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历史娱乐视频图片评论

天津田洪友家庭

最美家庭2015央视网 2015年04月25日 22:43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反法西斯战争暴发77周年,在北闸口镇宣惠园社区举办纪念活动,为广大社区居民播放革命影片

  反法西斯战争暴发77周年,田洪友家在北闸口镇宣惠园社区举办纪念活动,为广大社区居民播放革命影片。

  田洪友家庭,天津市津南区北闸口镇泽惠园25-103,家庭成员6人。

  田洪友是津南北闸口镇的志愿者,他花费15万元先后购置8台放映机,在爱人和儿子的支持下,义务为村民放映电影2700多场。

  田洪友带着家人一起做公益,足迹遍布周边区县和邻近省份,将这份事业一做就是20年。他靠着一份执着,把打小就爱电影的“痴情”和就想“为家乡父老尽一份力,让他们不出家门口就能看上电影”的愿望变成了现实。2014年夏天,他约好了要到泽惠园放电影,但那时他高烧39度,爱人不肯让他出屋。他等爱人不在时,却偷偷溜出家门践约。爱人紧追到现场又疼又爱地说:“走都不说一声,真是不要命了!”一位正在看电影的医生知情后,给他输上液,直到电影放完。

  田洪友打小是个电影迷,那时只要村里放电影,他就挤过人群,到后台站在放映师傅旁边,看着师傅转动机器,播放电影,天长日久,他对看电影着了迷,更对放电影入了魔。步入工作岗位后,田洪友仍然痴迷于电影,他产生了一个念头:如果能让大家不出家门就能经常看到电影,那该是一件多有意义的事情。正是这个念头,让他奉献了近20个春秋。

  1995年,他无意中发现了北闸口村村委会里有一台破旧的电影放映机,当时,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送煤工,要买下这台“祖父级”放映机,真是捉襟见肘。于是,他每天节衣缩食,一年后,买下了那台放映机。有了一台放映机还不能马上放电影,还需要变压器、影幕、音箱,尤其是还需要电影拷贝,这些都是不好淘换的。

  与变压器、音箱相比,电影拷贝是最难淘换的,他四处寻摸,终于凑足了几个影片。第二天,他就在村上给乡亲们放了第一部片子《战上海》,看着大家伙看得津津有味,他心里乐开了花。没有人知道,为了寻摸这些电影拷贝,他找遍了当时津南区各个影院和电影公司。

  田洪友笑着说过,这些年,他花了近15万元,买了8台放映机,收集了100多部电影拷贝。他说,这大部分东西都是用私房钱买的。有一次,他发烧,爱人拿出1000元钱让他去看病,可他却拿着这钱买了一部《冲出亚马逊》的电影拷贝。爱人知道后,说他傻,说他痴。

  他常常利用外出放电影的机会去“拾破烂”,天津、河北、山东,大大小小的城市乡村的电影院、电影公司的拷贝库房,他都去过。一年冬天,在西青大寺一带的一条小河边,他无意间发现了一盘电影拷贝被冻在河里,他用石头砸,用手抠,终于把拷贝拿了出来,手却被划了好几道血槽。

  近20年来,田洪友充分发挥了电影的重要作用。清明或冬季干燥时节,田洪友给大家放农村防火知识和方法的片子;春节前后,外出务工人员回乡高峰时,他就给大家选计划生育的片子;哪个村子种什么、养什么,他就精心地挑选些对路的农业技术科教片……人们都说,田洪友不光是个放映员,他还是个义务宣传员。在他的带动下,津南区一支12人的义务电影放映队成立了,他们利用业余时间义务送电影下村、进社区、进监狱、进工厂、进学校,行程遍布山东、河北、天津,累计放映电影2700多场,仅2006年至2010年就放映了800多场。

  在义务放映电影中,田洪友收获最多的是欢乐,是群众的认可。一次,他在河北省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放映《南京大屠杀》,里面出现了日军屠杀中国人的镜头,激动的乡亲们就用西红柿、鸡蛋、土块砸“日本人”,一位大爷更是拿起锄头砸向幕布,一场电影放完了,幕布变得伤痕累累。他没有生气,他觉得这部电影他放对了,电影的正能量被释放出去了。

  田洪友还是一个“爱管闲事”的人。原先住在村里时,谁家有事,他都搭把手。搬进还迁房后,只要不出门放电影,他就帮着邻居们打扫楼道卫生。他现在正和北闸口中学联系着,为该校学生们放映电影。再过些日子,天暖和了,他打算在家门口小广场举办一个社区电影周,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他更想再攒点钱,买一部数码放映机,让图像更清晰,也不用为找电影拷贝发愁了。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