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进入第六个千年的21世纪,伴随中国快速发展的势头,国内外悄然兴起了“中国梦”这一话语。
在20世纪美国梦盛行之时,“梦”还不是一个学术概念,只是民富国强的代名词。而到了2004年,美国著名学者杰里米·里夫金出版了《欧洲梦: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一书,对正在盛行的美国梦进行了反思,指出美国梦以个人主义和过度消费为标志,其所带来的灾难在不断发生,因此新的欧洲梦强调和平、共享、适度等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杰里米·里夫金用“美国梦”和“欧洲梦”两个概念来说明在不同时空中的不同的思维方式与生存方式,并认为正在形成的“中国梦”必将对整个人类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梦”成为具有学术反思意义的概念。
所谓“梦”,实质上是一种文明发展和传播的理想状态,从历史哲学的角度,也可以叫做文明之梦。中国是具有最深厚文明梦之底蕴的国家,早在夏商周三代就开始形成的“天人合一”的最高精神境界,这就是“梦”。后来以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和以孔子所代表的儒家在哲学上具体化为相互补充的“自然无为梦”和“天下大同梦”,统称“和谐梦”。
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不传世),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同,和也,平也)。”这是一个和平、和睦、和谐的梦,“和”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
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化体系,在后来的两千多年中多次造就了中华文明史上的盛世,其中汉唐宋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三大巅峰。自从《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出版后,神奇的“中国梦”便盛行世界长达500年之久。
不过,逐渐僵化的古代中国梦未能造福于近代中国,终于被另一个百余年来的“强国梦”,即现代化之梦所代替。
中国学术界有学者对中国的现代化之梦提出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看法:
过去多年来由“彻底决裂”和“最新最美”等话语构建了一种纯洁之梦,至今还鼓舞着许多中国老百姓和第三世界人民,却很难有发展的机缘,因此上世纪70年代末期的中国社会已濒于崩溃的边缘,邓小平不得不把中国现代化的梦想重新调整回到物质现代化的方向上来,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这一战略转变首先表现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使得国家经济有了极大发展,贫穷问题有了初步缓解。但又出现了社会不公、腐败、污染和资源短缺等严重问题。于是,现代化发展的梦想就进一步表现为追求均衡的“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
其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现代化梦想对西方经验的综合性重新建构,既借鉴了美国式的物质竞争,又试图借鉴欧洲式的追求生活质量与平等,想把美国梦的一部分和欧洲梦的一部分结合起来,同时与中国几千年来的“和谐梦想”统一在一起。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经断言,中国不大可能成为一个世界强国,因为中国没有足以影响世界的、独立的思想体系。这话难听,但也发人深省。对此,我们有研究成果指出:如果中国的知识体系不能参与世界的知识体系的建构,而因此产生新的世界普遍知识体系,不能成为知识生产大国,那么,即使有了巨大的经济规模,即使是个物质生产大国,还将仍然是个小国。
大家可以注意到:现在能够用来思考各种事情的概念体系、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基本上都是西方所定义的,尤其是那些决定性的概念,比如人权、民主、自由、公正、真理、主义等等,主要是西方所设定的意义和所指,而这些西方所定义的概念本身就存在着许多难点,尤其不完全适合中国经验。新中国精神应该意味着我们必须以中国的方式为中国想象一个社会理念、一种生活理念、一套价值观,而且还需要想象一种中国关于世界的理念,因为中国必须成为一个为世界负起责任的大国。
假如中国没有能够发展出一套概念体系、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就不能以新的中国精神参与不断发展的世界文化的重新建构,这就是说,我们不可以仅仅满足于有地方特色的中国文化,更不能封闭于古代社会产生的传统文化之内,而必须对它重新诠释,寻求它在全球文化中所能作出的贡献。如果不具有世界性,即世界的认同,中国梦就只能是一种自我玩赏。
对于现在流行的“中国梦”话语,我们需要进一步长期而认真考虑这样几个问题:
(1)什么样的思想和知识体系能够有效地思考当代世界的根本问题?显然,如果没有强大的思想能力,就不可能创造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大观念,也就不可能有强大的文化和社会。这一点是中国人很久以来比较忽视的。(2)什么样的社会制度能够使有德之人愿意生活在这个社会中?这要求有一个关于公正社会的设计。这是非常困难的设计,目前所知道的社会都达不到公正社会的标准,我们未来的制度设计将超越古代和西方的,从而公平正义地惠及全体公民,为世界文明再度做出较大贡献。(3)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能够使人永远觉得生活有意义?这要求一个社会必须有利于发展高水平的精神生活,没有一个社会能够仅仅依靠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去长期维持人们的生活意义和兴趣,人终究要过的是精神生活,只有精神生活才具有无限丰富发展的空间。
上面的问题是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尚未解决得很好。
世界文明史一再证明:中华文明是拥有强大思想能力的文化体系。中国文化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将道德置于崇高地位,自古就有深远的传统。中国文化保留着极其巨大的空间,可以展开人与自然的和解,调节理性思维与精神信仰、物质追求与审美情趣、自然科学与人文关怀之间的裂断。如果这些中国文化固有的文化基因与现代诠释相结合,面向当代多元文化的世界,那么,代表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新的中国梦一定会出现,并造福全球。
中共十八大提出文化强国战略,其寓意就是:具有5000年文明底蕴的中国梦,其核心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既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中国古代的现代化的新中国,将升华为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新中国精神”的新中国。
乐黛云 著名学者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