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一带一路”树立“十三五”规划对外开放新格局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十八五中全会解读之一
10月26日至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主要议题将是制定中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十三五”之所以意义特殊,是因为到“十三五”末的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五中全会就将为“全面小康”绘制路线图。
在即将完成的“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位,进出口贸易总量从世界第二位上升到第一位,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在2014年首次达到世界第一位,对外直接投资也由2010年的688.1亿美元增加至2014年的1231.2亿美元,达到世界第三位。而预计到“十三五”末,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进出口贸易和资金双向流动规模在全球的比重也将进一步上升,通过开放型经济走向全球经济的中心大国,即是大势所趋,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所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都将与“开放”紧密相连,全球的资源都会被“请进来”到中国参与配置,而中国也将“走出去”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十三五”将是中国在国际视野下制定五年规划。
“在国际视野下制定五年规划”,集中体现在“一带一路”进入“十三五”规划。这一战略构想将树立“十三五”规划中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东南沿海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一步扩大开放,我国的对外开放以“引进来”为主。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已经步入“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阶段。有人预计,未来10年,我国新增对外直接投资将达到1.5万亿美元左右。这要求中国更自觉地梳理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规划对接,在“一带一路”的规划中至关重要。这也是中国的五年计划第一次要和沿线国家展开互动。这就要求中国经济从各个层面上都会涉及与“一带一路”有关各国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是大国的大事业。
作为全球第一工业大国,“中国制造”是中国经济的基石,也是中国建立创新驱动型国家并“走出去”的根本。“十三五”期间,将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第一个五年,对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升级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国制造2025》着眼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总体战略,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当前,中国出口结构中,高技术产品占28.2%,中高端产品则超过60%。在全球全部5313种商品(按全球统一的海关编码计算)中,中国有超过1600种产量占全球第一,超过第2-5名国家的总和。而在解决了“量”的问题之后,中国制造还面临“质”的考验——这个“质”就是创造新的需求并使之引领全球市场的能力。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布局,“十三五”期间,中国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中国制造”将实现从制造引领到创新引领、从供应链战略到价值链战略、从全球销售到全球经营的转型升级。
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还需要完成从产品“走出去”深化到服务“走出去”,而遍布全球的自贸区网络就是为这种深化搭建的一座座桥梁。自贸区战略也将成为我国用全球化视野谋划国际经济合作新方略的重要形式。“十三五”期间,我国自贸区战略将在广度上不断扩展,双边、多边、区域开放合作将全面展开。我国将在已与22个国家签订的14个自贸协定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推进中日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中国—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中国—以色列、中国—斯里兰卡、中国—马尔代夫等自贸协定谈判和建设进程,稳步推进亚太自贸区(FTAAP)建设,适时启动与英国、欧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等其他经贸伙伴的自贸协定谈判。在深度上,中国将不断深化开放与合作的水平,建设高标准自贸区,实现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并将积极探讨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竞争政策等“21世纪经贸议题”,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型。
联通全球的自贸区网络,还将在“十三五”期间为中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带来巨大的机遇。当前,世界各国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中经济体工业化进程加快,对技术装备的需求强劲;发达经济体的基础设施面临更新改造,投资需求不断增大。从各自比较优势看,发达国家掌握关键技术,但成套装备和产品价格较高;发展中国家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但产业较为低端;中国拥有中端装备产能,综合配套和工程建设能力强,但产业亟需转型升级。因此,通过国际产能合作,可以有效对接各方供给需求,推动全球产业链高中低端深度融合。国际产能合作,就是要推动我国外贸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重塑有利于发挥各国比较优势、更加均衡和普惠的全球产业链,从而凝聚未来5年全球经济稳定增长的新动力,也将使中国迈上从“产品出口国”到“资本出口国”的新台阶。
成为“资本出口国”的中国,将迎来从工业经济飞跃到金融飞跃的新机遇。“十二五”期间,我国金融业取得长足发展,金融机构综合实力显著提高,抗风险能力大幅上升,金融业附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由2010末的5%增加到2015年(第2季度)的9%。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由2010末的5%增加到2015年(第2季度)的12%。一系列重大金融改革措施陆续推出,如存款保证金制度,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汇率改革,允许民营资本组建商业银行等。与国内金融业改革相呼应,我国金融业国际化的进程也大大提升。随着“走出去”国家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内金融机构开始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截止目前,中资银行已在海外设立上千家分支机构。在更好为中资企业、个人提供海外金融服务的同时,也增强了我国金融机构的国际化视野。目前,人民币已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四大国际支付货币。人民币有望近期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SDR)篮子,并成为唯一一个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据估算,如果人民币成为SDR篮子货币,全球国际储备将会将1万亿美元转换为人民币,这将极大提高人民币资产吸引力,进而支撑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国还会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建设。亚投行、金砖银行、丝路基金等国际金融机构的成立,充分显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为改革国际金融秩序所做出的努力。“十三五”期间,上述金融机构将陆续投入正式运营,必将为中国和全球金融开创新局面。
全方位的开放将带来全方面的新福祉,而这种新福祉的集中体现就是生态化的人居环境。环境是全球系统,环保就需要全球视野的努力,中国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超越了片面强调碳元素的“气候变化”思路,具有“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发展”的高度。生态文明建设包括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等多个方面,蕴含的道理是:人类活动既包括生产,也包括消费,涉及多种自然资源、多个环节层面,需要在把握各个环节基础上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动态和谐。从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到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再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已经基本明确。“十三五”期间,中国将通过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形成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从而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制度保障,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形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赢之路,缔造绿水青山、蓝天白云、诗意栖居的“美丽中国”。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十三届五中全会解读项目组成员:王文、贾晋京、陈晓晨、胡玉玮、相均泳、李振、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