很多。他们制作出来的年画,价格从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不仅有外地游客前来购买,更有一些外地客商赶来订制。

  棚花村曾有“年画村”的美誉,有着悠久的绘制年画习俗。然而,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却让这座小村庄瞬间沦为废墟,年画这一文化产业也遭受重创。

  棚花村党委书记朱明俊说:“震前,村里就有年画刺绣班。震后,为了不让文化产业就此消亡,村民们曾三五成群地在帐篷里组织起了年画生产。”

  为帮助当地传承年画技艺,对口援建的江苏省常州市决定在棚花村修建一座年画传习所。2009年汶川地震一周年时,传习所开馆了,设有年画展示销售中心、年画及刺绣培训教室、老艺人工作室、实习基地等。

  记者在传习所看到,除了位于一楼的销售中心和培训室外,在二楼还有一个展示馆,那里珍藏着许多古老而珍贵的年画作品和拓版。一幅幅残破的年代久远的年画上,一个个人物栩栩如生,让前来参观的游客对古人高超的画艺叹为观止。

  年画传习所的对面,是一幢幢新建成的川西民居,那里如今成了一个“农家乐”集散地。“鲜李园”的老板鲜天全说:“震后,经过政府大力宣传和扶持,绵竹年画名气比以前更响了。来这里看年画、买年画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了。现在一个月,纯利润至少都有几千元呢!”

  如今的“年画村”,在解决农民致富的同时,继续传承着年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年画村”里,一座座雕梁斗拱的川西民居,四面墙壁就绘制着多姿多彩的年画,有“赵公镇宅”“老鼠嫁女”“三星高照”“双扬鞭”……

  “年画村”2009年的崛起,是灾区“精神家园”重建的一个产物。在地方党委政府、对口支援省市的帮助下,一座座“精神家园”正在灾区拔地而起。

  在汶川,广东对口援建文化项目中,文化馆、文化中心、影剧院、图书馆、禹羌博物馆、大禹雕塑、工人文化宫等,应有尽有,一座即将落成的大型体育馆将结束当地没有公众体育场馆的历史;在什邡,北京对口援建的“精神家园”建设项目也已全面启动,并拨付了专项资金高达890万元;在安县,210个行政村均建有文化活动室,近千种农技书籍在各农家书屋间流转……

  另外,许多行业协会、中外企业、爱心人士等也支持着灾后“精神家园”重建:中国君仁爱心工程协会给绵竹市紫岩小学建设了一所“青少年心理健康活动中心”;北京一电信企业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28万元,专款用于建设音乐教室……

  来自四川省文化厅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四川已向中央争取到重建项目1400多个,其中427个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重建项目和22个文化产业项目已开工;1400多个文化市场经营网点完成重建;89个文物抢救保护工程项目开工重建。2009年,四川开展了“文化暖冬、抚慰心灵”演出,在灾区巡回演出1000余场,现场观众达5万人次以上;原生态歌舞《羌魂》在北京首演也引起极大反响。

  那一刻,我们终于懂得,灾难永远无法停止文化传承的脚步,更无法摧毁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完)(参与采写记者:叶建平、陈健、江毅、侯大伟、黄毅、杨三军)

责编:赵德礼

打印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边看边聊

验证码: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