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发展与稳定并重富民与安民共进

——建设平安中国示范区之江苏经验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9日 20:5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法制日报



  【编者按】

  江苏省委、省政府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出发,多年来高度重视平安建设,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既富又安”的期盼,于2003年起全面开展“平安江苏”建设。

  10年来,江苏省刑事案件稳中有降,公众安全感连续保持全国前列,已成为中央充分肯定、各界普遍认可、百姓引以为豪的全国最安全地区之一,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深化平安建设,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作出建设平安中国的新部署,为从更高层次上推进平安建设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

  10年平安江苏建设的实践,为平安中国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典型示范。今天起,本报在“平安中国行”栏目推出“建设平安中国示范区之江苏经验”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本报赴苏采访组

  江苏地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以全国1%的土地,创造了约占全国10%的GDP总量。2012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4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位居全国前列。   

  与这个令人振奋的喜讯相伴随的,是江苏平安建设的成绩单:全省13个省辖市,98%以上的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94%以上的小区、企业、学校、医院等基层单位达到了平安建设标准,8类主要刑事案件逐年下降,公众安全感连续10年保持全国领先。

  江苏的发展吸引了大批外来者,他们来到这片热土打工、经商、创业,和所有江苏人一样平安生活,享受着和谐、体会着幸福、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平安是民生之需,稳定是发展之基。江苏省委、省政府始终以“抓经济促发展是政绩,抓稳定保平安也是政绩”的理念,用稳定“第一责任”来保障发展“第一要务”,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既富又安”之路。

  平安是“两个率先”的重要保障

  “在发展新阶段,老百姓最大的愿望有两个,一个是富裕,一个是平安。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富起来的百姓更盼望平安。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平安是个‘必需品’,没有平安,老百姓就没有幸福感;没有稳定,什么事情都干不成。平安又是个‘易碎品’,抓得紧发展就会有保障,松下来稳定就会出问题。只有毫不松懈地推进平安江苏建设,才能为‘两个率先’创造团结和谐的社会环境、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和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

  2011年7月31日,在平安江苏建设开展8周年之际,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在全省深化平安江苏建设大会上铿锵有力地说出这番话。

  长期以来,党中央对江苏的发展一直寄予厚望。2003年对江苏提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要求。

  平安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是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保障。江苏省委、省政府顺应时代要求、顺应人民期盼,坚持发展与稳定并重、富民与安民共进,以责无旁贷的政治热情、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全省范围内连续部署开展了三轮平安建设。

  江苏省省长李学勇表示,江苏把平安建设作为实现“两个率先”的保障工程和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纳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和推进力度。

  2003年8月,江苏在全国率先部署实施平安建设,确立了创建全国最安全地区之一的奋斗目标。

  2006年,江苏审时度势,组织开展第二轮平安建设,制定了巩固提高平安建设成效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

  2011年,江苏科学谋划、扎实推进第三轮平安建设,明确了加强源头治理、深化综合治理、推动共同治理、实现依法治理的工作思路,提出了“力争实现社会矛盾化解、社会治安大防控、公共安全监管、维护国家安全、基层基础建设、平安建设创新能力、政法综治队伍建设、组织保障水平”等“八个位居全国前列”。

  党的十八大之后,江苏省委提出要勇于把平安建设“成绩归零”,在新的起点、从更高层次上推进平安建设,加快构建平安中国示范区。

  “在推进平安建设进程中,我们对平安的认识逐步从治安层面的‘小平安’上升到社会和谐稳定层面的‘大平安’。在工作目标上,从单纯解决治安问题拓展到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在工作领域上,从社会治安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在工作内容上,从预防打击犯罪、社会治安防控拓展到社会矛盾化解、人口服务管理、公共安全监管、虚拟社会管理、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努力保障政治大局稳定、经济运行稳健,实现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江苏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综治委主任李小敏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一位老综治工作者不无感慨地说,10年来,凡是涉及平安建设的重大事项,都是省委常委会专题进行研究;凡是涉及平安建设的重大会议,都是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召开;凡是涉及平安建设的重大部署,都是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动员部署。

  历经10年不懈努力,江苏对平安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内涵不断拓展、水平不断提升,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如今,江苏已成为中央充分肯定、各界普遍认可、百姓引以为豪的全国最安全地区之一。

  发展稳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苏州市,经济繁荣发展,生态环境优美,百姓安居乐业。该市已连续10年被江苏省命名为“社会治安安全市”,赢得了自1992年以来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五连优”,并荣获首届“长安杯”,是全国最平安和谐的城市之一。

  “稳定没保障,发展没指望。”谈起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发展经历的“农转工”、“内转外”、“量转质”三个历史阶段,苏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综治委主任曹福龙语气坚定地说,在每一个发展阶段,苏州市委、市政府都自觉地把维护稳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做到“两手抓、两手硬”,高起点打造“城乡一体”的平安格局,确保了全市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

  与苏州相邻的无锡市,以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的需求为导向,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明确提出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同时,率先建成“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技防城市。为此,全市三级财政累计投入公益保安、协管员、技防建设和警用装备等专项经费80多亿元。

  “民之安需,我之所求。”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黄莉新认为,一些事关民生方面的平安问题,党委、政府要勇于担当、舍得投入,尽可能让老百姓少花钱,为老百姓多办事,通过创建平安社会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

