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历史娱乐视频图片评论

【2015两会 我在现场】代表谈立法法修正:立法更加民主腰包有望更鼓

中国新闻央视网 2015年03月13日 22:37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央视网(记者 崔向升)请注意!那些曾深刻影响你我生活的事儿,可能会随着今年两会上立法法的修订而改变。因为立法法,我们可以期待民众的腰包会更鼓,安全感会更强。

  就立法法修正的一些相关问题,央视网记者近日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首届全国十佳律师、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公安部特邀监督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秦希燕。

  立法法关联着千家万户

  央视网:立法法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着怎样的联系?

  秦希燕:法律是调整公民权利义务的规范,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制定一部良好的法律,能够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向前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恶法是暴政的工具”,一部恶法将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减损人民群众的权利。立法法就是规范立法的法律、是“管法律的法”,是保证国家制定良法的依据、是防治恶法出现的保障。虽然立法法是规范立法行为的法,但涉及的内容,如税收法定、规章不得减损公民权利增加部门权力等,都是公民实实在在的权益;购房、出行、征地补偿、生活环境、城市管理等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事项,都要依靠立法法来规范立法,从而制定良好的法律来治理。因此,立法法是一部真正关联着千家万户的法。

  央视网:一些大城市出台的住房限购政策,今后会否寿终就寝?

  秦希燕:一些大城市为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出台一些住房限购政策,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实际上这些政策限制了人民群众的购房权利。这些政府部门的规范性文件或者规章,大多没有法律和行政法规的依据。立法法修改后,诸如住房限购等这样的限制性行政手段,有望得到规范。

  央视网:老百姓关注的购车限行、摇号等行为,会否越来越少?

  秦希燕:购车限行、摇号,属于限制性行政手段,如果将限行、摇号以规范性文件或者政府规章的形式制定出来,那就是“减损公民权利、增加公民义务的规范”。立法法修正案草案通过以后,不是政府部门一纸“红头文件”就能限行、摇号。这种情况今后将会越来越少。

  央视网:收费公路,会否越来越少?

  秦希燕:《公路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国家允许依法设立收费公路,但根据《公路法》第六十条规定,收费公路有期限限制。现在的问题是,有的地方收费公路明明已经到期,政府有关部门以一个“红头文件”就让收费延期,此类行为屡遭诟病。此次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提出的“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将有力地规范地方政府以“红头文件”对收费公路延期收费的行为。今后,收费公路延期收费的现象有望得到根本遏制。

  央视网:民众的钱,很容易被征税“掏走”。今后,征税也不那么“任性”了吧?

  秦希燕: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将“税收”作为专属立法事项单列出来,规定“税种的开征、停征和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制度”只能制定法律。即政府收什么税、向谁收、收多少、怎么收,都要通过人大来立法决定。如果立法法修正案草案通过,那么以后凡是开征新税,都要通过全国人大制定法律。这就意味着,政府今后征税将不能那么“任性”了。

  央视网:“征一头牛,补一只鸡”的征地方式,是否也会得到遏制?

  秦希燕:土地征收征用问题,长期以来都属于社会矛盾纠纷的“聚焦点”、“导火线”。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而土地往往又是一些地方政府的“钱袋子”。土地财政,在一些地方政府中占据较大比重。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制定一些规范性文件来标榜征收征用土地以及征收补偿标准的合法性。立法法修正案草案通过后,不仅维持并增加了“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征用,必须由法律来规定”,而且增加了“部门规章不得减损公民权利”的规定。今后,地方政府要征收征用土地,必须由法律规定,对于补偿标准,地方政府部门规章制定的标准,不能减损公民权利。诸如“征一头牛,补一只鸡”的现象将会得到有效遏制。

  听证会“走形式,走过场”行不通了

  央视网:城管执法、环境保护等工作,会否得以改进?

  秦希燕:本次修改立法法,重大亮点就是增加了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设区的市可以在城乡建设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制定地方性法规。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风土、民情差异较大,“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城市建设、环境保护要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来加以管理,将地方立法权下放,并限制在城乡建设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既可以限制地方立法权不当扩大,又有利于实现依法治市,对各设区市的环境保护、城乡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过去一些设区的市没有地方立法权,在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要制定一些规范,需要考虑符合全国统一的立法体系,相关的工作也受到一定的限制。立法法修改后,地方有了立法权,地方在城管执法、环境保护等方面就可以根据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城管执法、环境保护等工作将会得到显著改进。

  央视网:从媒体的报道上看,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听证会“走形式 走过场”,立法法修正案草案能确保实实在在的听证会吗?

  秦希燕:立法法修正案草案规定“法律案件有关问题存在重大意见分歧或者涉及利益关系重大调整的,可以召开听证会,听取基层和有关群体代表、有关部门、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和有关专家等方面的意见,听证情况应当向常务委员会报告”。听证情况应当向常委会报告,就确保了听证会是实实在在的听证,这将杜绝听证会“走形式,走过场”,而是立法机关认真听取意见、综合考量各方意见的重要听证会。

  民众的腰包会更鼓 安全感会更强

  央视网:立法法修正案草案通过后,政府部门还敢“夹带私货”搞部门利益吗?

  秦希燕:立法法修改后,增加了“没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部门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本部门的权力、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的规定。这就限制了政府权力在立法中的滥用,排除了“部门利益法制化”的倾向,“以规谋权、以规谋私、夹带私货”等顽疾,有望得到改变。以后,政府部门规章在没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的情况下,不能增加本部门的权力,也不敢“夹带私货”搞部门利益。

  央视网:能否这样说,因为立法法,民众的腰包有望更鼓、安全感会更强?

  秦希燕:如前所述,立法法是规范立法行为的法。尽管其规定了税收法定、公民权益免受政府权力不当侵害等立法规则,从根本上看,民众的腰包可以更鼓,安全感应该更强。但是,民众的腰包和安全感,还需要其他依据立法法制定的相关法律加以保障和落实。可以这么说,因为立法法,我们可以期待民众的腰包会更鼓,安全感会更强。

  央视网:综上所述,立法法是否让中国的立法更民主?

  秦希燕:立法法的修改过程,本身也体现了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开门立法的理念。立法法中规定了人大主导立法,更多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中的作用,在立法规划、起草、调研、审议时,听取人民代表意见;通过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人民意见;对于法律案有关问题存在重大意见分歧或者涉及利益关系重大调整,可以召开听证会,听取基层和有关群体代表、有关部门、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和有关专家等方面的意见等。可见,立法法确实让中国的立法更加民主、科学、规范。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