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祺舜
心理学烟酒僧,坚持客观中立的批判性思维,投身科普的革命之路。

你闯过红灯吗?——揭闯红灯的心理因素

       近年来,陆续有报道称多个地方拟将闯红灯屡次不改者纳入个人征信系统,希望以此遏制行人闯红灯的行为。更有甚者,还会影响其子女报考公安部队的院校,如此规定让不少人错愕,更是引发舆论关注。

       在我国交通事故中,机动车驾驶员与交通弱者(行人、乘员、骑自行车人)的死亡之比是1:3。平均每天都有人因闯红灯而死亡,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铤而走险呢?让我们看看心理学是怎么说的吧!

       行为主义心理学:闯红灯是“学”会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的研究表明:奖赏使行为频率增加,惩罚使行为频率减少。而赤裸裸的现实表明:同样是交通违法行为,汽车只要闯红灯都会被罚款扣分,行人却极少因为闯红灯而受罚。正是因为执法不严,降低了法律通过惩罚来抑制人们闯红灯行为的功能。

       在心理学中,人们因为自己受到惩罚而降低违规行为的频率和可能性,称为直接学习;通过看到其他人受罚而自觉降低违规行为的频率和可能性,称为间接学习。间接学习是另外一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概念。可见,正是平时的“耳濡目染”,让大家都“学”会了闯红灯。

       认知心理学:闯红灯时你都在想什么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曾经做过一项研究,研究人员首先总结了闯红灯行为的特点:青年人比老年人更多闯红灯行为;男性闯红灯的次数高于女性;在信号灯前的等待时间越长,行人越容易闯红灯过街。

       接下来,研究人员分析了闯红灯的行人的过街心理,认为在行人做出闯红灯行为之前,主要经历了两个重要的认知心理模块:观察感知和判断决策。具体原因包括:在红灯时,如果行人预测车距在可接受的范围,就会冒险闯红灯,并认为车辆会屈从于自己;行人还会受在场的其他人的行为影响,如果身边的人都闯红灯,行人会认为一起闯红灯危险较小;行人过马路时的情绪也会影响其行为,心情愉快时,会更倾向遵守交通规则。

       社会心理学:为何“中国式过马路”在全球都很普遍

       “中国式过马路”即“凑够了一波人就走,和红绿灯无关”,但也有人指出此现象绝非中国独有。在美国,集体闯红灯的现象也非常普遍。这种“法不责众”心理的背后,其实是一种社会心理学家所称的“去个性化”心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的身份,即关于自己是谁的认识,这意味着我们代表着自己。而在一个非正式的群体中,这种自我身份会丧失。无组织的群体变成了自我身份的遮羞布。于是,群体里的人感觉自己不需要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种非正式无组织聚集到一起的群体(例如互不相识的等候在斑马线前的人群)所产生的责任会发生扩散乃至消失,源于里面每个个体失去了对自己身份的“识别”。因此,我们有时可以看到汹涌的人潮仗着人多而无所忌惮地横穿马路,甚至有时我们也是其中一分子。

       如何利用心理学原理遏制闯红灯行为?

       想要遏制闯红灯行为,就要打破它形成和传播的心理模型。按照进化心理学的观点,蜘蛛和蛇这些人类的“老朋友”,很多人生来就害怕,这是数万年的进化留在我们基因里的恐惧。而“红灯”作为现代才出现的产物,“怕红灯”是无法通过基因来传承的。因此,依法对闯红灯行为进行惩罚是最基本的。然后,这些惩罚可以被观察学习,把“红灯”和负性情绪联系起来。

       与此同时,交通的设计部门也要知道,行人的等待是有限度的。有研究表明,行人过街等待的不耐烦峰值大约为40至50秒,而不耐烦感在21至28秒已经开始产生,有的红灯时间是不是过长了呢?而有的绿灯时间又过短,其设计参考速度远大于一般行人速度,使得许多行人在过街时尝试闯红灯以确保充足的时间通过马路。

       还有学者研究了信号灯旁有无倒计时牌对行人过街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倒计时信号灯设置后,行人遵章率从65%提高到了75%。

       整体而言,闯红灯的原因并不如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人的心理时刻都受到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交通道路设计应由注重通行效率向注重通行安全和人性化方向转变。在这一方面,显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