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银帮

    那几年可是困难呢

  • 李珍莲

    日子越过越好

刘银帮
Liu YinBang

“那时候正困难着,儿子结婚、盖房要花钱,女儿上学一次要交三年的学费,一次就拿走了一万多。”

文字实录
央视网记者 王甲铸 2012-09-21

刘银帮打开大门,面对记者时一脸严肃,但很快就和蔼起来,话不多。但当李珍莲搭话时又显的不高兴,示意“我说就行了”,坐在炕头上,“呼啦啦”喝着面汤的情形,亲切的就像是父亲。

说起2004年新华社记者来拍照时的情景,刘银帮从炕头上下来比划,“来了乡上和村里的干部,好几个人陪着记者,就在前面院子里”,手往超窗外一指,“那年还能干,种了二十几亩玉米,雨水好收的也好,给过别人的租子、化肥、种子钱,落了上万元呢”。

当年记者拍完照后几天,村里干部给刘银帮送来一张洗出来的照片,用报纸包着。如今这张照片用相框装起来,和儿孙家人的照片挂在一起,因为时间已久,相片已经发白,看起来像是曝光过度。

“那时候正困难着,儿子结婚、盖房要花钱,女儿上学一次要交三年的学费,一次就拿走了一万多”,刘银帮回忆道,自己家只有九亩地,就租了同村外出务工村民的20多亩地一起种。

“那几年可是困难呢”,说完,刘银帮又重复了一遍,坐在炕头上抽烟,不说话。

除了雨水好,那一年的另外一件好事是山西省政府为农民代交农业税,并且开始发放种粮补贴,这为刘银帮当年省下了1千多块钱。

今年夏天,刘银帮和老伴终于住进了新盖的瓦房了,“连开始盖到住进去了,收拾了3年”。

现在,随着孩子成家立业,住进新房,刘银帮肩上的担子也卸了下来。“干不动了,这几年包的地少了,今年就十几亩,再干两年就不包了,只种自己的”。提到每年千余元的补贴,刘老汉感叹:“所以国家的这个政策好,不种地了也有补贴,现在还有养老金,够我们一年零花”,刘银帮喝下一口面汤,指着炕头上刚刚吃过的煎饼杂粮,笑着说:“日子是越来越好,想吃啥吃啥”。

李珍莲
Li ZhenLian

如今66岁,坐在秋天晌午的炕头上,老俩口已经不需要那么匆忙和辛苦,唯一感叹的就是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人却老了。

文字实录
央视网记者 王甲铸 2012-09-21

在采访刘银帮和李珍莲夫妇的过程中,浓重的山西口音并不能让记者完全听懂他们说的话,但却能感受到他们心底里的满足。

从结婚到现在,40多年间,夫妻两个含辛茹苦抚养三个孩子长大,并成家立业。58岁时来自土地的丰收帮助他们度过那一段困难的日子。如今66岁,坐在秋天晌午的炕头上,老俩口已经不需要那么匆忙和辛苦,唯一感叹的就是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人却老了。

记者进屋时李珍莲正盘腿坐在炕上吃午饭,放下碗筷,端详半天,才发现不是当年拍照的那个记者。

她让刘银帮把挂在儿孙照片旁边的、一个用纸包起来的小相框取下来,取来剪刀小心翼翼的拆了包着的那层纸,然后递给记者看:是新华社记者彼时拍摄的那张新闻照片。

“拍照的时候天可冷了,中午,那个记者说‘大娘你笑笑啊’,就给拍上去了”, 李珍莲笑着描述,有点不好意思。

刘银帮给记者说过去日子紧的那一段时间时,李珍莲坐在一旁,突然神情凝重,“那时候干的动,我还给大儿带娃呢,现在孙子都21了”。

在李珍莲家的旧房和新房里,都有儿孙的照片,挂在墙上,李珍莲一个一个指给记者看。“丫头生个女儿,也两岁了,那都嫁出去的人了,不算自家的,我想带也带不动了”,李珍莲笑笑说。

今年秋霜早,但估计收玉米还得等大概1个多月的时间,每天除了做饭,李珍莲就和刘银帮一起到地里锄锄草,干些杂活,另外还种了一点谷子、山药,刘银帮忙的时候也需要李珍莲来打理。

除了院门口新盖的两间瓦房,刘银帮家的院子已然破旧,但摆在院子里和新房窗台上的几盆花,却让这个院子突然生动起来,这也是李珍莲的爱好之一。

“我们两个身体都好,顶多头疼脑热,没什么大病,现在少种点地还能干的动,等以后彻底干不动了,就是想看能给我们评个低保不”,李珍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