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他是一名企业家
从大山里走出来,如今又在大山里扎根
他想让荒凉的山重新变绿变美,想让乡亲的腰包鼓起来
央视网(记者袁育堃 报道)2007年的腊月二十八,袁州区洪塘镇丰顶山的脚下,寒风凌冽,冰雪交加,一个小女孩穿着单衣,踮起脚尖朝大路张望,瘦小的身影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这时,一对青年夫妇刚巧路过,看到这个小女孩,心疼地问她:“小妹妹,你在这儿干嘛?”
小女孩怯生生地回答道:“我的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我在这里等他们回家过年!”这对夫妇担心小女孩的身体,一路把她送回家,谁知一到家,小女孩的奶奶就一把拉过去狠狠地一顿打,边打边抹眼泪:“娘爷几年都没回来,你每日去路口望啥子……”小女孩挨打的那一刻,青年男子的心被揪了起来:“我在外面致了富,但家乡还没有路,老表们空守着绿水青山,却只能背井离乡到外面谋生,过着这样的苦日子……”于是,他萌生了返乡创业的意愿,从此开启一段艰难的圆梦之旅。
他的名字,叫做舒惠东,今年40岁,从洪塘镇丰顶山走出去的大山的儿子。
“这条路就从庄溪村过!”
丰顶山海拔960多米,散居着400多户农民。因未通公路,农民只能靠山吃山,以卖树为生,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他们与外界的唯一通道是一条仅能容纳一人攀爬的羊肠小道,这里的群众一直过着肩扛手提的原始生活。他们把山上种的生姜、南瓜等蔬菜挑下山,再换取油盐等生活用品,往返一趟就要四五个小时。能够有一条上山的大路,是这里的村民祖祖辈辈最奢侈的梦想。
2008年初,得知身家过亿的舒惠东要返乡创业的消息,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原洪塘镇庄溪村书记汤怡妹一大早把舒惠东请到家里,煮了一碗面,放了两个土鸡蛋。汤怡妹说:“舒总,今天要走好多路、做好多事,这碗面你一定要吃啊!”吃完面,汤怡妹也不多说,拉着舒惠东就出门。
走到山里,刚巧碰到一群小学生去上课,天寒地冻,舒惠东就感到很奇怪,“所有的小孩子都把鞋子拎在手上,一个个光着脚走路”。孩子们说:“这里路不好走,穿着鞋子一定会打湿,到学校就没有鞋子穿了。”听到孩子们稚嫩中带着苦涩的声音,舒惠东的鼻子就酸酸的。接着他又跟着汤怡妹在山里转了一大圈,亲眼看到村民们种的南瓜、生姜、辣椒,因为没路运不出去,全都生生地烂在家里。更让舒惠东感到痛心的是,几乎每年山里都有产妇因为没有及时送到医院,在半路上因难产离世。
大山深处的生命,竟如此脆弱无助!舒惠东紧紧地握住汤怡妹的手说:“汤书记你放心,我一定会修一条进山公路,这条路就从庄溪村过!”
“要想富,先修路”
2008年11月,他找来测绘队绘制环山公路线路,又投资600多万买来3个挖土机和1个载重机等设备,仅用一年时间就修通了熊家山至东庵的15公里环山公路和庄溪村反岭组至三泥坪组宽5米的水泥路。为了惠及更多的山里群众,他还让公路多拐一个大弯,多修了几公里山路,帮两个组修通公路,为此多投入上百万元。
一年半的时间里,他投入600多万元在丰顶山修了20公里盘山公路。从此,石笏村境坑组、庄溪村老屋场等6个组的村民告别肩担手挑的日子,几百年来的梦在这一刻变成现实。
有人说:“惠东,人家拿国家钱修路,你为人家修路自己出钱。”惠东笑着摇了摇头:“要想富,先修路。路走不通,就没有人会来投资带领大家致富!”对于这条新修的路,村民舒火妹感触很深。他说:“以前种的蔬菜瓜果运不出去,如果要挑出去,15公里山路要走3个钟头。去年收获了上千斤辣椒、近万斤生姜,直接用汽车拉下山去卖,赚了4万元。”
生与死的距离有多远?有时仅仅是几米宽的一条路。自从2009年修通山路,丰顶山区再没出现一例产妇难产致死的悲剧。[详细]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有人说,“他回家乡带动当地群众致富,没有发生过纠纷,没有吵过架、红过脸,人品过得硬”。村民们说,“只要能跟着舒老板,我都愿意干”!这就是“吃水不挖井人”的企业家。
人有梦想才有前行的动力,中国的梦想要靠每一位平凡的中国人来实现。你我的点滴梦想,汇聚成国人的“中国梦”,勇敢迈出第一步,我们的梦才不再遥远,不再仅是一个“梦”。
舒惠东诠释了另一版本的“富小气”与“穷大方”。身为亿万富翁,对自己、家人,很小气,甚至不能满足孩子的“愿望”;可对待家乡父老却大方的很,甚至“挥土如金”。谢谢你!舒惠东!
亿万富翁的午餐,简单得让人感动。盛情难却,我们来到一家小餐厅,三菜一汤,边吃边聊。这几年,他投进去8000万元在丰顶山造林、修路,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这样的老板令人敬重,哪怕是多花一分钱,我都于心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