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新闻频道 > 时政滚动

李克强:地方政府改革是一场自我革命

发布时间: 2013年11月08日 04:5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新华网 | 手机看新闻

领导人视频集

原标题:

  三、地方机构改革要搞好“控、调、改”

  古人说,“善政必简”。这次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要着力搞好“控、调、改”。控,就是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总量;调,就是调整优化机构编制结构;改,就是通过深化改革推动机构编制释放潜力。

  (一)要严控机构编制总量。这次改革要把握住两条硬杠杠:一是对地方政府机构设置实行总额限制,控制政府规模。二是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这是本届政府向全社会的承诺,难度虽大,但我们要言必信、行必果。为什么要严控机构编制总量?从现实情况看,各级财政收入不太可能再像过去那样高速增长了,而财政供养人员多,往往“食之者众,生之者寡”,本届政府组建半年多,一些地区和部门又陆续提出增编要求,不控制将难以为继。现在机构编制总量已经很大,叠床架屋,效率低下,甚至滋生腐败,影响政府形象,也影响努力工作的公务人员的积极性,最终损害的是人民群众利益。

  (二)要调整优化机构编制结构。现在机构编制不是总量不够,而是结构不合理,机构编制资源没有配置好。一方面,需要加强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的人手不够,该管的甚至没人管;另一方面,已经弱化的领域,机构编制没有及时减下来,造成人浮于事。在严控总量的情况下,调整优化机关和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结构,潜力很大。这两年,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通过清理规范,就已经核销了一部分编制。现在有些机关上面很大、下面很细,成了鸵鸟。各地要下决心,该加强的加强,该弱化的弱化,特别要加强基层、加强一线,把上级机关“瘦身”与基层一线“强身”统筹考虑,把编制结构调整好。

  (三)要通过深化改革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严控机构编制总量、调整结构,根本上还是要靠深化改革、创新管理。从多年经验看,不改革、不创新,就很难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近年来一些地方在推进机构改革上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有的地方推行大部门制改革,整合多个部门的市场监管职能和资源,构建统一的大市场监管体系,提升了服务管理水平和效率。有的地方实行编制实名制,对编外的、混编的都明确登记在册,并且向社会公开,让社会监督,从制度和管理上解决“吃空饷”、在编不在岗、虚报冒领财政资金等问题。这些方面的改革,各地要继续大胆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推广。中央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地方机构设置和编制调整。

  地方政府改革是一场自我革命,涉及面广、触及利益深。各地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把这项改革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要民意为先、舍利为公,敢啃“硬骨头”,义无反顾、一抓到底。要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结合起来,实现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省级党委政府要负总责,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加强对本地区改革的指导和督促检查。各级政府要认真制定改革方案,明确改革的时间节点和任务分工,强化责任,遇到重大问题及时向中央报告。中央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协调和督查。要严格机构编制纪律,对违反纪律的,要严肃查处。

  同志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把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部署真正落到实处,并不断向前推进。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