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嫁彩礼的意义是什么?
2016-01-26 第54期 小编说新闻

       随着春节临近,结婚季也随之而来。虽然天气寒冷,但是也难挡人们的喜悦,很多新人将结婚的日子安排在春节期间,可谓喜上加喜,以求喜气连连的好运,同时,新年伊始也能有个好彩头。

       按照风俗习惯,新人结婚前,需要准备的东西有很多。其中,结婚彩礼钱在大多数人看来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彩礼又称财礼、聘礼、聘财,是在缔结婚姻时男方家向女方家赠送的聘金、礼金,称得上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一种婚嫁风俗。

       近日,四川凉山州金阳县出台规定,婚嫁礼金总额不超过6万元,以防大操大办。规定中这样写到:文件规定喜事新办。本人或子女依法缔结婚姻关系时,双方家庭按照民族传统、婚嫁习惯自愿赠与的婚嫁礼金总额不超过6万元。婚嫁宴席只能办理一次,宴请亲朋不超过69桌,提倡礼轻人意重,不送高额礼金。规定一出,有网友觉得“管太宽”,也有网友说值得推广。

       自古以来,我国以“礼仪之邦”著称,而“礼”字便是其中精髓了。《仪礼》上说∶“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中,“纳征”指的便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彩礼钱”。“纳征”算得上是六礼中最关键的一项,纳征以后,婚姻进入正式准备阶段。

       在上世纪60年代,婚礼礼金只需3到5元,能拿出10元的都很少见。到了70年代末,“结婚彩礼钱”主要花费区域是有四大件之称的“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和手表”,后人沿用“四大件”之说,表达“结婚彩礼钱”的内涵。到90年代则调整为当时流行的冰箱、彩电、空调、洗衣机。

       现如今,婚礼所需的物件大升级,房子、车子、票子一样也不能少。关于彩礼钱有“万里挑一”、“二人长久”,也有“万紫千红一片绿”、“三斤一响到白头”。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结婚彩礼也水涨船高,于是,两家人因为彩礼钱而出现矛盾的例子也越来越多。

       30岁的“剩男”表示婚不起,奔三的姑娘认为这点钱都不给,一定是爱得不够多!张妈觉得男方彩礼给的少没面子,李爸认为女方只认钱没情理。

       事实上,从全国来看,天价彩礼已经很普遍了,比如甘肃平凉,彩礼钱从5到20万不等;山东、湖南 要10万元左右;河南淅川,部分农村订婚起步价30万。

       “幸福的烦恼”让人无奈,但存在即合理。中国传统风俗中的礼金代表的是诚意,是对女方家庭劳动力缺失的补偿。但是,受男女比例失调的影响,加之人们的盲目跟风,攀比心理作祟,导致如今的彩礼变了味儿。

       不管彩礼钱是多是少,都比不上两情相悦的幸福美满。还记得在“盘点2015年不用再交的费用”时,其中“从2015年1月1日起,各省市区将停止收取婚姻登记证书工本费。在各婚姻登记处依法办理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的当事人(包括补领婚姻登记证)均为免费对象。”原先9元的结婚证正式步入0元时代。这么看来,从法律意义上来说,结婚的成本其实很低,低到无需花费一分钱。

登录注册用户名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