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汶川地震五周年:望川,感受生命的力量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9日 15:2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南方日报 -



  原标题:汶川地震五周年特别策划:望川,感受生命的力量

  汶川救援队10分钟就能搭起一个标准救灾帐篷。南方日报记者 张由琼 肖雄 摄

  ■编者按

  同样是在春意盎然的日子,同样发生了令人心碎的灾难!从芦山回望汶川,犹如定格在昨天,那是一幅幅震撼心灵的画面!

  苦难是最好的老师!五年,我们穿越灾难,不畏前行;五年,汶川灾区已经脱胎换骨,浴火重生!芦山含悲奋起,正待新生!

  回望汶川和芦山,我们对生命的尊严有了更深领悟;回望汶川和芦山,我们对社会理性有了更大信心。展望汶川和芦山,我们对民族复兴之梦有了更多期待。

  从汶川到芦山,我们的关注亦从未缺失,见证过灾区的点点滴滴。值此纪念汶川大地震五周年的日子,我们推出特别报道,是为“望川”。记录个体、家庭、集体的故事,纪念被地震改变了的生命轨迹。敬请垂注!

  汶川西南178公里处,就是芦山。

  和5年前的汶川一样,今年4月20日,7.0级的地震让这里山摇地动,同样的,这里也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从汶川到芦山,不同人的命运因为地震相互交织。

  在芦山县龙门乡古城村,来自汶川县的李峰和5名队友正在帮助村民搭建帐篷——一顶12平方米的标准救灾帐篷,从拆包到安装好入住,他们只用了10分钟。

  在青龙场村,水磨启创社工站的社工向梅和他的几名同事正在对当地青少年进行震后心理评估家访。他们将根据评估结果,对当地青少年进行至少3个月的跟踪与观察,并进行心理干预和情绪支援。

  在龙门乡的主干道上,刘京穗操着浓重的粤味普通话,自愿当起道路交通协调员。此外,他每天还在乡政府负责清点和分发物资。

  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踪迹。

  5年前的汶川地震,是他们人生的第一次交集;如今他们在芦山再次相聚。他们是一个个的平民英雄团队,也是一次次抗震救灾中民间力量的凝聚与团结。

  汶川救援队

  专业技能让救援更专业

  在汶川的救援过程中,李峰认识到,尽可能多地掌握专业技能,可以让自己在救援中更专业

  4月20日早上,正在家中睡觉的李峰被地震摇醒。

  得知雅安芦山发生了7级强震,李峰立即打电话给武装部,希望能够前往救援。征得同意后,李峰约同当地热心居民组成了一支约50人的先遣小组,在武装部政委梁雪东的带领下挺进芦山。

  李峰与雅安有着不解之缘:母亲和妻子都是雅安市石棉县人,4岁的儿子是汶川地震半年后在雅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出生的。他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因为妻子陈远丽是从映秀镇转过去的产妇,医院免除了她的所有费用。

  “雅安对我有恩,就算是县里没有组织救灾,我也会自己赶过去帮忙的。”李峰说,经历了5年前的那场灾难后,他对身边的人和事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21日凌晨2时,汶川救援队抵达龙门乡,迅速帮助当地村民进行自救,并且搭建起临时简易窝棚。当天中午,由汶川县武装部部长吴再兴带领的第二梯队大约100人也抵达震中,迅速进村入户开展救灾。

  和其他救援队不同,汶川救援队分为4支专业队:地震救援队、高山救援队、水上救援队和医疗救援队。由于救援队民兵既有汶川“5·12”抗震救灾经历,又有丰富救灾救援经验,他们能迅速融入到群众中,帮他们做好心理疏导,积极开展自救。

  在古城村李家沟组,地震后该村组99%以上原有厨房无法使用。民兵杨正康、杨正强兄弟是汶川绵虒镇远近闻名的泥瓦匠,他们就地取材,从垮塌的房屋中取出土砖,在周边田地刨出泥巴修灶,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两人“灶台哥”。

  在汶川地震后,李峰主要负责抢救能用的车辆,同时组织大型车辆运输物资、送水和填埋土石方。救援过程中,李峰认识到,尽可能多地掌握专业技能,可以让自己在救援中更专业。

  去年10月,汶川县武装部组织8名学员去国家救援队进行废墟救援业务培训,李峰有幸参与其中。经过1个月的学习,收获颇丰,他还打算在今年学习冲锋舟驾驶和水上救援技能。

  “汶川救援队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芦山地震,没有出现重大伤亡,每个人的单兵作战能力都很强。这是一支快速反应的机动部队。”汶川县武装部政委梁雪东告诉记者。

