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历史娱乐视频图片评论

美丽乡愁作品展播|网友李恩洋:遥望海边的乡愁

滚动新闻央视网 2015年05月04日 16:01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第一次读余光中的诗《乡愁》,感受的只是海的阻隔,那么亲近,又那么遥远。如今再细品那几行字,看到的便不是海,而是期盼,是思念,是寄托,更是想见而不得见的惆怅。

  其实牵念也好,思乡也罢,无非就是距离产生的感觉。京津两地相距甚近,异乡的一情一景,或者某些相似的东西,都可以勾起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然而,很多时候,尘世中的我们又常常忽略身边的风景,向往那些遥不可及的去处,而当我们到了那个向往的地方,慢慢地又会想念起我们的来处了。

1

  来北京两年多了,每天忙忙碌碌,无瑕顾及其它。当《乡愁》的文字再一次跳入眼帘的时候,我第一次有了想家的感觉,从天津到北京,一路走来,既有对未来的期盼,也是对生存的考验。然而当看到它们时,让我感受到生命对于世间的生存是多么的不容易,生存又是多么地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拨的信念,才能够坚持下去。

  我们生如孑孓蚁虫,为了生存,渺小甚或是卑微。抛开自己的出生地,辗转流离,背景离乡。又像潮汐一样,努力奔向海滩,冲刷着岩石和堤岸。用我们的青春和汗水,播洒一路欢歌,却留下些许落莫的无奈。

  然而时间的潮汐却磨平了我们的记忆,淡了,模糊了,渐渐地又消散了。亦或转眼间恢复了平静,再看不见来时的脚印,旧时的路。生命中能留下多少过往,能拥有多少时光,在黑与白的交替中亦将慢慢老去,随着时光沉入大海的深处,空留一份记忆于心底,挥之不去。或者于更多的时候,在有限的空间里,压缩着时间,甚至是生命,无论是一年一年的过去,还是一天一天的过去,甚至一分一秒的过去,记忆的沙滩慢慢变薄,薄得如纸,薄得如丝,无法抓在手里,又无法铺展在眼前,飘散了,如一阵清风,化一丝浮云,又似细雨,转瞬即逝,无影无踪。

1

  但无论如何,生命是弥足珍贵的。在经历了太多的困苦与辗转流离的生活之际,生命中到底能留下些什么呢?我们追求的、想念的、拥有的、还是渴望的?那些美好的、刻骨铭心的、伤痛的、喜悦的,有多大的空间可以存放,有多久的时间能够停留?于是,在过往的岁月中,随着那渐老的青春,模糊了的不仅仅是那山,那水,那路,那喧嚣,还有那记忆深处根深蒂固的家乡烙印吧。

  我清楚地知道,这些年漂泊在外,对于家的概念似乎模糊了许多,不清楚当年漂泊的初衷,又为何来此?更不太明了未来的走向是什么了,只是有些茫然且机械地前行着,甚至目的都不再明确,不再明了了。曾想着要落叶归根的,却想不清楚自己的出处,根又在哪里?于是,我常常会茫然叩问自己的内心,有一天,是不是要撇下这里的一切回去呢?回归那旧日的出生地,回到亲人身边,过一种平淡且安然的日子?

1

  于是,偶尔便会忆起家乡的人,童年的事,模糊或是清淅的,轻轻地来,又淡淡地去了,未曾留下太多的痕迹。生活也便这样继续着,忙碌着,茫然的不知为何了。

  而今,在这寂静的夜,再次一品读余光中的《乡愁》,也便是另一番滋味在心头了。“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

  这《乡愁》再一次唤醒我沉睡的记忆,一些过往的片断,于纷繁的影像中明朗起来。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人,家乡的事,也在记忆深处灵动起来。人,终要老有所依,既便踏过千山万水,终将要寻一栖息之地,容自己安身立命吧。

  于是,我更渴望那儿时的场院,孩子们嬉戏打闹的场景;课堂上老师善意的教导,小伙伴们没黑没白地疯跑;和那乡村里斑驳的岁月印迹,以及那些记忆深处甜美的笑声。这所有的一切都鲜活于脑际,萦绕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涤荡着心海,挥之不去。

  也是在这种思法的驱使下,家乡的轮廓在脑海里也变得越来越清晰,记忆也越来越深刻,对于家乡的思念,也便化作一抹淡淡的愁絮,时常充斥着脑鼓,萦绕着胸怀,久久徘徊。那一刻,我才明白,原来,这异乡的山水再美,再绚丽,也终究抵不过那一抹乡愁的味道。 

  作者:李恩洋 中央民族大学

  >>> 进入“清朗网络——青年力量”我的美丽乡愁网络图文征集活动专题

  >>> 敬请关注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二季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