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她是一名歌唱家
为草原音乐,她办学10年,负债累累
为草原孩子,她觉得自己做得很不够,还想做得更好

[详细]
记者特稿

艺术家德德玛:为千余名贫困孩子的梦想插上翅膀

    核心提示: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一曲成名的草原艺术家德德玛,曾在巡演中患病瘫痪,又顽强地站起。十年前,为了帮助草原子女圆自己的音乐梦,德德玛开办学校。尽管资金短缺始终是最大困扰,但是在育人之路上她从未停歇。[详细]

    央视网(记者杜晓静 报道)“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儿唱,一弯碧水映晚霞……”

    德德玛的成名作《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经过岁月洗礼仍历久弥新,当我们惊异于这位音乐人的伟大时,谁曾想到她在1998年遭遇疾患差点不能重返舞台。

    重返舞台后的她,看起来仍如往昔,神采奕奕,但外界所不知道的是,为了延续草原音乐的生命,她办学10年,负债累累。

    这个在外界一度被誉为草原夜莺的艺术家,身上发生了哪些故事,记者近期进行了采访,拼凑出她艺术人生的三段轨迹。

    涅槃:战胜病魔 重返舞台

    她的声音烙印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她特有的蒙古长调和西洋艺术演唱仪式的女中音,不知道迷醉了多少听众。

    德德玛被称之为“草原夜莺”,但是草原人更愿意称呼她为“女神”。

    1998年一场疾病让这位“草原女神”差点不能回到舞台,那年3月,为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德德玛应邀去日本演出。因58天要演41场,53岁、患有高血压的她体力严重透支。

    第25场演出时,德德玛突发脑溢血,然而她坚持把歌唱完,谢幕后,她昏倒在地。昏睡八天后,她被医生告知:右半身瘫痪,下半生将以轮椅为伴。

    委屈和绝望顿时袭来,但是,德德玛渴望自己能再次站起来,希望继续用音乐传递草原人们的心声。

    坚强的信念和对音乐的留恋,唤起了德德玛站起来的信心。在不懈努力下,她打破了医生的断言,她成功地站了起来。之后,她开了专场演唱会,出了8张唱片。

    “在我生病后,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留恋草原。草原是我的根,这么多年一直给我养分、灵感,我歌唱的元素都是草原给的。生病之后,我更加迫切地希望草原音乐能够有更加长远的未来。”话语间德德玛流露出对草原的眷恋。

    德德玛战胜病魔重返舞台的精神一直感染着很多人,一位企业家曾说:“德德玛老师是德高望重的著名歌唱家,她的歌声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近年来,德德玛老师尽管身体不好,但是仍旧坚持在舞台上演出,使草原歌曲唱响全国,将草原文化和精神带到全世界,她的精神令我们感动。”[详细]

记者手记

央视网驻内蒙古记者 杜晓静:


    采访德德玛老师是件愉快的事,你完全可以放轻松尽情地提问。本次采访从下午3点半持续到晚6点,意犹未尽。

    从最初13岁进入演唱这行开始,聊到成名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从创办学校初期的艰辛,聊到学生成为各文艺团体的骨干;语句中,我听出了德德玛老师成名的不易、办学的艰辛,更感受到了这位“草原女神”的人格魅力。

    “办学校真的比唱歌难。”这句话是德德玛经常提到的一句话。一个女人做一个孩子或者几个孩子的家长,是很平常的事;但是要做几千名孩子的“家长”,这是一般女性无法做到的。

    十年来,内蒙古德德玛艺术职业学院共培养了1125名学生。德德玛成为了1125名学生的“家长”,她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巴格喜额吉”(蒙古语,直译为像母亲一样的老师)。

    “爱”字当头,学会感恩,是德德玛办学十年来的教学理念。对于她的孩子们,她投入了全部的爱。办学十年来,她没有拿过一份钱的工资,甚至把自己的积蓄都投入到学校。她资助11名孤儿和贫苦学生完成了学业、她的老伴拉西尼玛也单独资助过多名学生。学校设立的“德德玛奖学金”专门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十年累计奖励49名学生,奖学金金额共计295525元。

    民办院校的资金困难问题,都被德德玛和爱心人士一起化解了。民办院校是国家教育资源的一部分,承担的是服务社会教育的功能,是公办教育的一个有益补充。但是不管是老师方面的政策歧视也罢,还是学校的“非亲生”待遇也罢,民办教育都处在尴尬的位置。师资队伍流动性大等这些民办院校的“后遗症”难住了德德玛。真心希望民办教育能有一个合理的生存发展空间,也希望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瓶颈会尽快破除。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