  民间志愿者

  虽不相识却聚爱成团

  行走在灾区震中,这里遍布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成为政府救援力量的有效补充

  汶川地震以后,涌现出大量的民间志愿者。这一群体也成为救灾和重建工作中的一份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也许没有专业的技能,但是薪火相传的志愿精神,身体力行、甘于奉献敬业态度,和多年来对志愿服务事业的默默无闻的坚持,让“志愿者”的内涵更为深刻丰富。

  在芦山县采访时,记者偶遇两名来自汶川县映秀镇的大学生志愿者——李阳和李航。

  李阳,20岁,四川师范学院大二学生。2008年,他正在漩口中学读初三。地震发生时,他被埋在了废墟下面。经过顽强的挣扎,他从废墟中爬了出来,只受了轻伤。

  李航比李阳小两岁,阿坝师专大二学生。地震当天,李航被武警官兵坐着冲锋舟从映秀营救出来,但他的爷爷不幸遇难。

  两人在得知芦山发生地震之后,不约而同前往震中救灾。李阳的老师和同学都极力反对他贸然前往灾区,但李阳还是徒步走进震中并留了下来,和李航一起被编入汶川救援队,在古城村救灾。

  “我们汶川人都懂得感恩。5年前我家遭受地震灾难,大家都来援助,现在雅安也遭到地震,我们一定要来帮忙、报恩。”李阳语气坚定,“镇上有四五百名村民都要报名过来救灾,听说有人数限制,不少乡亲都急哭了。”

  汶川和茂县当地的一些出租车司机,在得知雅安地震后,第一时间自费购买了救援物资驱车200多公里赶赴灾区,希望能尽绵薄之力。

  在芦山县龙门乡,由于街道狭窄,许多运送物资的车辆难以顺畅通行。一名身材瘦小的中年男子在街头不停地指挥着来往的车辆,用嘶哑的声音跟每一个路过的司机打着招呼——熟悉的人都知道这是老刘,他背上的红马甲赫然印着“汶川地震志愿者”7个字。

  老刘名叫刘京穗,今年55岁,来自广东韶关。震后第二天,老刘正好人在四川,就从雅安徒步走进龙门乡,看到主干道经常堵塞,来往车辆又多,他就义务当起了交通指挥员,在这里站了足足一周。空闲时,老刘还负责看管和分发物资。

  说起身上的红马甲,老刘说这和汶川还有着一段缘。

  2008年7月12日,汶川地震两个月后,老刘辞去了小区保安的工作,花了一个月工资买了一辆自行车,从韶关过连州,经广西、贵州、重庆,走了18天,历经2394公里到达四川,进入汶川灾区。

  在汶川县草坡乡,老刘被当地政府安排去管理和分发救灾物资,一有空,他就主动去修房铺路,草坡乡村民将老刘参与修筑的桥亲切地称为“刘家桥”。

  在草坡乡待了一年,他每天从早忙到黑,只睡四五个小时。粗略估算,这一年他志愿服务了5800多个小时。2009年,老刘被授予“汶川县荣誉市民”称号。

  芦山白天的气温最高接近30℃,老刘忙活一个上午,有时候连水都不喝一口。“我就是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到灾区不需要我的时候,我就会离开。”老刘说,马上就是汶川地震五周年了,到时候他还要“回草坡乡看看”。

  专业社工组织

  探索灾后服务新模式

  如果说救援队是帮灾区群众挽回生命和财产损失,那社工团队的介入则减少了人们的心理创伤

  芦山地震发生72小时后,专业的社工团队已参与到对灾区群众的心理救援,尽管心理恢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但及时的心理干预,或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人们的心理创伤。而从汶川到芦山,对灾区群众的心理干预及提供的社会服务越来越成熟,专业社工组织自发形成团队,不断探索灾区社工综合服务的新模式。

  芦山地震后第4天,启创社工服务中心四川地区主任向梅就带着5名同事来到龙门乡青龙场集中安置点,开始为期一周的前期需求评估工作及开展部分服务。

  向梅200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专业,曾是西部计划汶川灾后重建的志愿者。服务期满后,她选择留在了汶川县水磨镇做一名专业社工。芦山地震发生后,她带领着汶川县启创社工服务队来到芦山县龙门乡。

  通过一周的走访,向梅发现,相较于汶川大地震后居民的情绪反应,本次芦山地震后居民情绪相对稳定。在本次社区探访中,大部分居民心中会对比两次灾难,并认为“只要人还在,房子还是能再修起来的”。但也有个别学生或居民呈现出情绪支持需要,因他们或在地震中被砸伤脸,或因此受到惊吓。

  其实,启创社工对汶川的服务始于2008年5月29日,几名广州启创社工服务中心的社工来到了汶川县水磨镇。从帐篷到板房,再到重建的八一小学,他们见证并且参与了灾后当地群众的心理重建整个过程。