  “考察任用、表彰奖励领导干部时,不仅看经济发展的实绩,还要看抓平安、保稳定的业绩。”南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综治委主任曹斌一语中的。他说,南通市探索建立“德能勤绩廉法安”七位一体的领导干部考评机制,领导干部年终“述职”、“述廉”时一并“述法”、“述安”,这种做法至今已持续了5年。据介绍,南通市还建立平安信息发布制度,像经济报表一样建立平安报表,每月呈送市县党政领导案头,对平安建设滑坡的地区和单位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和领导责任查究制。

  平安建设,已经成为江苏各级领导干部任期目标和党政综合考核的主要指标。日益完善的组织领导、考核评价、督查指导、经费保障等机制,为“平安江苏”建设提供了更加坚强有力的保障。

  动真碰硬,严格考核,是江苏平安建设的一条“真经”。近3年来,全省共对551家单位予以警示,对321家单位实施“一票否决”,对375名责任人实施问责。

  齐创共建聚合力积小安为大安

  南京市建邺区的月安社区,有居民2400多户、7000多人口。2012年以来,这个社区着重抓好群众关心的社区安全、社区环境和社区服务三件事,开展了“五有五无社区”建设。

  “五有”是指:有综治组织机构,有矛调维稳力量,有人防技防物防,有多元服务管理,有规范机制保障。“五无”是指:无连续性侵财案件,无有影响的信访事件,无重大民转刑案件,无违法犯罪聚集场所,无重大公共安全事故。

  为了把“五有五无”落到实处,该社区建立了党员巡逻队、巡视团等40个社区组织,加强了保安巡逻、电子门禁、电子围栏等安全措施,打造出了一支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平安创建力量。像月安社区这样的“五有五无”社区,在南京已经达到了52.3%,这座省会城市正日益成为百姓幸福生活的乐园。   

  平安社区、平安企业、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建设中,江苏坚持以基层系列平安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平安市县乡村四级区域平安创建以及40多项行业平安创建,使平安建设有效覆盖所有社会单元,一个积小安为大安、以基层平安保全省平安的格局业已形成。

  记者在深入江苏城乡采访时见到,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在乡镇街道、居民小区、车站码头,都能看到戴着“红袖标”义务参与治安巡逻、护村护院、邻里守望的群众。他们中有大爷大妈、有下班的职工、还有在校大学生。

  “依靠群众、群防群治,构筑起预防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铜墙铁壁,是我们持之以恒、持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江苏省综治办副主任李三顺告诉记者,该省一手抓专职保安、外来人口协管员等专职群防群治力量的配备,一手抓治安志愿者等义务群防群治力量的壮大。

  而今,江苏城乡活跃着10万多个群防群治组织,人数达197万余人。各地政府还按照城市人口万分之十至十五、农村人口万分之八至十的比例,出资组建了专职保安队伍,目前已达14.8万人。全省各级党组织创造性地推进“平安先锋工程”,形成党员带头、众志成城的平安建设生动局面。

  “作为平安建设的主力军,全省司法行政部门不辱使命,大力加强人民调解、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以及监管场所安全稳定等工作,让富裕起来的老百姓真切感受到社会的平安和谐。”江苏省司法厅厅长柳玉祥掷地有声地说。

  平安,是百姓安居乐业的企盼;平安,是社会发展繁荣的保障;平安,是对一个执政党执政能力的考验;平安,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篇章。

  平安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江苏正紧紧围绕构建平安中国示范区的目标,建设一个领域更广、基础更牢、标准更高、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平安江苏,为谱写“中国梦”的江苏篇章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稳定没保障,发展没指望。”谈起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发展经历的“农转工”、“内转外”、“量转质”三个历史阶段,苏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综治委主任曹福龙语气坚定地说,在每一个发展阶段,苏州市委、市政府都自觉地把维护稳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做到“两手抓、两手硬”,高起点打造“城乡一体”的平安格局,确保了全市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

  与苏州相邻的无锡市,以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的需求为导向,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明确提出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同时,率先建成“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技防城市。为此,全市三级财政累计投入公益保安、协管员、技防建设和警用装备等专项经费80多亿元。

  “民之安需,我之所求。”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黄莉新认为,一些事关民生方面的平安问题,党委、政府要勇于担当、舍得投入,尽可能让老百姓少花钱,为老百姓多办事,通过创建平安社会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

  “考察任用、表彰奖励领导干部时,不仅看经济发展的实绩,还要看抓平安、保稳定的业绩。”南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综治委主任曹斌一语中的。他说,南通市探索建立“德能勤绩廉法安”七位一体的领导干部考评机制,领导干部年终“述职”、“述廉”时一并“述法”、“述安”,这种做法至今已持续了5年。据介绍,南通市还建立平安信息发布制度,像经济报表一样建立平安报表,每月呈送市县党政领导案头,对平安建设滑坡的地区和单位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和领导责任查究制。

  平安建设,已经成为江苏各级领导干部任期目标和党政综合考核的主要指标。日益完善的组织领导、考核评价、督查指导、经费保障等机制,为“平安江苏”建设提供了更加坚强有力的保障。

  动真碰硬,严格考核,是江苏平安建设的一条“真经”。近3年来,全省共对551家单位予以警示,对321家单位实施“一票否决”,对375名责任人实施问责。

  (执笔:本报记者 雷晓路 孙春英 丁国锋 李恩树)

  本报南京5月26日电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