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作者:张西平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汉学》主编、国际中国文化研究学会会长、国际儒联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对于许多只是在书本上学习和了解的年青学生来说,是一个充满好奇、充满疑问的国家。中国历史太悠久,中国文明太灿烂,中国疆域太辽阔,中国经济太神奇,从哪里入手才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呢?一个完整的中国呢?《我与中国第一次亲密接触》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满意的答案,这就是到当代中国的现场,到中国底层民众那里,一切问题都会找到答案。
十万大山的深处,南盘江畔,毛草坪小学,八位大山里的孩子。这就是中国社会的最底端,庞大中国的一个细胞。当电视画面上展示张金明这个十一岁的孩子与来自波兰的严立行一起做晚饭的场景时,我们会被这位大山深处的孩子的坚强、坚韧所打动,在这里我们看到中华民族那种民族性格:勤劳与坚强。当来自罗马尼亚的马兰和徐山一起读他的日记时,马兰被孩子对妈妈的思念和爱所感染,流下了眼泪。来自多哥的东方祺和侯佳友的交往颇为感人。佳友住在大山深处,只有10岁,或许从来没有见过黑人。看到这位面色漆黑,但颇为友好的老外,他害怕、胆怯。他从最初的接触时被吓哭到最后将几瓶矿泉水塞到东方祺的手中,友人的真诚,孩子的善良在这里清楚表现出来。
孔子的话在明朗的教室中回荡,阳光下,这些来自国外的朋友们和孩子们一起游戏玩耍,在这些外国青年学生与中国孩子两天的亲密接触中,他们感受到一个文明的中国、文化的中国在孩子身上的跳动,这些十几岁的孩子,正是中国未来的脊梁,他们的善良、他们的坚韧,他们的梦想才是中国真正的希望。
来自新西兰的罗斯文和刘正国一起喂猪,来自美国的于中美和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王复生与丁贵河、张如意兄妹俩一起放牛,山间的崎岖,农家的简陋都真实地展示在人们的面前。《我与中国第一次亲密接触》并没有炫耀中国的富裕,而是平和地展示博大中国的另一面:发展的不均衡性。大山里的孩子用上了电灯,但仍沿袭着几千年烧柴做饭的习惯;高速公路已经修到了附近,毛草坪小学的孩子们都可以吃上一顿国家提供的免费午餐,但到学校还得走过崎岖的山路,在夏日暴雨季节,孩子们傍晚回家的路该有多艰辛啊!只有在这些画面中,这些外国的朋友们才会真正理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带来的问题在片子里也真实地展现出来。所有孩子的父母大都在外打工,片子中我们没有看到一个完整的家庭。孩子们小小的年纪,去承担其家中的重负,这正是我们城乡一体化建设没有跟上的必然结果。在这个意义上,这个节目不仅仅是对外国朋友学习的教材,即便是对生活在北京、上海、广州的城里人也是一部了解真实中国的好节目。
《我与中国第一次亲密接触》是汉语教学模式上的一个创造,因为,中国并不仅仅是在书本里以形态构建起的中国,文明的中国、知识的中国是一个正在发生巨变的中国,只有在真实的接触中,在与人民的接触中,才能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多彩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