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近日,浙江警方破获了一起制售地沟油的案件。警方在案件中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地沟油,部分小作坊将劣质、过期、腐败了的动物皮、肉、内脏经过简单的加工提炼后生产出来油脂。经过近五个月的侦查发现,新型地沟油很大一部分最终进入到了食品领域。[互动入口 ]
究竟谁该为地沟油产业的产生负责?是敢用再生地沟油的餐馆,是闻着臭气舀废油的底层劳动者,是地下油料作坊?与其寄望于经营者个人的良心发现,倒不如质问一声政府:地沟油从回收、加工到低价交易,链条上有多个环节,认真监督、检查和管理,哪一个环节能做到完全隐蔽而无形迹?
工作组的目标就是在政府部门支持下,在5到10年时间内在中国杜绝“地沟油”。同时,制定《地沟油的检测方法》等立项标准,并承担《食用植物油成分真实性鉴定标准研究》等课题研究,力争尽快找到一种能有效检测、鉴别“地沟油”的技术手段。
地沟油“返流”还有一条重要原因,就是政府行政缺位,观念陈旧、疏导不力。对于地沟油这一具有丰富潜能的宝贵资源,没有正确认识,也就不能从产业创新、循环经济的高度加以重视,更遑论给予积极指导和政策扶持。于是,本来可以健康发展的利民事业,便走入歧途,变成了令人厌恶的害民勾当。
地沟油的问题并非中国所特有,几十年前的美国,西欧,日本,都曾经广泛出现。究其原因,就在于从厨余垃圾中分离出地沟油加工出售,整个产业都是盈利的。从经济学角度讲,无论消费者还是监管者,辨识地沟油的信息费用过高。这是地沟油屡禁不止的核心原因。
目前国内尚未有检测地沟油的统一标准。现行的国家强制性标准《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2716—2005)中,关于食用油的理化指标检测包括酸价、过氧化值、浸出油溶剂残留、游离酚(棉籽油)、总砷、铅、黄曲霉毒素、苯并芘、农药残留共9项指标,分别对植物原油和植物食用油进行不同的标准检测。
但是植物原油、植物食用油均不是地沟油。而标准里这9项基本的食用油检测指标,即使是地沟油炼出来的油也都可能合格,根本无法针对地沟油去进行辨别性检测。
根据经验,食用植物油一般通过看、闻、尝、听、问五个方面即可鉴别。 看透明度,纯净的植物油呈透明状;闻气味,有异味的油,说明质量有问题;尝味道,口感带酸味的油是不合格的;取油层底部的油一两滴,涂在纸片上,点燃并听其响声。燃烧正常无响声的是合格产品,反之为不合格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