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的“特殊”功能
2016-01-07 第44期 小编说新闻

       传统意义上的红包叫做压岁钱,每逢农历春节,长辈都会给晚辈红包以表达祝福和关爱。现如今,网络高速发展,互联网红包兴起,随之“同学群”、“闺蜜群”、“交流群”、“工作群”一到过年过节,人人兴奋,两眼放光,坐等红包(此场景脑补)。据调查,天秤座最能抢,白羊座手最慢。1元红包发得最多,1.68元、8.88元也很受人欢迎。

       以前是有钱没钱,回家过节。现在是,有钱没钱,发个红包。因为互联网红包的金额较小,大多为几块、几十,可谓门槛低,人人参与,人人娱乐。春节发个红包解决了地域问题;亲朋好友或同事客户发个红包可增进感情;好久不联系的人们因红包打破了沉默。互联网红包似乎成了假日“新民俗”。

       很多时候,抢互联网红包拼的就是速度 ,因为一秒钟之差红包就会落空。很多人现在一看到写有“恭喜发财”、“新年红包”等字样的红包就会迫不及待地去抢,大多时候红包一出来瞬间就会被抢光。因此,很多人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看见红包就要去抢一抢,不在乎钱多钱少,看重的就是参与感。抢到的人开心,没抢到的也不会怎样,一笑了之。

       然而,近日,有人却因为红包被罚了500元。原来,成都某公司微信群里,董事长亲自发了个60元的红包……老板发红包,没抢到的感到庆幸,抢到的人却倒了大霉,就在当天下午,该公司发出了通报:抢红包的前三名每人罚款500元,理由是上班时间玩手机。最闹心的是抢红包的前三名中有人只抢到了10元,却要交上500元的罚款,得不偿失。

图片来源:成都商报

       网友戏称这种行为是“红包钓鱼”,对此,该公司领导给出解释,这是一家经营燃气的公司,属于特殊行业,关系到千家万户安全,容不得一点马虎。员工上班玩手机,难免会分散精力,对工作和公共安全,均造成了一定的隐患。为此,公司制订了禁止上班玩手机的规定。而这3名员工上班抢红包,表明他们已经违反了禁止上班玩手机的规定。董事长在微信群发红包,目的是为了让上班玩手机的员工“现形”,并非是“钓鱼”手段。

       其实,这并不是红包第一次展现它的“特殊”功能。之前就有过“老师发红包查课”、“老板红包查岗”、“朋友发红包查在不在线”、“同学求红包测亲密关系”……

       “你给我发个八块钱的红包,我卖给你一个‘大八卦’!”昨天,小池微信里收到一个多年没联系的高中同学发来的信息。“该不会是哪个高中同学要结婚了吧?”一个要花钱买的“大八卦”瞬间勾起了小池的好奇心,没怎么多想就包了个八块钱的红包发过去。让小池怎么也想不到的是,等了半天的八卦居然是对方发来的一张八卦图。

       销售员小李就有一次亲身经历。由于工作的关系,她的微信里加了许多仅有一面之缘的客户。有一次一个客户跟她说打车钱不够,希望小李能用红包转20元给他,明天就还。“20元说多也不多,心一软就给他转了。”小李本没有多想,转完钱还想再说一句“不着急还”的时候,发现自己竟然已经被对方拉黑了。

       从最初的转账、送祝福、红包娱乐,到后来的“乞讨红包”,再到红包诈骗,互联网红包就这么被人们玩坏了!

       以前抢红包,拼手机、拼网速、拼反应、拼运气,现如今,抢红包还要拼智商、拼觉悟、拼意识。

登录注册用户名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