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历史娱乐视频图片评论

导弹专家的角色人生——刘光斌

新闻频道解放军报 2015年12月29日 19:00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1

  2006年 1月 27日《中国青年报》

  43岁的刘光斌是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主管教学,这个位置相当于部队的副参谋长,地方大学的教务长。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是第二炮兵技术类专业的最高学府,目前在第二炮兵种服役的旅团级以下军官80%从这里走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刘光斌们制定的人才培养战略对部队未来的发展影响深远。

  除了政策的制定者之外,这位年轻博导的角色还有一群硕士博士的老师、数个重大课题的负责人、一个 13岁女儿的父亲、一位 80多岁母亲的儿子、一个狂热的球迷。

  这就是一位杰出教授的科研事业、人间烟火。

  刘光斌有时候会遗憾自己文采黯淡,无法倾诉出人到中年的酸甜苦辣,偶尔夜深人静,闭目养神,所有的骄傲历程、角色人生,便历历在目,让他回味无穷。

  学员:军人的选择

  刘光斌生于四川射洪,父亲是名老兵,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父亲吃过美国人的亏,当年抗美援朝战场上,美军呼啸而过的飞机和轰鸣不止的大炮,夺去了无数战友的生命。“美国人的家伙,厉害啊!”父亲对高技术装备的感叹成为刘光斌童年非常深刻的记忆。

  高中毕业后,怀揣着从事尖端武器研究的理想,刘光斌报考了第二炮兵技术学院,最后以高出录取线 60多分的成绩被录取。

  大学四年后,他以平均 95.8分的优异成绩留校任教。两年后,他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攻读硕士。学习期间,素来与优秀为伴的刘光斌在全校 700多名研究生中脱颖而出,荣获当时学校研究生的最高奖“陈大燮奖学金”,他穿着军装上台把奖领了回来。

  读博士刘光斌师从的是生物医疗微电子界的权威陈敬之教授,告别师门,陈敬之教授给刘光斌的评语是:“你不是我最优秀的学生,但是我非常拔尖的学生。”多年后,刘光斌用成绩让导师将这句话修改成了“你的确是我最得意的学生”。刘光斌所学的生物医电是热门专业,研究的就是“CT”、“核磁共振”等世界一流的医疗诊断器械,他的同门毕业后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出国或者从商。刘光斌未毕业时就有科研单位盯上了他,一家北京公司的总裁甚至亲自跑到西安找到他,许诺以“宝马车一辆、月薪一万、负责公司开发另带分成”的优厚待遇。当听说外读博士给学院交 5万元培训费就可跳槽时,这位老总说:“5万算什么,50万我也愿意!”名与利的诱惑,刘光斌面临着重大选择。他自然想到了要征求哥哥的意见。在刘光斌眼里,哥哥是山,是对自己一生影响最大的人。大哥是家中三兄妹中最聪明的,时代的错误让他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但他凭着自己的能力创出了一番事业。天妒英才,2002年,哥哥英年早逝,给刘光斌带来无法愈合的伤痛。

  哥哥回复的话,他记得很清楚:“钱赚多少是个够。你是军人,生死都置之度外,何况这些。”“一个人选择一条路走下去比一直处于选择的状态好。”

  科研:不倦的攀登

  刘光斌回到母校,成为学院历史上第一个学成归来的博士,这是一

  种荣誉,更是一种压力。刘光斌选择了实用的小项目起步。白手起家,当时大家的条件都不好,刘光斌连最基本的试验设备都无法保障。来挖他的老总听说了,慷慨出手,为他安装了电话,给他配了传呼机、最新的 486电脑,最后还

  派人捎来一台笔记本电脑。刘光斌受之有愧,说:“你投入这么多,我可能一无回报。”老总说:“你的价值岂止这点小钱,我能做的就是帮咱中国多保留一点高质量的血脉罢了。”

  刘光斌不是一个叫人失望的人。1995年,某型监控系统研制成功,随后又是导弹旅战术后勤指挥自动化系统通过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迅速在基层部队广泛配备。这不算什么,大手笔还在后头。1996年至 2000年,刘光斌参与研究某训练模拟系统研究,他独辟蹊径,一马当先,研制出具有独创性的关键技术,为部队训练提供了标准化、通用化的仿真模拟平台,这项课题最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科研需要的不仅仅是勤奋,还有敏锐性,正所谓见微知着,一叶落

  而知天下秋。当俄罗斯的导弹准确地将正在打电话的前车臣共和国总统杜达耶夫炸死的时候,刘光斌马上意识到事情的关键所在,我们的装备环境安全吗?

