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历史娱乐视频图片评论

专家:媒体融合不能只是物理移植 当前存在两大危机

央视网报央视网 2015年12月04日 14:16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部部长高晓虹、新闻传播学部教授周逵(右)做客中国网络电视台大会直播间,并接受专访。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部部长高晓虹、新闻传播学部教授周逵(右)做客中国网络电视台大会直播间,并接受专访。

  央视网讯 12月4日,在成都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进入第二天。上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部部长高晓虹、新闻传播学部教授周逵(右)做客中国网络电视台大会直播间,并接受专访。

  两位专家表示,目前存在一种现象,传统媒体子在互联网融合时,往往只是做一种物理推起,比如把报纸移到网上去,这是不行的,一定要做化学融合,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移植;传统媒体要在新技术、节目形态、内容形态上找到未来创新的着力点。而当前媒介融合则面临人才和资金两大危机。

  以下为访谈实录:

  央视网:我们现在看到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全球传媒业发展的重大趋势,这次网络视频大会的主题,是大数据时代的创新变革,首先想问问高老师,您是怎么看其中的变革的?特别是您认为哪些东西需要变,哪些东西是不变的?

  高晓红:我觉得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大数据时代的,我觉得其实当你考虑融媒体的时候最大的特点视听结合,这次的主题就强调视听结合的因素,当我们讨论融媒体作品的时候,报纸上到网络上,也应该考虑声音的元素。其他的报道上到媒体终端上都应该考虑视听结合,这是融媒体突出的特征。第二,我们现在主流媒体最主要的优势是内容的优势,它有优质的团队,有这么多年做节目的经验,用户也是跟着优质内容走的,内容好用户就会来,我们的媒体应该保持发扬这种优势,继续做好眼前的工作。第三,适应新的媒体环境变化,现在的新技术发展使得很多很多技术的终端层出不穷,前几年的微博,到这几年的微信,后面是不是还有更好用的东西,大家一定要使得自己做得能够适应新的媒体终端的文化,然后就能适应媒介融合新的发展形式。

  央视网:我们看当前国内的媒体,大到像新华社、央视这样的媒体,小到都市报的媒体都在进行融合,我想问问你们怎么是评价国内传媒在这方面的创新情况?

  周逵:其实刚才正如高老师所说,国内的这些传统媒体和创新媒体,对于新媒体的渴求一方面来自于自身对于技术这样的融合,面对这样的一些商业背景的结合,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驱动力。另外一个是至上而下的,整个传媒行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体制不断的深化体制改革,这样一上一下两个动力促使它在不断的进行自我迭代。包括您刚刚说到的央媒,包括地方的这些媒体、都市报,它这种创新,我觉得其中既有“危”也有“机”,“危”的意思是说,因为现在我们看到很多地方媒体有所谓“断崖式”的广告危机存在,被迫要求他们能够重新的去审视自己在整个传媒业态的定位。可能以前很容易的事情,现在有更多的竞争对手,我觉得这个传播主体多元化也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特征之一。

  高晓红:刚才周老师说到了很多我们推进、改革的地方,我想说一条目前我觉得很不足的地方,就是我们的传统媒体当它来用互联网的时候,它可能是一个简单的移动。比如说报纸移到网上去,广播电视移到网上去,这不行,这是一种物理推起,一定要做化学融合,要把它做成一个作品,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移植。

  周逵:有一句说法叫“旧媒体永远都会成为新媒体的内容”,是说新媒体把旧媒体给蚕食掉了,这个是很大的危机。包括我们所谓的传统媒体,要去考虑怎么样用新的技术,成为传统媒体的内容,甚至节目形态跟内容形态的推动力,这个是未来创新的着力点。

  央视网:两位觉得针对不同的媒体,有没有在融合方面需要注意的东西?根据自己的特点。

  周逵:我觉得两方面,现在在媒介融合方面有两大危机,一个是人才,一个是资金。看一个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就看两点,一个是资金的流向,从商业的角度来讲。另外一个是人才的流向。近几年,有传统的媒体流失到新的领域去,这对传统的媒体的体制创新有一个新的要求,怎么样留住人才,毕竟视频是一个门槛比较高的,它不像自媒体谁都能写两句,视频它的专业化成都要求非常高。我们虽然是广播电视专业或者是电视学院,新闻传播学进来的,我们现在核心的内容生产的一些最基本的基本功还是跟以前有很大的相识度。

  央视网:我注意到,高老师您在一次研讨会上讲,说:“媒体融合是一场对话,电视与网络的对话,政府与百姓的对话,主流文化与草根文化的对话,真诚的沟通”。您能不能再给我们深入探讨一下,因为对话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很多媒体都进行得不是很好。

  高晓红:对话是一个搭建的平台,新媒体是一个平台,它使得我们利用这个平台可以形成多方的对话,这个对方其实应该有互动。而且,还有多种手段的使用这个平台,来实现这种交流和互动的机会。

  周逵:我理解高老师说的对话有几层含义,一个是主体,我们以前说传播者跟受众是两个身份,现在受众跟生产,(perxiumer),一个是(pervxion),这两个合成起来叫作,(perxiuper),它变成了一个合而为一的主体,所以它本身是自己跟自己的对话。另外,对话代表着传播方式的变化,以前叫宣传,宣传就是一对多,广播媒体、广播电视是大众传播,对话其实是一种更基于平等的交流。第三,就是话语层面,当你是一种对话的语态,对你整个说话方式表达的形态都有一种新的对话,新的要求。

  高晓红:比如说电视节目,原来做了节目给观众来看,现在就要考虑这个对话的元素,就应该有互动的设计。现在我们的节目互动设计应该是很浅,很简单。将来我们的节目肯定应该在设计上就应该设计很好的一种对话交流互动的元素,在节目面。

  央视网:两位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今天的中国网络视听大会进行第二天,两位也参加了很多研讨会、演讲,对于今年的大会,两位有没有什么感受,有没有什么期待?

  高晓红:我觉得今年大会,比去年规模大、声势大,也更壮观。今年参会的人的数量、质量都有明显的提升,我觉得这个会一直这么开下去,会很好的搭建一个主流媒体在融合道路上的这样一个交流沟通,互相学习借鉴的一个机会,而且既思想的碰撞也是路径的探索。

  央视网:周老师有什么感受?

  周逵:因为我去年只是耳闻没有参加,今年的感受:第一,主流媒体融合成果更多,你看到有更多的IP在那列着,这是一个更新的现象,在创新上面有所突破。另外,高老师说到的“对话”,这个“对”就是一个对话会,到商业机构、到众多媒体,他们之间怎么样形成合力,这个会成为未来一个很重要的特色。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