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历史娱乐视频图片评论

吉林万平家庭

最美家庭2015央视网 2015年04月26日 08:08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2015年全家合影,父女两代坚持为北方草原的生态恢复工作尽绵薄之力。

  2015年全家合影,父女两代坚持为北方草原的生态恢复工作尽绵薄之力。

  万平家庭,吉林省通榆县同发牧场西南8公里,家庭成员5人。万平有一个三世同堂的五口之家,全家人放弃城市的安逸生活,在条件艰苦、环境恶劣、经济落后的科尔沁沙丘上一呆就是15年,投入毕生积蓄,创建了中国第一家完全由个人出资的生态保护区——科尔沁沙地生态经济示范区,集合社会力量,终创奇迹,将沙丘变成绿洲。他们扎根并奋斗在吉林省西部通榆县同发牧场,万平被人们尊崇为“环保卫士、治沙英雄”。

  为了美丽富饶的科尔沁草原,万平谢绝单位的挽留,辞去环保工程师的优越工作,扎根落户通榆。2000年6月,万平在荒山上竖起了“科尔沁沙地生态区”的牌子,从此开启了全家人的治沙生涯。

  茫茫荒沙,寸草不生,地表温度超过45摄氏度。万平独自一人推平地、盖房子、打井、修维护栏、栽树种草建基地。整整一年,万平没洗过澡,每天回来,累得饭都不想吃一口,倒在床上就睡着了。

  妻子白丽华默默地给丈夫脱下鞋子,当她看到万平手上、脚上的血泡和深深凹陷进去的指甲,这位都市女性再也按耐不住了,第二天就回城办理好离退手续。她说,自己虽然不知道万平最终会把这片沙丘地改变成什么样,但是“我心疼他,在他精神孤立无援和体力极度消耗的时候,我要陪在他身边。”

  2001年5月,沙地开始解冻。万平拿出30万元积蓄,满怀信心地买回树苗,雇来农民种下了5千棵杨树和1万多棵沙棘。然而,恶劣的自然条件并没有眷顾万平夫妇,树苗被沙埋风拔,被高温炙烤,转眼间,近2万棵树全军覆没。

  万平去外地请来专家,白丽华则抵押了长春的住房。在专家的考察指导下,万平开始利用草本植物种群进行植被恢复。

  受到万平的感染,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也纷纷来到这里参与治沙。经过精心守护,沙地原生植被逐渐恢复,防风林使防风固沙效果凸显。绿色,一点点代替了过去满眼的灰黄,草原山鸡、鹌鹑、蛇等沙地原生动物多了起来,被破坏的生态链得到了初步恢复。

  2006年,万平注册成立了全省第一家民间治沙组织——通榆县环保志愿者协会。万平出任会长后,万平夫妇变得更忙碌了。远在宁波从教的女儿、女婿,也放弃了江南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带着小女儿,毅然来到条件艰苦的边塞荒漠。

  女婿在县城做高中教师,课间他会和学生讲环保与公益。女儿承担起协会里的大量工作,成为父母的得力助手。2013年4月19日,一家名叫“科尔沁妈妈谷物作坊”的网店得到淘宝网支付宝企业认证。创办这个网店的就是万平的女儿万晓白。网店主要出售有机农作物,全部都是万平与当地农民共同探索治理沙地新招法的产物,它们有的出自实验田,更多的是出自当地农民自家的田地。

  面对供不应求的销售,万平全家看到,社会在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更多人的环保生态意识被逐步唤醒,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环保事业也更加充满信心。

  15年来,在万平及家人的影响和带动下,示范区已经成功修复荒漠化草原1500亩,保护毗邻优质耕地4500亩,沙地原生植被覆盖率达到95%,回归野生动物310余种,保护恢复野生杠柳300亩,示范区年可吸收二氧化碳65700吨,创造生态价值约650万元。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