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历史娱乐视频图片评论

二战在华犹太人的中国情(高清组图)

中国新闻国际在线专稿 2015年07月15日 18:07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本文原载于国际在线,时间为2015-05-01,转载只为提供资料。

部分曾经在中国生活过的犹太人在原在华犹太人协会聚会聊天。(摄影:张瑾)

部分曾经在中国生活过的犹太人在原在华犹太人协会聚会聊天。(摄影:张瑾)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张瑾、徐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约600万犹太人遭到纳粹德国残忍杀害。慑于纳粹的淫威,欧洲多国拒收犹太难民。而在此刻,中国向犹太难民们敞开了大门,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给许多犹太难民发放了生命签证,帮助他们逃离死亡魔窟,数万名犹太人则在中国度过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时光。中国给他们留下的美好记忆,以及他们对中国的真情挚爱延续至今。

  在以色列特拉维夫的一所房子里,一群头发花白的老爷爷老奶奶正在热烈地聊天。他们都长着一副外国人的容貌,谈话中却时不时冒出一两句中文,“你是谁呀?我是中国人。我中文忘了挺多的,但我记得很重要的一句:我爱你!”

  这所房子是原在华犹太人协会的办公室,而这些在聊天的人们都曾经在中国生活过。上世纪50年代以前,在中国曾经生活着数万名犹太人。他们中一小部分是二战期间为躲避纳粹屠杀从欧洲逃到中国的,而绝大多数则是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居住在此。

  泰迪·皮亚斯图诺维奇是以中友谊协会主席,二战时生活在天津。他说,他们战时的生活和之前并没有太大不同,中国人对犹太人也很友好,“当周围在打仗、犹太人遭到屠杀的时候,在中国却没有人杀害犹太人。这对犹太人来说是一个奇迹。日本人到我们家里拿走了收音机,所以我们甚至根本不知道有大屠杀这回事,我们当时对欧洲的情况一无所知。”

  对这些当年生活在中国的犹太人来说,他们的童年充满美好的记忆。父母喜欢打麻将,而孩子们则在街上跟中国孩子一起玩耍,“我们会跟中国男孩坐在一起斗蟋蟀,我们都是朋友。我们买来蟋蟀,看他们打斗。等它们分开一点,你拿草叶逗一逗它们,它们就会叫。我们总是在一起斗蟋蟀,还有弹弹珠、打马球、抖空竹……”

  “我弹弹珠特别厉害,还有踢毽子、抖空竹,我都很在行。”

  所有这些对中国的美好回忆都让他们一生难忘。从20世纪40年代末起,这些犹太人开始陆续离开中国,大部分到了以色列,其他的分散在美国、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

  1951年,原在华犹太人协会成立。从此,这个非营利的协会就成为了世界各地曾经在中国生活过的犹太人的核心组织。回到以色列后,这些犹太人依然想念着中国,很想再回去看看,然而,这一等就是几十年,“我们一直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再回中国看看,但是当年中国和以色列没有建交,所以这在那时只能是梦想。”

  1992年中以建交之后,这一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塞缪尔·米勒在1992年回到了中国。40多年后,他终于再一次走进了当初的家,“我第一次回天津的时候打了一辆出租车,我跟司机说,不这么走,不对。他说怎么你知道?我说我知道,我在这儿住过。那个时候我家的房子还在。再次回到当年住的地方让人特别动情。我在那个房子里住了15年,在那里长大,它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时光流转,这些当年还是孩子的人也已日渐老去。不过,这些原在华犹太人的后代们中,还是有不少人对那段历史很感兴趣,对中国充满感情。阿维·波多尔斯基一家1961年从哈尔滨来到以色列,当时,他的儿子艾利克斯只有6个月大,“我儿子说,我想看看我出生的地方,所以我带他去了哈尔滨,给他介绍他出生的医院,他是最后一个在哈尔滨出生的犹太人。他对自己在中国出生感到很自豪,他知道他的根在中国。”

  而玛丽·施瓦尔茨的外孙塔勒·齐夫目前正在希伯来大学学习中文,打算明年到中国读书,“我很开心,我觉得我把心里对中国的爱传了下去,这让我很高兴。而且我真心觉得世界的未来在中国。”

  原在华犹太人协会每年都会为部分曾经在中国生活过的犹太人的后代,以及在以色列留学的中国学生发放奖学金,希望能将他们与中国之间的情谊延续下去。对他们来说,在中国的经历使他们与众不同,而中国永远都是他们的家,“我爱中国话,我爱中国饭,我爱中国姑娘,我爱中国。你看我还记得一些中国话。以前我说得就像中国人一样。当有人问我,你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我说我是中国人,不是外国人。中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我们爱中国。”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