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漫画/朱慧卿
张玉胜
据《半月谈》报道,近年来,政府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投入前所未有,但在一些地方,投入的增加并没有带来明显效果,一些扶贫项目不接地气、不做周密计划,只管把资金投出去就完事,成效如何反倒不重视。有农民反映说,扶贫项目搞啥亏啥,农民都怕了。
正如“扶贫”先要挖出“穷根”一样,矫正“越扶越亏”的扶贫怪圈,也需要从扶贫思路、扶贫操作、扶贫成效的多个层面,反思导致“歪嘴和尚念歪好经”的深层次原因。也许,地方政府可以为扶贫项目的失败,找出包括市场因素、自然灾害在内的诸多客观原因,但“精准扶贫”的缺失当为不容回避的重要人为因素。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好高骛远。
精准扶贫,就需矫正功利思维。扶贫开发旨在为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输血”与“造血”,并非是为追求官员政绩或升迁而搭桥铺路。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在研究决定扶贫项目时,必须恪守为民造福的扶贫理念,充分考量当地的地理人文状况与市场需求,既不能以自己的主观偏爱而想当然行事,更不能借扶贫开发之名夹杂个人的私心杂念。纵观一些扶贫项目不接地气的现实尴尬,很大程度上就缘于决策者的功利化思维和缺乏调查研究的长官意志。
精准扶贫,就要让农民“唱主角”。生于斯、长于斯的当地农民,既是扶贫济困的政策帮扶对象,更应成为脱贫致富的建设参与主力。扶贫开发就要充分尊重当地民众的发展需求,多做倾听民意、熟悉市场的调研考证,鼓励和引导农民脱贫致富的积极性。
精准扶贫,必须致力产业链条建设。“产业扶贫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抓手”的认知没有错,但产业的形成、发展和壮大,却是一个涉及多个环节、需要多策配套的系统化工程。“产业扶贫”不能止于简单“投钱”,更不能只关注产品生产而漠视其深度加工、市场营销、信息掌控及风险预警等产业链的建设。看似“利益均沾”的撒胡椒面投资,不仅难以实现扶贫资金的效益最大化,也让产业发展呈现难以为继的链条断裂,导致增产不增收的后果。
“越扶越亏”照出了扶贫开发在思路与操作层面的诸多短板,期待对“精准扶贫”的正确解读和务实践行,能为扶贫开发避免短期行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矫正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