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标准之差:落后国际标准五六十年 Think again

       三鹿事件后,奶业标准混乱之弊屡被提及,并一度成为反思所向。2010年4月,千呼万唤的新国标正式公布,随即引起行业震动,年近八旬的原国家乳制品订标组副组长曾寿瀛,难抑惊诧,“这简直是一夜退回25年前”。

       若单纯从数值上看,甚至连25年前都不如,乳蛋白含量从1986年的2.95%,降到了2.8%,菌落总数则从2003年的每毫升50万下调至200万,均为历史新低。在丹麦,在新西兰,在几乎所有的乳业大国,生乳蛋白质含量标准都至少在3.0以上,而菌落总数,比美国、欧盟的10万标准高出20倍,比丹麦的3万标准,更是高出近70倍。此外,一度呼声颇高的体细胞标准,也未出现在终稿中。体细胞,是反映奶牛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国际上早已通行,“不设此标准,新国标开宗明义的生乳应来自‘健康乳畜’的定义几乎是一纸空文。

       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方面,与WTO有关协定和CAC标准存在较大差距。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英、法、德等国家采用国际标准已达80%,日本国家标准有90%以上采用国际标准,发达国家目前采用国际标准的面更广,某些标准甚至高于现行的CAC标准。而我国国家标准只有40%左右等同采用或等效采用了国际标准,食品行业国家标准的采标率只有14.63%。具体到乳业,我国的乳业标准体系缺乏系统性,中国目前实行的奶类产品的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大部分只相当于国际上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标准水平。

乳品新国标被指全世界最低,学者惊叹“一夜退回25年前”。

质量之差:乳制品国际上完全不具备竞争力 Think again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发布的数据,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出口鲜奶的质量指数在多数年份质量指数都小于1,说明中国出口鲜奶在质量上并不具有质量竞争优势。世界主要出口国德国、丹麦的鲜奶出口质量指数在大多数年份都大于1,并且有上升趋势,1990年后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澳大利亚也略有上升。

      而且,由于我国出口的农产品质量一般都好于国内消费,因此以出口的乳制品质量说明国内消费乳制品质量的情况,可能出现高估。但即便是在高估的情况下,对1981年以来我国出口的乳制品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乳制品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均显现出质量上的劣势,也就是说我国的乳制品质量比发达国家的差。

我国乳制品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均显现出质量上的劣势

产品形态之差:常温奶营养差,不安全 Think again

      在本次研讨会上,原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奶业协会名誉会长刘成果指出,目前在国内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是常温奶。但这种经过135℃以上超高温灭菌处理的常温牛奶,虽然具有便于在常温下贮存、保质期长、运送半径更广等特点,但牛奶本身的营养已大部分流失。而且在现有标准下生产的常温奶,由于存在有害菌,常温奶并不安全。

      相对于常温奶,使用较温和的杀菌温度(72℃~85℃/15秒)生产工艺加工的巴氏鲜奶,能最大限度地保留牛奶的活性生命物质和营养。但国内巴氏鲜奶比重不足20%,资料显示,巴氏鲜奶的市场份额在英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比例占到了95%以上,在加拿大、美国、日本更是高达99.3%。

巴氏鲜奶的市场份额在美国高达99.3%

监管之差:缺少覆盖全行业质量安全体系与法规 Think again

      在经历2008年三聚氰胺乳业大地震之后,国家加强了对乳品行业大力度的整顿,并加强监控力度,出台包括66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国内乳品安全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各方力量都在努力重建乳品消费信心。然而,大治伴随而来的却仍是风波不断。

      以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安全体系HACCP为例,HACCP体系能否识别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环节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防止危害的发生。通过对加工过程的每一步进行监视和控制,从而降低危害发生的概率。是否通过HACCP体系认证成为了乳制品贸易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许多乳制品生产消费大国都将HACCP体系引入到乳品行业中,虽然我国在国家和地方都有食品HACCP实施指南,但对于乳品行业而言,目前缺少覆盖全行业的HACCP指导原则和评价体系。

      此外,法律法规的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美国根据乳制品监管的实际需要,配备了一整套完善的强制性乳制品法律和法规,使得乳制品监管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例如,美国在收奶环节规定,如牛奶中微生物超标,就要从严处罚。而我国现有的食品卫生安全法律的不完善使得食品生产者的违法成本很低。另外,现有法律法规对食品执法人员的玩忽职守、营私舞弊处罚也偏轻,缺乏严格的执法监督法律法规,这些都会导致我国的食品安全执法不严,生产者有法不依也受不到应有的处罚。

我国现有的食品卫生安全法律的不完善使得食品生产者的违法成本很低。

政策之差:政策支持效果不理想 Think again

      世界各国对乳业都非常重视,乳业扶持政策的运用也比较丰富,尽管各国对乳品行业给予支持和保护的手段和方式有所不同,但目的却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即用合理的价格向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乳品,保证乳品生产者按合理的价格出售乳品以获得相应比较满意的收入。

      以日本为例,日本政府对乳业的补贴十分惊人,政策涉及生产、销售、消费和保险等各个方面。为此日本政府专门为牛奶设立了供给限额补贴,早在2004年,参加制造用奶限额项目的农民在其限额内得到的直接补贴为10.52日元/公斤。按照可补贴牛奶产量210万吨计算,2004年,日本对制造业用奶的直接补贴即为约220亿日元。此外,还设立政府/生产者联合紧急基金,该项目于2001年启动。资金来源于农民按其制造用奶产量的支付和政府拨付。当价格下降时,该基金为农民提供紧急补贴。若当年价格低于前三年的移动平均价格,该基金会支付给农民80%的价格差额。

      反观中国,我国目前的农业补贴政策基本上都是属于固定补贴,而基本没有与当期价格挂钩的不固定补贴。而且在乳业方面对奶农的政府支持少之又少,补贴扶持力度不足。在去年的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国家实行了一系列补贴政策,以促进乳业复苏,但效果并不理想。

日本政府对乳业的补贴十分惊人,政策涉及生产、销售、消费和保险等各个方面。

结语

结语

Conclusion

可怕的并非中国乳业成为“世界乳业之耻”,而是看不到中国乳业雪耻的希望。
往期回顾
网友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来说两句

验证码:看不清验证码?点击刷新   
责编:@张鑫(微博链接) 邮箱:huomojing@cntv.cn
出品:中国网络电视台评论部
版权声明:中国网络电视台原创策划,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