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1945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我听见弄堂里传来一片喧哗声。我探头望去,许多犹太人正在弄堂里手舞足蹈,唱啊、跳啊、叫啊,第二天我才从大人们那里知道,日本侵略者投降了,我们的犹太邻居们不用再东躲西藏了,他们可以自由地去他们想去的地方了。”
5月8日是二次世界大战“欧洲胜利日”,当天上海虹口提篮桥社区举办了“提篮桥地区犹太难民中国老邻居座谈会”。回忆起当时自家弄堂里的那欢庆一幕,76岁的上海老阿妈李惠荣记忆犹新。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纳粹分子在欧洲疯狂迫害犹太人,但中国上海为这些饱经磨难的犹太人提供了一个温暖的避风港。1933年至1941年,先后有数万名犹太人赴上海避难或寻求中转,他们中的大部分后来居住在上海虹口提篮桥地区设立的“无国籍难民限定居住区”,即虹口隔离区。在水深火热的战争中,中国老百姓与犹太难民同甘共苦,结下深厚友谊。
李惠荣幼年时的家位于提篮桥地区的“三益村”,这是虹口隔离区内犹太难民聚居点之一,也被称为“外国弄堂”。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这条弄堂内的100多户居民中,九成以上是犹太人,其余10来户是中国人,形成了一种战时杂居状态。
“当时日本人设立隔离区,实际限制、剥夺了犹太人的自由,这也是一种加害,这样的状态持续数年,直至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种种证据显示,当时与犹太人相处和睦、结下了深厚友谊的是隔离区里的中国居民。”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说。
李惠荣对记者说,当时中国人和这些犹太邻居相处得非常好,弄堂里有一家犹太难民开的面包店,生意还不错,经常排起长队。“我们这些中国小孩也会去凑热闹,围着买面包的队伍捉迷藏,这些来买面包的犹太人时常会逗逗我们,有时还和我们一起捉迷藏。”
与中国人交朋友的一对犹太夫妇,令李惠荣印象最深,“他们还经常邀请我们到家里去玩,平时见到了总会塞给我们一些糖果、点心”,“犹太夫妻还为我和我的小伙伴拍了照”。李惠荣一边说着,一边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叠得方方正正的小纸包,从纸包里拿出了这张照片。
照片上,李惠荣和另外两个小女孩身穿短袖,并排坐在面包房门口的台阶上,眼神略带好奇和羞涩。面包房的玻璃窗上依稀映出一个人拿着照相机拍照。“那个拍照的就是那对犹太夫妇中的丈夫,这是我们几个中国小孩人生中第一次拍照,觉得很稀奇,战争结束后,我一直珍藏着这张照片,时不时都会拿出来看看。”
同样家住提篮桥“三益村”的葛政荣、葛政家、葛政美则向记者讲述了另一段与战时犹太难民结下的友谊。“我父亲去世前特地嘱咐,家里的这幅画是当年犹太难民临走时送给我们的,一定要保存好。”
记者看到,这幅油画虽然已有70多年历史,但画面依然清晰。画中人物在前排、一群骆驼跟在后面的沙漠里行走,右下角落款处写有“EUGENBEACH”的字样,木质雕花的画框纹路鲜明。
葛家三兄妹如今还依稀记得,小时候父母说起这幅画的故事:抗战胜利后,租住在家中的一对犹太难民夫妇在离开上海前特地把这幅挂在墙上的画送给葛家父母。
“第二天走的时候,这对夫妇一边拖着皮箱、一边还和我父母拥抱,不停地边走边向我们挥手告别”,葛家兄妹说,父母与犹太难民的这段友谊十分难得,近70年来这幅画也成为整个家族的“传家宝”。
上海科学院历史所副所长王健对记者说,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和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犹太难民当年在上海不仅顺利融入了弄堂生活,同时还与中国人患难与共,实施自救、互救,留下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相比之下,这场战争的发动者,特别是侵华日军在上海所实施的一系列暴行,对杂居于隔离区的中国人和犹太人而言,都是无法抹去的战争创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