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他们是基层干部

他们总是背着一个“背篼”

这个背篼背的是为人民服务,背起的是民心

[详细]

中国好人

长顺县:“背篼干部”

“背篼干部”用双肩背出了与百姓的“鱼水情深”,他们坚持从小事做起,从实处着手,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为群众服务中升华。

中国好人

为了便于群众联系,在敦操乡每个村寨的显眼位置,都张贴有“背篼干部”的电话号码。 [详细]

中国好人

敦操乡党委副书记寇堂虎说:“只要群众一个电话,就有我们的干部帮助解决困难。” [详细]

中国好人

“我们每周至少要走两三次。最烦的是下雨天,山路太滑,一不小心就会摔跤。”[详细]

“背篼干部”:背的是服务,暖的是民心

中国好人

大山里出了群“背篼干部”

    敦操乡,是贵州省长顺县最偏远的乡镇。为方便深山里的群众,穿着印有“人民公仆”衣服的敦操乡乡干部,每周都要用背篼背着50斤左右的生活物资,送到村民手中。[详细]

中国好人

春耕时节再访敦操乡

    “我们背上背篼的目的是为了放下‘背篼’”,敦操乡纪委书记王朝良表示:“背上背篼是责任,也是义务,能帮助敦操乡脱贫摘帽,我们的愿望就实现了。”[详细]

中国好人

改种高粱为啥这么难

    2010年,敦操乡开始推广种高粱,但当地群众思想保守不愿种,乡干部们一个个背着高粱种到每家每户去动员,而结果是当年仍然没有一户人家愿意种高粱。 [详细]

中国好人

“背篼干部”再鼓劲

    在敦操乡,34名乡干部,都有一个“背篼”。从最初的盐巴、酱油到如今的生活用品、生产物资,这个传统一直沿袭至今,他们与山寨的百姓们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 [详细]

网友热议

漂泊在草原的心:

我去过一次,才爬点山路就不行了,弘扬长顺精神学习背篼干部,学习背篼不是如何背的问题,是如何做的问题。

862686943:

背篼干部是干部的学习榜样!他们用自己的身躯!背着沉重的物品,走着弯弯曲曲的路为人民带去温暖!带去欢笑!是我们看到后有说不出的感动!谁说当官的怎样了!我就觉得你们够赞!学习你们的精神!未来也象你们一样!服务长顺!所以好好学习了!!

长顺评说:

长顺的“背篼干部”精神,现在是全州、全省、乃至全国都在关注,长顺交通不便,没有优势资源,要想得到上级更多的重视和关注,得到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扶持,让长顺有一个好的发展,就需要这样的精神!

敦操的明天:

作为干部,没有人愿意背背篼,同样是国家公务员,凭什么发达地区的公务员可以下乡乘车,办公室用空调,而我们的干部还要背背篼呢?这就是值得我们大家思考的一个问题!包括写材料的这位,也许你也是一名国家工作人员,或许是一名人民教师。精神固然重要,但更要注重实质,“背篼干部”并没有带给我们敦操干部什么,但是带了了对敦操乡巨大的发展机遇,难道说敦操乡发展了,我们能带走什么吗?受益的还不是敦操乡近八千人民群众,你说对不?

敦操乡人:

敦操乡干部很不容易,我们群众也不容易。这些年来,敦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好多在山里居住交通不便的百姓现在搬到乡、村所在地或者公路沿线定居这是事实,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不是作秀吧。我去拉货经常看到乡村干部背着背篼风里来雨里去的,白天晚上周末一如既往,这是活生生的事实。如果不信花几块钱的车费来敦操住几天就知道了。

投票调查

你是怎么看待“背篼干部”的行为?
公仆们要向他们学习,实实在在的为人民办实事。
这是他们应该做的,没什么好宣扬的。
我不关注,不了解,不清楚。
从“背篼干部”身上我们学习到了什么?
学习他们为人民做好事,做实事的理念。
学习他们吃苦耐劳,坚持奋斗的精神。
学习他们艰苦朴素的品质。
网友留言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

往期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