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新闻频道 > 时政滚动

东盟策 李克强的多赢外交

发布时间: 2013年10月21日 15:4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手机看新闻

领导人视频集

原标题:

   用“互利共赢”理念打造亚太命运共同体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21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李克强总理随后出席第16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第16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第八届东亚峰会,并对文莱、泰国、越南进行正式访问。

  中国外交一直将实现周边的和平、稳定与繁荣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这次重大外交行动,硕果累累,最重要的是传递了中国将坚定不移以“互利共赢”理念开创周边外交新局面、把中国的发展寓于亚太的共同发展与繁荣、打造亚太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思路。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各种区域自由贸易安排谈判交错,国际贸易规则主导权之争加剧,亚太政治、安全、经济形势中不确定因素增多。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努力构建横跨太平洋两岸、惠及亚太各方的区域合作框架,深化区域一体化进程,推动在太平洋两岸构建更紧密的全球伙伴合作关系,将为亚太地区继续发挥全球经济增长引擎作用,为妥善处理、管控争端,并为处在十字路口、面临碎片化风险的全球贸易体系改革指引方向。这一战略思路将中国的利益与亚太各国的利益紧紧的结合在一起,受到普遍好评,对中国营造更为良好、稳定的周边环境有着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路线图”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加速发展的世界大潮中,亚太作为世界经济增长主要贡献者,承载着推动全球经济稳定复苏和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使命。

  21世纪是亚太的世纪。亚太地区在世界政治、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持续上升。目前,推进亚太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不久前受美联储将在年底退出量化宽松政策预期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亚太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出现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经济增速放缓等风险,表明该区域国家需继续深化合作、加强协调,推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进一步融合,提高共同抵御经济和金融风险的能力。

  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21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习近平主席提出亚太地区要共同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联动发展。这既精辟概括了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原则和目标,亦勾勒出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路线图。

  以中国和东盟为例,从2002年到2012年,双边贸易额年均增长23.6%,目前已达到4000亿美元。相互投资累计超过1000亿美元,增长3.4倍。2012年中国与东盟人员往来达1500万人次,是10年前的4倍。

  中国和东盟的“黄金十年”得益于双方互补性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中国正积极推进与东盟在基础设施、金融合作这两条供应链上的互联互通,包括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从而以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为标志打造下一个“钻石十年”。

  将亚洲国家的投资引向基础设施建设,既有利于盘活东亚地区大量的过剩储蓄和外汇储备,将其转化为有效投资,又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进一步提速区域各经济体在公路、铁路、航运、油气管道等方面的互联互通,还可在地缘政治、安全上将各方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值得注意的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立将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在金融领域的合作,而深化金融合作正是目前推动亚太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契机和重点领域。此前,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印尼等一些东盟国家刚刚经历了资本流动逆转、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的恐慌。在东盟与中国经济周期相关性逐渐提升,而与发达国家却明显错位的经济新特征日趋明显的情况下,中国和东盟加强金融合作,扩大双边本币互换和结算规模势在必行。金融将与生产和贸易一起构成“互利共赢”推进双方经济持续发展的两个轮子。

  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是共同历史使命

  实现互联互通的前提是亚太各经济体继续采取开放包容的政策。目前,中国和东盟正在进一步降低关税,削减非关税措施,积极开展新一批服务贸易承诺谈判,从准入条件、人员往来等方面推动投资领域的实质性开放,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前景看好。

  同时,如何处理现有和正在谈判的自贸区安排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亚太的战略安全环境十分重要。东盟不少成员既参加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TPP)谈判,也参加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同样拥有“双重身份”。地区内一些国家在海洋权益和岛礁领土主权争议等方面还有分歧,需要妥善处理。

  不包括中国的TPP和不包括美国的RCEP在亚洲将如何相处?这既是经济和自贸区安排问题,也涉及战略安全和战略互信。对此,中国领导人强调,要坚持开放、包容、透明的原则,推动两个机制互联互通,两个轮子一起转,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起来。同时,中国主张建立安全互信,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没有战乱、聚焦发展应成为地区各国的共识。

  中国对地区内存在的海洋权益争端等问题一直主张通过双边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对暂时解决不了的争议和问题,可以搁置争议,先在可以合作的领域进行合作和共同开发。在找到解决问题办法之前,各方保持克制,不做可能制造或激化矛盾的事情。目前每年有10多万艘各国船只安全、自由地在南海通行,中国和东盟国家已有共识,将保证这些船只的航行自由与安全。简而言之,没有和平稳定的战略环境,经济发展和合作就无从谈起。亚太经合组织、东亚峰会、东盟加中、日、韩等合作机制大多数成员对此正在形成共识。

  这充分显示中国对任何有利于亚太和平与区域融合的机制安排都持开放态度,表明中国的亚太战略是为了实现区域各国的和平发展和互利共赢。中国在亚太没有私利,也没有自己的“小算盘”。因为中国明白,中国和亚太是密不可分的,是命运共同体,没有谁输谁赢,只能互利共赢。因此,中国强调有关安排应有利于建立合作而非对立的关系,倡导开放而非封闭的理念,寻求共赢而非零和的结果,实现一体化而非碎片化的目标。要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形成彼此融合、互为补充的良性循环局面。无论是推动互联互通还是强调开放包容透明,无论是讨论安全问题还是经济交往,中国的出发点始终都是实现和平发展与互利共赢。

  即将在亚洲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九届部长级会议,将对多哈回合谈判命运、多边贸易体制前途产生重要影响。在区域贸易安排呈现并进格局,规则标准各异、路径选择不同的情况下,中国对亚太经济一体化的设想和基本理念,还将为推动区域贸易协定既有利于参与方,又体现对多边贸易体系和规则的支持,避免全球贸易治理体系碎片化提供充满东方智慧的思路。

  中国的亚太战略是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战略。亚太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合作正在深入展开,希望亚太各国着眼长远,胸怀全局,凝聚共识,努力推进亚太命运共同体建设。这是我们的共同历史使命。

  目前,中国是亚太许多经济体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主要投资来源地。2012年,中国对亚洲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50%。截至2012年底,中国已经同2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2个自由贸易协定,正在谈判的有6个,其中大多数自由贸易伙伴是亚太经合组织成员。今后5年,中国进口商品将超过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超过4亿人次。这些数字进一步表明,随着中国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和投资需求扩大,随着亚太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推进,中国将为亚太一体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为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

  ★ 结语  

  努力拓展国际利益格局的“增量”,而非争夺“存量”,这种具有充分“安全感”的态度一再表明,中国始终坚持一种不同于冲突性崛起的模式。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东盟 李克强 的新闻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