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今天,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万众瞩目中召开,将讨论“十三五”规划,谋划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之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冲刺时刻,改革如何再发力、百姓如何更幸福、获得感怎样被强化,路线图将绘出新期待。
站在“十二五”和“十三五”的交汇点,有不错的成绩值得骄傲,有不俗的改革成效深入人心,有不少的险滩需要闯过。过去五年,中国经济增速领跑世界,换挡不失速,既在经济总量上跨过“10万亿美元”门槛,又在经济增速上保持强劲势头,不愧是全球经济的“稳定之锚”;过去五年,“改革”成为核心词汇,居住证替代暂住证,为一个项目再也不用跑10个部门、61道审批;过去五年,全球在调整,中国也面临“三期叠加”的阵痛,“时局微妙、阶段关键”让过险滩显得急迫且慎重。
立足当下,“十三五”规划的是五年,面向的却是百年。未来五年,有一些问题始终备受关注:经济保持怎样增速,发展方式如何转变,产业结构怎么优化,如何寻找创新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的步伐需要加快,“改革”在体制机制上怎么贯穿始终,如何推动协调发展,“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如何实现,保障民生之余更应改善,扶贫开发确保“不让一个掉队”。在发展的进程中,五年不算长,和“第一个百年目标”相比,它是最后的冲刺也是不能松懈的闯关。由五年面向百年,中国梦不是更近了吗?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一面追求更有保障、更公平的生活,一面追求更有尊严、更出彩的人生。有的得益于养老政策,不仅养老金每年渐涨,大病医疗保障也让老人晚年过得更有尊严;有的受惠于棚改举措,告别“大雨大漏,小雨小漏”的日子,安居更安心;有的尝到了教育改革的甜头,诉说着“读书改变命运”的故事;有的在农村“小药箱”里获得健康实惠,农村医疗改革体现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要求……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伴随着“中国号列车”的前进,谱成了改革交响曲中的一支支乐曲,更激荡着13亿多人的改革热情。
从回首到展望,从群众的微笑到国外的点赞,眼下的“十三五”,影响的绝不仅仅是中国。不管是“中国打喷嚏,全球经济也感冒”的比喻,还是从“被开除球籍”的边缘到“世界经济的新引擎”,中国的大块头及其对全球经济的贡献毋庸置疑,中国经济社会的开放也毋庸置疑。倡导“一带一路”、建设亚投行,不仅张开双臂欢迎世界各国参与,也足以说明中国在以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都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实际上,开放的中国在助力世界经济的同时,更施惠于本国,老百姓的可及范围更广、圆梦机会更多、人生舞台更大。
老百姓的期待是规划的导向。“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们向往“更”美好的生活,老百姓的获得感不才是改革的人心标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