  这是一句可怕的反问,它是事关我们关键时候能否藏得住、打得出

  的惊天大事。导弹武器系统的可靠性研究马上进入刘光斌的视野,这是一个涉及

  诸多前沿领域的重大课题,评估报告很快受到上级重视,项目迅速立项。几年后,这项成果经专家组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教员:优秀的师长

  科研只是刘光斌工作的一部分,他还是一名教师。

  很多人的观念中,博导、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有些大才小用。刘光斌不这么认为,很长一个时期内,构成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科技干部主力方阵的仍是本科生,因此,本科生于军队建设的重要性怎样估计都不为过。

  他积极倡导“教授也要给本科生上课”,并身体力行。鉴于自己读书的时候走过摸索创新方法的弯路,他给本科生开设了《创造学概论》这门课程,培养学生们科研、创新的思维。学生们评价他的课程很朴实——“上他的课,不会打瞌睡”;也很精彩——“如果别的课程都是在画龙,刘光斌老师的课才是点睛!”“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为教师的职业做了千年不变的定义。刘光斌对此不以为然,他说,《师说》仅仅指出了师生之间的功能角色,两者之间比这更重要、更可贵的是启迪与熏陶的良好关系。

  刘光斌的学生对他总是又爱又怕,因时而异。高兴是在逢年过节时,他们可以和导师聚会灌酒、无话不谈;害怕在每两周一次的“私家”学术例会上,学习上的任何不足都会受到刘光斌不留情面的批评。

  2004年,一个项目完成,一名学生在整理鉴定材料时,将课题组没有做的一项工作写进了研究报告,以增加项目创新水平。刘光斌发现后给予了严厉的批评,“科学的东西来不得半点虚假,求真务实是一个学者最基本的品格。”

  刘光斌的教学经历换来了两句公认的评价:“他是个好老师”、“刘光斌带的学生就是不一样。”而他则说:“我很欣赏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对待学生要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

  刘光斌常常是三个月总结反省一次,一年制定一个目标,谈到更长远的,他说:“孔夫子一生门徒数千,我无法与圣人比,只求一生能够培养 100名研究生足矣。”如今算来,他的学生已有 57名,按照他的勤奋和能力,这个目标和他众多的科研课题一样,实现恐怕不是什么问题。

  领导:不同的官道

  “我并没有官瘾。”刘光斌说。

  与很多人主动要求“加担子”不同,刘光斌开始并不愿意涉足行政。

  后来,有人劝他:“人微言轻,如果做官可以更有效地发挥你的影响力,可以多干事,干好事,为什么不呢?!”

  他觉得有道理,2001年,刘光斌开始担任三系主任。

  学习始终是学生的第一要务。当系主任后,他首抓学员的学习,邀请名师、介绍方法、课外辅导,三系学员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学院数学竞赛,三系学生囊括集体前三名、个人前十名。参加陕西省大学生竞赛,全院 17人获一等奖,三系有 13个,一个系相当于别人一个大学的获奖量。

  2002年,他走马上任训练部副部长。刘光斌站到一个更高的位置

  上,他的能量得到更大的释放。

  三年来,他亲手制定了 19个学科的培养方案,修订了 200多门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学校的博士授权点也由原来的 3个猛增到 15个,名列

  全军院校前茅。某教学实践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开了学院先河。

  不止于此,他还想将马上竣工的图书馆建成最完备、最权威的导弹专业图书馆。未来几年内,他还想要推行研究生保送制度改革,每年抽出十个机动名额,保送那些成绩不一定最好,但综合素质好的学员,让他们学习管理学、法学,这些人将有可能成为未来军队的各级主官……荣誉在身,重担在肩。刘光斌形容自己仍是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他说:“作为政策的制定者,我们必须谨慎,因为一项制度的成功往往需要十年才能见效,一项制度的失败同样也会在十年后才能发现。”

  他很尊敬清华大学的梅贻琦老校长,“那是真正的教育家,”他说,“军队人才的培养道理也是相同的。现代战争仍然没有改变人是制胜的决定因素这个命题。在其位谋其政,如果能够为第二炮兵部队培养越来越多的有用之才,我即使殚精竭虑,也终身无撼。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