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究竟有多讨厌现实生活,以至于非要整出个虚拟现实技术来自娱(愚)?
作为一年来科技圈里的热词之一,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依然摆脱不了镜花水月的影子。自从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革命性的手机之后,手机的发展似乎就走向了瓶颈期,即便是苹果公司的新产品,除了越来越不好评说的外观设计外,乏善可陈。不过好在虚拟现实技术及时站出来填补了人们对科技信仰的空白,不少人认为,虚拟现实技术将掀起手机业的下一场革命。
人类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向往古已有之,文学和绘画算是最早的虚拟现实技术了。比如陶渊明虚拟的桃花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然而现实中的陶渊明却是“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饥饿时走出家门,但是又不知道去那儿找食物。这时的“虚拟现实”反映了人们对真实生活的无奈。
在19世纪的巴黎有一批青年画家,他们有着深厚的素描基础且精通解剖,但他们不拼技术拼颜值,而且还是拼低颜值,画出的风景画仿佛打了无数的马赛克——后人称之为印象派。后来,有个叫毕加索的西班牙人更是变本加厉,玩起了即使不打码也跟打码没什么区别的立体主义绘画。这时的“虚拟现实”反映了人们对真实生活的厌倦。
电力革命带来了电影和电视,“虚拟现实技术”终于动了起来。1902年,导演乔治·梅里爱用当时的“虚拟现实技术”拍了一部科幻电影《月球之旅》。这部改编自儒勒·凡尔纳小说的电影虽然只有14分钟,却成功让跳舞女孩、走钢丝的杂技演员等角色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登月行动,比阿波罗号登月早了67年。
20世纪初,在爱迪生实验室工作的英国移民布雷克顿用粉笔画了一根雪茄和一个瓶子,然后拍出一部被称为“把戏电影”的《奇幻的图画》。1906年,他又制作了《滑稽脸的幽默相》,这部3分钟的片子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动画影片。在随后的100多年里,动画片这种“二维虚拟现实技术”激发了无数人的虚拟现实梦想……
不过,电影电视只能算虚拟现实技术的雏形,即便后来有了3D电影,依然掩盖不了这样一个问题:电影电视没有互动性,我们只能充当虚拟世界的看客而无法参与其中。不过,这份遗憾很快便随着电脑游戏的出现而消失了。
1958年,曾参与原子弹研制的美国物理学家William Higinbotham博士开发了一款名叫《Tennis for Two》的网球游戏,这是世界上第一款互动游戏。四年后,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视频游戏《Spacewars》。由于硬件成本太高,这款游戏未能被大规模销售。直到1964年计算机编程语言诞生,才让视频游戏开发成为可能,同时也开启了可互动的虚拟现实时代。
很多著名的电脑游戏本身就是为虚拟现实而生:如《模拟人生》《极品飞车》《侠盗猎车手》……人们对电脑游戏往往毁誉参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游戏带动了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很多时候,计算机硬件的提高就是为了能运行某一款游戏。一些疯狂的游戏爱好者更是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不仅画面要真实,游戏任务以及操作体验都要真实。比如用键盘玩赛车游戏显然是不专业的,必须要用方向盘,而且还要有手动挡和离合器,另外方向盘和驾驶座要具备震动模式……
于是乎问题来了:既然你这么向往现实感,为什么还要玩虚拟现实游戏呢?花点钱去租各种车开不是更带感吗?答案其实很简单,再逼真的虚拟现实游戏也还是游戏,是比现实生活容易得多得多的游戏。热衷虚拟现实游戏所反映的或许是宅男宅女们渴望走进现实又惧怕现实的矛盾心理。
说起虚拟现实技术的终极形态,很多人大概会联系到电影《黑客帝国》:一个名为“矩阵”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创造的一个的虚拟现实世界,尼奥等人可以自由穿行。同样,在动作冒险游戏《刺客信条》中,计算机Animus通过对戴斯蒙DNA的读取,构造出一个个虚拟的古代城市,戴斯蒙可以通过攀爬、奔跑完成各种刺杀任务。当然,你甚至可以不去做任务,纯粹把这款游戏当成一次意大利之旅,爬到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的顶部,望着皎洁的明月,体味岁月的哀伤。
有人说,手机已经让无数人低下了头,虚拟现实技术是否会进一步让他们闭上眼呢?按照目前的科技水平,虚拟现实技术真正进入生活为时尚早。传说中的虚拟现实眼镜(VR眼镜)看似酷炫,但是细究之下就会发现很多地方违反广告法,不可轻信。网上卖的一百多元的VR眼镜严格来说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VR眼镜,只是运用了简单的裸眼3D原理配合手机的重力感应以及三维陀螺仪实现一些花哨功能。这些眼镜本身非常沉重,佩带不舒服,长时间观看也容易产生疲劳感。至于上瘾,也是需要勇气的……
科学不是科幻小说,更不是神话传说。科学走得很慢,但是它从未止步。现实太无奈,于是我们幻想桃花源;现实太单调,于是我们走印象风、立体风,拍3D电影。当我们的想象力匮乏时,恍然发现还是现实生活更有意思。说不定有一天,我们也像《黑客帝国》里的尼莫一样,突然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虚拟世界中,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