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汶川地震五周年:灾区主要经济指标全面超过震前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2日 02:0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人民日报



  原标题:汶川彰显“中国精神”

  五年了。

  担架上的“敬礼娃娃”郎铮长高了不止一头。“可乐男孩”杨彬成了一家汽车美容店老板。地震中截肢求生的刘岗均,担任着绵竹市汉旺镇青红社工中心副主任,家中开设的便民超市,名叫“梦想起飞”。那些在大地颤栗中出生的娃娃们,已经走进幼儿园,开始演练防震逃生。

  各不相同的灾难境遇,一样萌发的前行力量,定格的,是眼前绽放的笑脸。

  时光流转。五年前,汶川,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一场突如其来的大考。

  抢险救援“分秒必争”,安置群众“百日攻坚”,恢复重建“千日奋战”,发展振兴“万米长跑”……党中央坚强领导,全国党政军民大力支援,四川上下同心协力,捧出一份重建答卷: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放眼四川,西部经济大省坚定迈向全国经济强省。

  回望汶川,铭记来路。这一人类抗击特大灾害、重建美好家园的恢宏篇章,见证了不屈中国的坚强砥柱、制度优势的不竭力量,彰显了“中国精神”的强大动力。

  那一刻到这五年,从悲壮走向豪迈的汶川,诠释着一个政党的庄严宣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穿越灾难,砥砺奋进,这一份信心沉甸甸。

  生命至上,尊重科学。从举国同心科学救灾,到众志成城科学重建,科学发展贯穿始终

  4月20日,四川芦山7.0级强震,唤醒国人五年前的记忆。

  抢险救援的危急关头,灾后重建的关键时刻,中南海与汶川、芦山零距离,党中央运筹帷幄,中央领导心系灾区、亲临一线。人民子弟兵紧急出征,各路力量千里驰援,白衣天使勇挑重担,十三亿爱心奔涌汇聚。

  从汶川到芦山,生命至上的旗帜高高扬起,科学救援的理念深入人心。

  “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减少伤亡”,“第一任务是救人,要抓住黄金救援期,一刻不能停”……画面定格,强音回响。

  生命营救,分秒必争;过渡安置,刻不容缓。

  历经汶川这一役,中国从灾难中积累经验,健全法规、完善机制。汶川抗震救灾建立的“上下贯通、军地协调、全民动员、区域协作”抢险救援工作机制,实施的“就地、就近、分散”安置方针等,为芦山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提供了重要经验。

  在芦山地震中,强震发生仅仅10分钟,成都军区及四川省军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同时成立;震后不到半小时,四川省启动应急预案,主要领导率队赶赴灾区一线。

  第一时间,救援力量再次集结,社会资源再次汇聚,爱心热潮再次涌动。

  对生命更加善待珍惜,救灾应对更加有力有序,社会心态更加成熟理性……

  回望汶川,铭记来路。破解巨灾后重建这一世界性难题,必须坚持科学重建,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规划。

  汶川灾区重建从一开始就注重整体谋划、科学统筹。用科学规划保障科学重建,坚持全域全程搞规划、开门开放搞规划、高起点搞规划、突出特色搞规划。

  今日汶川地震灾区,已难见满目疮痍的痕迹。新村落融入田园风光,新城镇焕发勃勃生机。这个“新”,不是原样复制,而是脱胎换骨。

  重建后的灾区,主要经济指标全面超过震前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灾区坚持依法重建、廉洁重建,确保经得起历史检验。质量,作为生命线贯穿全过程。在重灾区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以震中映秀镇为代表的重建成果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芦山,也是汶川地震重灾县。针对灾后重建房屋损毁问题,四川省住建厅总规划师邱建说,抗震设防标准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从专家普查的初步结果来看,重建项目经受住了考验。

  “一省帮一重灾区,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对口援建,这一恢复重建中的制度创新,是我国抗灾史上的第一次。

  山东—北川,广东—汶川,浙江—青川,北京—什邡,上海—都江堰……来自中东部地区的19个省市与四川18个重灾县及陕甘重灾地区结成对子,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对口省市派出得力干部和专业技术力量,投入财力物力,发挥自身产业、技术和人才优势,输血与造血并重、硬件与软件结合、当前与长远兼顾、重建与发展并举,援建了一批工业、旅游、特色农业等项目,有力推动灾后恢复重建。

