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历史娱乐视频图片评论

【这三年】西藏产业转型记:格茸和他的“都市牧场”

央视网报央视网 2016年01月15日 18:25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格茸

格茸

  央视网讯(记者 何川)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祖祖辈辈在大草原上放牧的格茸离开故乡,来到西藏自治区最繁华的城市——拉萨打工,熟悉的牧场成了“都市牧场”。

  虽然格茸至今搞不清,什么是“退牧还草”,什么是“绿色产业”,什么是“产业转型”,但格茸知道,这三年来,变化太大了,对于他说得上是巨变。

  退牧还草 格茸进城打工

  手上的“乌垛”是用来驱赶牛羊的工具,这是格茸从牧区带来的唯一工具。

  手上的“乌垛”是用来驱赶牛羊的工具,这是格茸从牧区带来的唯一工具。

  1965年,格茸出生在西藏山南地区雪山脚下,一落地就踏进了社会主义新西藏元年。

  45岁以前,格茸有了自己的家和牛羊,两个儿子离开故乡到城市打工,成了家也不回草原,格茸以前一直觉得儿子们不务正业,没继承他的家业。直到三年前,“退牧还草”开始在他们村全面推广,格茸竟然也成了打工族。

  退牧还草工程是我国继退耕还林之后的又一大生态建设工程,对遏制草地退化、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13年,西藏在22个县实施休牧围栏910万亩、退化草原补播273万亩,在9个县实施人工饲草地建设2万亩、舍饲棚圈建设1.5万户,项目总投资3.48亿余元,其中国家投资2.9亿余元。

  格茸家的草场退了一部分,领到的草补款怎么用,格茸和儿子们有分歧:格茸想用草补款承包草场,儿子们却不想回老家放牛养羊。一气之下,格茸准备用国家补贴的安居工程款和草补款修新房。格茸算了一笔账,修新房大概要十多万,补贴加起来有六七万了,还差五六万元怎么办?

  格茸没有向儿子们伸手,看着村里闲下来的牧人一批批进城打工,还都挣了钱,格茸也决定进城打工。

  培训养牛 格茸进了“都市牧场”

  拉萨市郊县的奶牛基地,格茸打工的“城市牧场”。

  拉萨市郊县的奶牛基地,格茸打工的“城市牧场”。

  格茸选择了西藏自治区最繁华的城市——拉萨。格茸两个儿子都在拉萨,相互有个依靠。

  刚进城的格茸,普通话只听得懂几句简单的,但身体十分健硕。格茸跟着早出来的老乡一起,在拉萨东郊路边做短工:搬家、卸货、抬砖、打杂,运气好的时候,一天竟然能挣300多元。格茸心里激动得不得了:“刚来拉萨打工时,我算了一下,就算平均一天挣200元,一个月挣6000元,小半年就够我修房子了。”

  小半年下来,格茸虽然没有挣够修房子的钱。但他的普通话已经可以和请零工的雇主正常交流,也学会了讨价还价,只是工作机会少了,出来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格茸竞争不过年轻人。

  就在格茸打算回老家放牧的时候,机会来了。

  在拉萨市东部的林周县开始发展“净土健康产业”,建了斯曲亚玛奶牛、彭波半细羊养殖基地,委托拉萨市对有养殖经验的牧民免费进行培训。格茸信心满满:“跟牛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养牛我还不会么?”

  那么,这个“净土健康产业”是什么呢?原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时讲到“青藏高原是世界第三极,如果西藏也被污染的话,世界将无净土”。后来又强调“要坚守世界最后一片净土”。

  西藏要蓝天白云,还要和全国人民一起奔小康,只有走产业转型、绿色产业的道路。“净土健康产业”由此诞生。拉萨市委书记齐扎拉对此定义:“发展净土健康产业,是强化农牧业基础地位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惠民富民的务实之举,是推动三次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

  参加完农牧民免费培训的格茸,顺利来到林周县奶牛养殖基地,在这个“都市牧场”里做起了新型牧民。林周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林周县自筹及整合项目投资331万元,2013年底从山南地区隆子县购买引进102头奶牛,2014年从山南隆子县和日喀则江孜县购买引进奶牛70头,新生犊牛31头,现有的奶牛存栏为203头。

  林周县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林周县要达到三个奶牛基地,其中边角林1个,斯曲亚玛1个,卡孜1个。三个奶牛基地奶牛养殖达到1000头。我们还将建设小区20个,分别在南部六乡一镇,奶牛头数要达到27400头。种植饲草面积4万亩工作已完成,其中青饲玉米5000亩,紫花苜蓿(幸运草)10000亩,箭舌豌豆25000亩。此外,林周县还与拉萨市城关区签订了880万斤饲草种植合同。”

  格茸放牧一生,临老进城打工,没想到最终还是在“都市牧场”里安顿下来,成了每个月拿固定工资的新型牧民。

  回家修房 格茸买了一个新电视

  2016年藏历新年和春节挨在一起,格茸打算回家修新房了。

  格茸和两个老乡约好了逛街,在拉萨市区冲赛康批发市场附近转了半天,格茸买了一台2000多的液晶屏彩电。格茸告诉记者:“养殖场打工了两年多,修房子的钱早就存够了。我打算先回家过年,明年天暖了修新房。”格茸的两个儿子还有活干,要晚些回家。格茸说:“两个孩子都不回去修房子,说是钱挣够了在郊县里买,方便孙子在拉萨读书。”

  既要蓝天白云,还要全面小康,在格茸的老家,退牧还草工程和人工草地建设起了根本性的大作用。西藏自治区农牧厅副厅长次真介绍,2011年至今,国家在西藏自治区累计下达投资11.31亿元,建设休牧围栏3410万亩,实施草地补播929万亩。目前,西藏人工种草保留面积达172万亩,为缓解草畜矛盾提供了有力支撑。

  格茸的儿子们常年租住在拉萨市区,孙子在拉萨市里上学,也许,格茸将是他们家最后一代传统意义上的牧民了。采访最后,格茸的一个老乡悄悄拿出一张纸条问:“这个能帮我打印成很大的那种吗,去哪里打印,钱花得最少?”纸条上写的是“扎西商店”藏汉两种文字。原来,这位老乡打算过年回去在村里开一家小卖部。

  一个纯牧业的西藏小村落,这三年多来,产业转型走向服务业、绿色产业、商业,也许他们现在挣得并不多。但是,看得出来,他们对未来都充满了希望。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