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去向
1911年4月,从城内史家胡同迁入清华园并更名为“清华学堂”的原游美肄业馆正式开课。这被视为清华百年历史的开端。 ■ 最早考生拖长辫讲英文 入学考试时,学堂监督周自齐穿着清朝官服高坐堂上,旁边考试官按省籍唱名,周自齐就用朱笔点名,十足的科举考场习气。那时的学生,嘴里讲的是洋文,脑后却拖着长长的辫子。 ■ 国学大师荟萃一地 1925年9月14日,国学研究院在清华学堂正式开学。该研究院虽然在四年以后即宣告结束,但一时间,以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等“四大导师”为首的一大批国学大师荟萃一地。 ■ 风物存照 复建二校门 位于清华大学东西主干道中央路北,1911年初建成,是一座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古典建筑,中间大拱门两侧各嵌建两根陶立克西式立柱,门楣上书刻有清末军机大臣那桐手书的“清华园”。
整座图书馆分三期建成,被列为早期“四大建筑”的老馆东半部建于1916-1919年间;老馆西半部扩建于1930-1931年。 经过70多年建设,先后由墨菲、杨廷宝、关肇邺主持设计,清华大学图书馆却以其建筑风格天衣无缝的一脉相承而一直为人所称道,其中后两位更是从这所大学走出来的建筑大师。
整座图书馆分三期建成,被列为早期“四大建筑”的老馆东半部建于1916-1919年间;老馆西半部扩建于1930-1931年。
经过70多年建设,先后由墨菲、杨廷宝、关肇邺主持设计,清华大学图书馆却以其建筑风格天衣无缝的一脉相承而一直为人所称道,其中后两位更是从这所大学走出来的建筑大师。
清华第一个体育馆,位于校园西北部,清华第一个运动场——西大操场的西侧,是清华早期四大建筑之一。西区体育馆还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与之紧密相连。1919年北京爆发了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
位于二校门内大草坪北侧,建于1917年9月,1921年4月落成。 大礼堂建成之前,清华学堂大楼东北侧,一组灰砖红瓦坡顶的欧式建筑曾是清华最早的礼堂。它落成于1911年,但直到1923年,成为学校课外训育活动的场所后,才获得“同方部”的名称。
位于二校门内大草坪北侧,建于1917年9月,1921年4月落成。
大礼堂建成之前,清华学堂大楼东北侧,一组灰砖红瓦坡顶的欧式建筑曾是清华最早的礼堂。它落成于1911年,但直到1923年,成为学校课外训育活动的场所后,才获得“同方部”的名称。
科学馆始建于1917年4月,落成于1919年9月。那时候,位于清华大礼堂旁边的科学馆是全国有志于科学报国的优秀青年心目中的圣殿。这儿保存下清华理科最古老的记忆,也成为了后来清华理科辉煌的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