  以对口支援为契机,四川与援建省市建立起更加紧密的长期合作机制,推进由援建到合作、由对口到全面、由重建到发展的深化和转变。

  回望汶川,从那一刻起的这五年,科学救灾、科学重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次特殊检阅,是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综合国力的一次特殊检阅,是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次特殊检阅,也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能力的一次特殊检阅。

  有学者如此评价:在特大地震灾害的巨大破坏力面前,中国执政党体现了卓越的“领导力”,中国政府体现了一流的“组织力”,中国军队体现了顽强的“战斗力”,中国人民体现了高尚的“互助力”,举国上下体现出强大的“凝聚力”。

  民生优先,安民富民。家家有产业、户户能就业,群众满意是最高要求,以人为本理念贯穿始终

  安昌河蜿蜒流淌,永昌镇展露秀姿。

  这里是北川新县城。永昌大道两旁,行政服务中心、商业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医院、学校一应俱全。夕阳西下,北川人三三两两在安昌河畔、禹王桥边散步、品茗;“巴拿恰”商业街的广场上,成群结队的人们跳起羌族舞蹈。

  “禹王桥上品香茗,巴拿恰街跳沙朗”,新北川的生活,祥和而惬意。

  这份祥和与惬意,源自搬进“科学选址、高度设防”新居的踏实,源自“家家有产业、户户能就业”的满足,也源自“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安心。

  救灾就是救民,重建必须为民。

  怎样把群众安顿好、把民生保障好、把灾区建设好?群众满意是最高要求,群众认可是最硬标准。

  回望汶川,铭记来路,恪守以人为本,坚持民生优先。

  党心与民意同频共振:从全力实施生死大营救,到紧急救治转移伤病员;从迅速开展次生灾害防治、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到破解受灾群众安置难题,四川及时完成上千万人的应急安置、过渡安置及340万学生复学复课。

  统筹推进扩大就业、安全温暖过冬、特困户帮扶、安置失地农民、保障“三孤”人员、伤残人员治疗康复、再生育服务、完善社保体系,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四川妥善解决了20万因灾失地农民的异地安置,帮助170多万受灾群众实现就业,扶助受灾家庭生育3410个孩子。

  民生设施的“短板”,在重建中“拉长”。千百年来农房建设无标准、不设防的历史改写,学校、医院建成了最安全、最牢固、最放心的场所。

  通过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创业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扶持措施,四川灾区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应,促进就业创业。早在2010年9月,重灾区就有99.9%的家庭实现至少一人就业。

  灾区还布局建成了一批社会福利院。地震中倒塌房屋、失去女儿的李新觉老两口,就在什邡市社会福利中心安度晚年。

  每天打牌下棋、跳舞健身,日子倒也过得充实。逐渐抚平老人伤口的,是福利中心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悉心照料。工作人员介绍说,这座福利院选用了节能保温的建筑材料,室内冬暖夏凉。

  让灾区群众安心、舒心的,不仅仅是服务保障设施的大幅改善,为民、便民、利民的社会管理和建设理念,同步提升着百姓的幸福指数。

  2008年6月7日,都江堰市向峨乡棋盘村的600多名村民参加首次恢复重建大会,讨论的就是“选择哪种方式重建”。像这样的村民大会,在向峨乡12个村开了许多次。最终,全乡3425户11470人选择了“统规统建”,占全乡农村户数的94.5%。

  都江堰市规划局负责人介绍,方案设计前,设计单位深入村组农户与群众沟通。初步规划方案出台后,采取村组公示、群众评议的方式广泛征求意见,经基层干部和群众代表同意后实施。

  “开放式重建”,让重建之路更畅通。恢复重建的每一处小区、每一个村落,从选址、布局到房屋的结构,无不打上了民意烙印。

  受灾群众不仅住上了新房子,更走上了发家致富的好路子。即便穿行在大山深处,也不时可见这样的标语:“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致富门路”,“重上富裕路,一个不能少”……