  为了更多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和需求,社工们徒步对水磨镇9个村的近60个家庭进行了家访。通过访谈及接触,社工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地震后或多或少出现了睡眠困难、食欲减退,对天黑、灰尘、下雨等自然现象过度警觉、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发呆等生理反应,也出现了对大人更依赖、易发怒等心理反应。

  时任启创高级社工、也是第一批前往汶川灾区支援的王军芳认为,这是典型的创伤后压力失调综合症(PTSD)。

  针对学生出现的这些生理和心理反应,启创社工一方面与学校的老师进行沟通,另一方面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更好的帮助学生们从地震的创伤中复原,适应新的环境。经过4年多努力,水磨镇的大多数学生已能够适应重建的新校园生活,而启创也摸索出一套“学校—家庭—社区”联动的灾后综合服务模式。

  “我们准备将这套模式的经验应用于这次芦山地震灾区的青少年中。建立在以学校为依托的服务据点,来辐射家庭,回应社区需要。”向梅说,通过对汶川水磨镇、北川陈家坝等几个灾区服务点的观察,这种联动服务模式能够有效地针对灾区特定人群的精神文化恢复重建发挥作用。

  此外,启创还将探索新的服务模式,从目前学校附近的帐篷集中安置点为服务据点,重点将服务辐射至各村组,同时关注学校服务。

  除启创外,在汶川服务的社工组织还有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为了让专业社工在汶川扎根,汶川大同社工站开始培养本土社工。他们现有的10名社工中,一半是汶川本地人。赵文艳是汶川本地的羌族女孩,在她的影响下,男友欧阳海兵也从大城市来到汶川做起了社工。现在两人已是远近闻名的夫妻社工了。

  “社工本土化增强了队伍的稳定性,而且发挥了熟悉本地文化的优势。”欧阳海兵说。

  两家社工机构通过国家民政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以及汶川县购买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以社区活动和社区宣传及个案、小组服务,调动社区内的妇女、空巢老人、儿童青少年的参与,共同体验社区幸福感和归属感,协助社区居委会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和全民健康进社区活动。

  “汶川县政府提供政策及资金支持,购买并监督服务;社工机构进驻学校及社区,直接提供服务;学校、社区提供场地及设备设施,并配备本校区及社区人员与社工协调服务开展。”

  汶川县民政局局长陈劲斌介绍,目前汶川所实行的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模式,“在学校以发展‘友爱、互助、共进’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发展目标,逐步将社会工作这项新的服务方式加入到‘异地办班’学校,也是对少数民族同胞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一种新的尝试。”

  ■记者手记

  平民英雄的专业和坚守令人尊敬

  从汶川到芦山,相距178公里。从“5·12”汶川地震到“4·20”芦山地震,相隔1804天。

  一次次大灾不断考验着中华民族。我们今天站在灾难面前,悲痛与哀伤在逐步淡化。

  如何更加科学、理性、高效、有序的救援成了这次地震中反思的主题。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专业化的救援团队,为高效有序的灾后救援提供了重要保证。

  汶川救援队是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救援团队,他们从2008年的汶川地震开始,一直没有松懈过。从汶川到玉树,再到雅安芦山,这支团队涵盖了包括高山救援、废墟救援、水上救援和医疗救援四支小分队,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集结完毕,迅速进入救援工作状态。

  除了救援,比起汶川地震,此次专业的社工团队对灾区群众心理干预的服务更加快速和精准。在地震72小时后,汶川专业社工团队进入灾区进行心理评估和情绪支援,消除人们对灾难的恐惧以及对新环境的不适应。

  在这次的芦山地震中,民间志愿者也表现得更加团结。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种坚持的精神。许多志愿者放弃高薪工作,扎根灾区,长年默默奉献。相比于紧急救援阶段,这种灾后重建过程中长期的付出和坚守更令人敬佩。

  如今的芦山、宝兴、天全等受灾较重的县,都已经逐步恢复生产和重建。学生复课,商人复业,农民复耕,到处一片有序的景象。参与救援的部队已经陆续撤出,志愿者和社工这些民间团队还在继续坚持,许多志愿者都曾在汶川地震后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如今,他们又来到芦山灾区,做好了长期服务、帮助灾后重建家园的准备。

  ●南方日报记者

  闫昆仑 杨大正

  李秀婷 梁文悦

  马喜生

  发自汶川 芦山

  总策划:张东明

  总指挥:孙爱群 胡 键

  统 筹:梅志清 郎国华 张翼飞

  执 行:胡念飞 殷剑锋

责任编辑:刘志勇

热词:

  • 生命和财产损失
  • 地震救援
  • 汶川地震
  •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