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导读:
最近,记者在审计署发布的一份审计公告中发现了一个国家重大工程——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的204国道改扩建项目,停滞三年没有开工,原因是时任领导要改规划!
国家重大工程“沉睡”三年
这个项目是江苏省连云港市204国道一段改扩建工程,要把原来双方向2车道的二级公路,升级成双向4车道的一级公路。目的是为了满足连云港这一国家级港口发展的需要。
这一项目2007年获得江苏省发改委批复立项,计划投资25.4亿元,2013年获得江苏省发改委初步设计的批复。本来这一期待已久的工程可以开工了,却偏偏在这时停滞了。
停工只因领导改规划
204国道连云港境内的改扩建工程被列为国家重大项目,对沿线城镇空间的发展,包括产业经济的带动,都有比较重要的作用。为何在可以开工的时候停摆了呢?
原因很简单。记者调查发现,停工的原因是当时连云港市的主要领导要求改规划,要把这一工程城区部分的道路宽度从26米扩展到46米和59米。
问题在于,初步设计已经批复的情况下,要调整规划就意味着相关手续需要重新办理和审批。已经可以动工的国家重大工程就此停工,而且一停就是三年。
2014年下半年,时任的市委书记接受组织调查,204国道项目的规划修改方案也随之作废,又调整为原定的26米宽度的规划方案。
2015年6月,审计工作人员调查204国道项目时,才启动了相关手续的重新办理。2015年9月,终于在交通、国土、审计多个部门的联手推动之下, 204国道改扩建工程开工,预计2017年完工。
项目“沉睡”,源于意识“沉睡”
一条公路修多宽,究竟谁说了算?理论上,专家、学者、公众、运输司机……,各方都应发表观点。
现代管理科学中,有一门课程叫做“科学决策”,本身并无灵丹妙药,无非“科学”、“民主”和“法治”三大原则。放在本案中,“科学决策”就是要在规划审批前做出精确测算,用数据决定这条路应该修多宽。“民主决策”就是要汇聚各方智慧,广听各方观点,让“三个臭皮匠”做出最明智的选择。“法治决策”就是要通过法律程序,使决定有法可依。
从“科学决策”的原则来审视,“拓宽道路”这件事就是一笔糊涂账。“一把手”一拍脑袋,众人不敢反对,工程耽搁也在所不惜。现实中,类似事情屡屡发生,究其原因无非两点:第一,某些领导干部毫无科学决策意识,对自己的判断笃信不移,听不进不同意见;第二,明知自己的决定未必最优,但不提意见怎么对得起手中的权力,不折腾一番怎能让众人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
无论是以上哪种原因,科学决策和依法用权的意识在“沉睡”才是主因。
用审计发现问题 用问责解决问题
这一次工程项目沉睡三年后被再度唤醒,“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功不可没。事实上,对重大工程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审计,是审计部门的一项新任务。人们不敢想象,假若审计没有介入,工程还不知要沉睡多少年。
如果说,运用审计的手段查摆问题可以发现隐患和问题,那么督促相关方面整改并严厉问责,则是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后,仅靠督促可以让一个项目重回正常的轨道,严厉问责则可以让更多的领导干部受到震动,让一批项目和工程行动起来。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案,就是这个道理。
终身追责 让权力不敢任性
如果是自己家里装修,恐怕谁都知道要快马加鞭。但假若拿着公共资金不当回事,任由公共资源遭受浪费和流失,就是犯罪。领导决策的轻率,长官意志的漂浮,往往让决策科学打了水漂。因此,要想让公共事务的决策做到科学民主,就必须严格约束一把手的权力。
十八大以来,中央逐步研究部署领导干部责任终身追究制度,这是惩治乱作为的一把利器。唯有通过制度约束,才能让每位一把手明白:任何一个决策都不能武断做出,任何一点权力都不能恣意妄为,权力不可以任性!
文/央视评论特约撰稿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