  “三月的樱桃,五月的枇杷,六月的李子,七月的梨子,九月三十吃柿子,冬天还有猕猴桃。”这几句话,印在了北川县曲山镇石椅村村民陈云高的名片上,“北川名气越来越大,来我们寨子的游客越来越多,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水果产业与旅游观光相结合,带动了石椅村的农家乐发展。去年,这个共有328人的村子,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

  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欢迎再到这里来,肯定还会有惊喜。”受访群众的话语里,透着对新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产业支撑,发展为要。化危为机,优化结构,推动四川重塑经济版图,转变方式主线贯穿始终

  去年11月29日,被喻为“震中生命线”的映(秀)汶(川)高速公路通车,这是四川藏区首条高速公路,也是从西南、西北进出四川并通向周边藏区的重要通道。

  遭受世所罕见的巨大灾难,又兼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四川的民生事业没有耽误,经济发展也没有耽误。

  不仅没有耽误,而且高效运转。

  恢复重建成为加快发展的重要引擎,助推四川经济划出一道“止滑提速—巩固回升—高位求进”的坚强曲线。

  发展型重建,注重功能恢复与跨越提升相统一。如果重建后的产业还是落后产业,不仅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甚至可能成为新的包袱。

  2011年8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四川省政府正式下发《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2011—2015年)》,“产业发展振兴”是《规划》明确的首要任务。

  回望汶川,产业领跑,发展起跳,灾区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走出一条重生之路。

  东汽公司在地震中遭受重创,308名职工遇难、1000多人受伤,直接损失27亿多元。

  “泰山压顶不弯腰”,顽强拼搏的东汽,当年就完成计划产量的88%,产值比上年增长13%。

  异地重建,在东汽人眼里,更成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独特机遇。新基地生产布局采用产品部套集中的原则,打破原汉旺基地生产格局,形成简洁顺畅的物流过程。到今年3月,东汽累计发电设备产量攀向3亿千瓦高峰。

  传统的优势,隐藏着持续的危机;发展的困境,孕育着突破的先机。德阳市明确提出,加快以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其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

  四川把产业重建作为灾区发展振兴的基石,产业恢复与优化结构、转变发展相结合,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增强灾区发展能力。5566户规模以上震损工业企业恢复生产,抓住时机淘汰落后产能,恢复和新建了一批产业园区、产业集中发展区,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优势企业,成为灾区发展新亮点。

  五年来,四川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工业规模跨上万亿元台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2%;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1.8%。三次产业比重由2007年的19.2∶44∶36.8调整为2012年的13.8∶52.8∶33.4。

  夯实基础,利在长远。恢复重建中,四川规划建成一批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重大项目,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回望汶川,当年艰难抢通、保通的“生命通道”已变通途。随着灾区6条高速公路陆续建成,四川人世代期盼的“蜀道通”渐成现实。

  前瞻布局、主动作为,四川规划实施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主体骨架正在形成,铁路、高速公路在建和通车里程均超过6000公里,跃居全国前列。

  回望汶川,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融入灾后重建全过程,生态重建,还人间一个锦绣巴蜀。

  地震前的水磨镇,是阿坝州的主要工业区,高耗能、高污染企业60多家,污水横流、粉尘飞扬。重建后的水磨,只保留了环评排放全部达标的5家。如今的水磨,清流潺潺,亭台楼榭,川西民居古朴典雅,获评“全球灾后重建规划设计最佳范例”。

  汶川震后,四川地区生产总值4年翻了一番,突破2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地方公共财政三年翻了一番,突破2000亿元,“吃饭财政”正在实现向“发展财政”的历史性转变。既有量的扩张,更有质的提升,西部经济大省阔步迈向全国经济强省。

  眼下,芦山抗震救灾工作已由抢险救援转入过渡安置,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工作启动。自打家园被毁那一刻起,重建家园的憧憬,便在灾区人民心中生长。

  回望汶川,铭记来路,正在谋划灾后重建的芦山,既不孤单,更不惶惑。

  “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协力奋战,一定能够战胜灾害、重建家园,让灾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

  强音萦绕耳畔,蓝图徐徐展开。这片土地沐浴阳光、升腾希望,巴蜀儿女感恩奋进、绽放梦想。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