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去向
“别的村民都纷纷建起了漂亮的楼房,可他家6口人仍‘蜗居’在破旧的瓦房里。”“为了积攒几百元回家路费他竟用了5年,家里至今还欠着五六千元的贷款。” 可就是这位在村民们眼里如此“家贫”的他,却在珠海打工5年间,一次次无偿献血。
如今,郭青建已离我们而去。纪念他,不仅是为了弘扬他的精神,更是为了找回社会关怀的失缺珠海,这样一座外来工聚集的城市,还有多少郭青建?数以万计的外来务工人员,以自己辛勤的汗水浇铸着珠海这座 “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的宏伟大厦。他们当中又有多少郭青建这样的平凡之人,正以城市主人翁的精神在为我们的城市做着不平凡的贡献呢?
生前,他默默无名,死后,这个平凡如草芥的人,开始被社会发现,人们为他的行为感动:茫茫人海中一个人虽然细如尘沙,却不影响沙里蕴藏着一颗金子般的心。四川省遂宁市总工会领导来到郭青建父母家中,为他的家人送来3000元慰问金和2400元子女读书助学金,并表示一定要帮助郭青建实现生前“让子女上大学和建一座新房子”的愿望。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如果不是在整理遗物时发现17本大红的献血证、广东省无偿献血金奖和全国无偿献血金奖等获奖证书,郭青建就这样悄悄地“走”了,不会有多少人会记得他38年短暂人生的崇高追求。
人们总是相信血液是人的精华。但无偿献血是帮助其他人,是做好事,每个人都献一点血是不会伤害身体的,无偿献血还需要进一步的推广,让更多的人恩了解义务献血,让更多的人参加到义务献血的队伍中来。
郭青建打工收入每月不过800元,与妻子租住在城郊结合部一间8平方米的小屋里,女儿15岁,儿子12岁,都在读书,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直体弱多病。因为筹不到几百元路费回家看望儿女和老母亲,他5年都未回家了。可为献血救人,他却舍得“打的”。
登录 | 注册用戶名: |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