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份子我的情(钱)
2016-01-08 第45期 小编说新闻

       2016年元旦是江苏85后青年小李大喜的日子,红包自然也是收得满满当当。晚上清点份子钱时,小李发现同学小宋的红包里居然只有两张纸条:一张是当年小李写给小宋的欠条,另一张则写了三个字:“抵消啦!”看到这,小李的大脑里立即开始了情景回放——

       四年前的国庆节,正是小宋的婚期。当时小李刚参加工作,每月收入不过两三千,可是为了同学间情(面)谊(子),还是千里迢迢赶了过去。然而买完车票后,小李发现手头的钱不够交份子了,于是他灵机一动,在送给小宋的红包里塞了一张欠条,上书:“新婚快乐!手头有点紧,红包先欠着,等哥们发达了,补你一个大的。”

       情景回放完毕,小李赶紧给小宋打了个电话,两人相谈一笑泯红包。不过,现实中像小李小宋这样在份子钱方面放得开的毕竟是少数,为了份子钱闹得老死不相往来的也是多了去了。但是小李小宋显然放得还不够开,四年间一张欠条送来还去,何不当初就直接给免了呢?

       份子钱算是中国古人的一项超前发明了,挺像现在互联网流行的“众筹”。古代中国基本上都是熟人社会,信息交通不发达,人际关系简单得“鸡犬之声相闻”。大家集资为某人办婚庆、办丧葬倒也顺理成章,反正谁都有这么一天。

       明末清初之际,经济的发展渐渐改变了单纯的熟人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变得复杂,份子钱也迎来了一个爆发期。在吴敬梓小说《儒林外史》中,“凑份子”、“派份子”、“出份子”的描述令人应接不暇,在有的章回中“份子”甚至出现了四、五次。清末民初,“出份子”成为上流社会的婚宴习俗。在老舍小说《正红旗下》里就提到过家里为了凑份子钱发愁的事。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份子钱都处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里,无人问津。直到改革开放后,社会财富的快速积累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份子钱终于重出江湖。如今到了互联网时代,信息越来越发达,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份子钱也是水涨船高。面对份子钱这个过街老鼠,每个人的心里都在喊打,但是鲜有人亲自动手。

       不过,要说份子钱是中国特色,那就大错特错了。在韩国,每年春秋季都是“出份子”的高发期。韩国人平均的结婚礼金约合人民币330元,关系好的也会达到500元。像广大中国人一样,近70%的韩国人也对份子钱深恶痛绝。

       在大洋彼岸,美国人面对份子钱也是一样的纠结。据《赫芬顿邮报》报道,美国女子坦妮娅和男友一同为朋友的婚礼出了100美元的份子钱,没想到这位朋友竟然通过社交网站抱怨她的份子钱太少。其实坦妮娅也有自己的苦衷,刚参加工作,还背负着巨额助学贷款,100美元已经是牙缝里挤出来的了。

       英国人赶一场婚礼的平均花费约合人民币4000元,相当于普通人一周的薪水。不过英国人的这笔钱有3/4是用在自己身上的:买服装,化妆打扮——不愧是有风度的国家,剩下的1/4才是份子钱。尽管如此,如果按一个人每年参加5次婚礼计算,一个多月的工资就变成人情投资了。

       既然有人为份子钱所累,自然也有人不被份子钱所困。比如小编,毕业多年来,始终谨记学生时代的那个互免份子钱的誓言,跑了几场婚礼都属于“白吃白喝”的典范。既然大家都是同学朋友,份子钱又算什么呢?

登录注册用户名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