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 Interview
  • 巴落:

    外孙女的教育最重要

  • 觉美:

    要坐上火车去学习

巴落
Ba Luo

外孙女格桑曲吉是巴落老人生活的全部重心。搬到县城后,孩子得到了更好的教育,是他们觉得最幸福的事。

文字实录
央视网记者:高宇婷 何川 2012-09-13

那曲地区严酷的自然气候使得大多数人看上去比实际年龄都要大一些,一直笑呵呵的巴落老人也是如此。虽然今年只有62岁,但是黝黑的皮肤和脸上深刻的皱纹,以及像大部分藏族老人一样微驼着的背,都使得他更显苍老。

巴落老人的家在那曲地区最大的寺庙孝登寺旁边的一座拉康里。这座拉康也隶属于孝登寺管理,据那曲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刘枫介绍,这里有5名有编制的僧人,巴落老人便是其中之一。

进入拉康的院内,左手边的一排土房子就是巴落老人的家,巴落老人和妻子次仁央吉大妈的两个孩子都早已成家,住在外面。

一进门,巴落老人便让记者看他最近得到的荣誉证书:政协那曲县第五届委员会优秀委员、2012年西藏爱国守法先进僧尼。记者看过后,巴落老人又找出一个红木匣子,里面装有中国佛教协会颁发的活佛证,以及那曲县第五届政协委员的委员证。

巴落6岁时被选为活佛,1959年西藏实施民主改革,巴落老人顺应政策,成为一名普通的僧人,并一直坚持学习佛法至今。

全家每月除去巴落老人为藏族百姓家里做法事,百姓根据自家经济状况随喜给的收入外,就是作为政协委员的一些补贴,此外还有养老保险,但是几项加起来每月不过千余元收入。尽管如此,次仁央吉大妈仍旧觉得:“生活得很幸福”。

十年前,二老为了自己外孙女格桑曲吉的教育,从罗玛镇搬到了县城里的次曲拉康里居住。格桑曲吉今年已经14岁,读初三。提到她时,巴落老人露出了掩饰不住的笑意。

这个孩子,是目前两位老人生活的全部重心。自从将家搬到县城里后,罗玛镇当地的安居工程以及修青藏铁路对当地牧民的一些补贴等等,巴落老人一家都没有享受到。然而,孩子得到了更好的教育,是让他们觉得最幸福的事情,“都值得”,次仁央吉大妈告诉记者。

话语不多的巴落老人,回答完记者的问题后,便安静的坐着,这也许是修行人共同的特点--内心安静。

觉美
Jue Mei

觉美感到很有意义的事情,是帮助一起学习的僧人正确的朗读经文。最大的梦想是坐上火车去拉萨的佛学院继续深造。

文字实录
央视网记者:高宇婷 何川 2012-09-13

觉美最大的梦想是坐上火车去拉萨的佛学院继续深造。此外,个头很高、身体健壮的他还喜欢照相,记者为他拍照后,他用生涩的汉语问:“照片有吗?”当记者表示会洗好寄给他时,他连说:“好!好!”原本汉语不是很好的他,及时告诉记者他的通信地址和邮政编码。

13岁时觉美的家人送他到寺院里出家修行,因此多年来他的生活不仅规律且简单:早晨7点起床、洗漱、烧菜吃饭,然后供佛、做早课念经,下午参加寺庙里的活动。只要有空余的时间,他都会认真学习佛学知识。他感到很有意义的事情,是帮助一起在寺庙学习的僧人正确的朗读经文,纠正他们的发音。

在孝登寺里有一间房子是觉美的家,家里干净整洁。而书桌又是整个房间里最干净整齐的桌子,桌面擦得锃亮。书桌上摆放了一摞藏文书籍,翻开其中厚厚的一本,是宗喀巴大师著的《辩不了义论》。

觉美和巴落老人一样,获得了“2012年西藏爱国守法先进僧尼”的荣誉证书。记者发现觉美的荣誉证书上仍仔细地套着塑料包装,摆放在供佛的那一张桌子的左边。

学佛至今觉美的进步很大,除了很早就可以独自去藏族百姓家里念经外,还有一件小事让记者感受到这位出家人心灵的纯净。

找到觉美时,觉美在一户藏族人家里为已经去世的老人念经超度。念经超度需要7天时间,觉美在这户人家里已经居住了5天。由于僧人的全部经济来源是百姓的随喜供养,于是记者问了一个很俗的问题:“比如为这户人家念经超度,可以得到多少钱?”。觉美回答记者:“这户人家条件不好,给多少都行,5块钱也可以。”

除此之外,觉美还有一位很关心他的大哥。结束了第一天对觉美的采访,晚上回到宾馆的记者接到了觉美哥哥贡嘎巴珠打来的电话,询问记者的具体工作,了解详细情况后,贡嘎巴珠放心地介绍说:“刚出家时觉美不是很爱学习,现在的觉美能够一个人在家,长时间安静地学习。你可以到他的家里看看。”他知道自己弟弟最大的愿望是去佛学院学习,询问记者是否可以提供帮助。

虽然坐火车和去佛学院学习两个愿望可以分别完成,但是寺庙里很忙,觉美经常被邀请去藏族百姓家里念经,因此很难有机会单独完成坐火车的愿望。

第二天记者拜访觉美家结束后回到宾馆,贡嘎巴珠也第二次打来电话及时询问情况,得知弟弟觉美很好后,哥哥放心地笑了。藏族兄弟间简单却非常朴实深厚的情谊不经意间流露出来。记者也相信,觉美能够依靠自己的努力,赴拉萨继续深造,成为一位得道的好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