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里,下面的这三篇文章,或许刷屏了你的朋友圈。然而,经过媒体记者的走访、有责任感的网民理性分析以及相关部门的调查,这三篇文章被证明是彻头彻尾的假消息、假新闻。
1《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
△文章讲述了一个上海姑娘跟着江西男朋友回农村老家过年,在见到男方家里的年夜饭后就决定分手了。
2《霸气媳妇回农村掀翻桌子》
△文章讲述了一名女子跟随老公回北方农村过年,辛苦做了一桌子的菜,公婆却不让媳妇上桌吃饭,怒火烧心的媳妇掀翻了一桌子菜。
3《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丨返乡日记》
△文章讲述了东北农村的“礼乐崩坏”——父亲濒死儿子却用低保金“行乐痛快”、农妇组团“约炮”、媳妇骂婆婆“老不死的东西”、低保夫妇不顾儿子常年酣战牌桌……
真相究竟是什么?
《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发帖者并非上海人,而是江苏省的一位女网民,因春节前夕与丈夫吵架,不愿去丈夫老家过年而独自留守家中,于是发帖宣泄情绪,内容是虚构的。
《霸气媳妇回农村》的发帖者称,“真假其实无关紧要”。
《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的文章经新华社记者深入事件发生地调查,发现文中描绘的礼崩乐坏的时间、人物、地点都是虚构的。当事记者也承认,今年春节人在北京,根本没有返乡。他解释说:“自己写的是随笔,不是新闻报道,让村民不要对号入座。”
三篇假消息,欺骗了公众的感情,但一些新闻媒体未经核实的跟进报道,对不实信息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负作用。尤其是《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竟然还出自一位媒体记者之手,并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表。
发表虚假报道 是否违规?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他有害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责任。
《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新闻记者不得编发虚假报道,否则将给予警告、罚款、吊销其新闻记者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央视评论
刚刚过去的春节,三篇虚假报道,不仅白白浪费了公众的热情,而且也让中国农村很受伤。抹黑农村为啥成了假新闻的重灾区?在一个“把真实性当生命”的行业,为何却总有人在践踏行业的红线呢?
“眼球效应”致农村话题屡被消费
三篇文章同以“农村”为主题有其偶然性,但也有共同点:一方面,中国人往前推三代都是农民,国人的农村情结从未衰减,因此对农村发展亦持续关注。另一方面,春节是返乡高峰期,城乡差异、亲情冷暖的话题此时关注度更高,更易吸引眼球。
近年来一些刻意炮制的假新闻,无一不把事件锁定在公众高度关注的话题上。“纸馅包子”锁定的是食品安全话题,“北京人与外地人地铁上对骂”锁定的是地域歧视话题,“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锁定的是社会道德话题……
当然,三篇新闻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源于报道中某些现象真实存在,例如城乡发展水平的差异。但是反应这种真实存在的状况,要靠新闻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调查后的真实报道,而不是靠捕风捉影、胡编乱造。
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时再次强调,“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
针对假新闻唯有零容忍
作为新闻工作者,本应该用这样的要求来警诫自己,规范自己的采编行为,而且主管部门也对“假新闻”持高压态势,然而,类似这样的虚假报道却迭次出现。这说明某些媒体对记者的管理依然不到位,在媒体转型的当下,媒体从业者的专业素养不足甚至职业道德的缺失。
一,部分媒体采写、审核和转载程序有待进一步完善。“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转载的媒体为何不与当事人联系并核实?明显违反新闻规程的稿件,为何轻松闯过审核关?如果无法核实,怎么敢如此轻易地就刊发转载呢?
二,稿件审核关缘何成为“松紧带”?据《财经》编辑部工作人员介绍,“东北农村礼崩乐坏”的稿件顺利刊发源于两点:稿件是“公众号推送的”,“因在春节假期,审核没那么严了”。人们不禁要问:网络稿件就可以降低要求吗?春节期间就可以放水吗?
三,自媒体平台就可以为所欲为吗?“霸气媳妇回农村掀翻桌子”的稿件经由自媒体平台发出,读者指出不实之处,发帖者竟表示“真假其实无关紧要”。足见,某些自媒体平台的运营者并非稿件出了问题,而是意识出了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提出了新闻媒体的“48字”职责使命,“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要求赫然在目。随着新媒体影响力的提升,传统新闻媒体的责任意识更显重要。在鱼龙混杂的信息世界里,更需要专业新闻记者秉承职业道德,提升专业素养,学会独立思考,深入生活,认真调查,也需要新闻媒体在信息发布流程、把关制度建设等方面更加严格。
忘却了“真实性”的要求,新闻媒体无疑就会丧失公信力。当前,媒体竞争日趋激烈,但无论到何时,“真实”都是媒体的第一核心竞争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央视评论特约撰稿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