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历史娱乐视频图片评论

[2015两会 我在现场]代表委员直面教育热点:补短板 啃骨头

中国新闻央视网 2015年03月10日 17:06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央视网(记者 崔向升 王佳勇 庞帅 张雷)敢于直面问题,敢于诤言直谏,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职责所系。在备受网友关注的教育议题上,代表委员们更是畅所欲言,献计献策。

教育公平:合理配置优质资源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教育公平,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同样的教育,而是使每个孩子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现在对教育公平的追求是高质量的公平,因为质量和公平是有联系的,没有质量的公平没有任何意义,低质量的公平老百姓也不会满意,实际上大家说的教育公平就是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提高质量需要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优质资源有限,怎么合理配置就是公平问题。

异地高考:啃下户籍改革这个硬骨头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28个省份实现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

钟秉林: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剩下的都是“硬骨头”。要进一步推进,需要社会配套改革。破解异地高考难题的“牛鼻子”是户籍制度改革。将来如果大城市的户籍改革到位了,务工人员的身份户籍都解决了,异地高考的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如果有北京户籍,你的孩子理所当然在北京参加高考。

促进就业:高校专业应有所调整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着力促进创业就业。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749万人,为历史最高。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鼓励到基层就业。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促进就业,要从发展地方经济及区域经济,以创造岗位需求入手。各级政府应将促进就业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考量。促进就业可与高等教育改革结合起来,高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应进行适时调整,以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现代教育:贯通中职高职和本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沈健: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要考虑以需求为导向,以充分就业为目标,以提高能力为核心,以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立和学生的评价作为基本内容。同时以校企合作、实训为重要抓手,来全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要实现中职到高职和应用型本科的贯通,同时职业教育和培养教育相衔接。这种贯通与衔接既包括课程设置要根据相关行业的发展适时增加技能学习及延长学制,也包括在顶层设计上合理确定各阶段学生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方式。

民办教育:重点支持非盈利学校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沈健:建议进一步完善民办教育促进法,并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以保证民办教育的规范管理、科学发展。同时,应对民办学校进行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分类支持。比如,财力重点支持非盈利性的民办学校,对非盈利性的民办学校给予公办学校一样的土地供应、金融税收、师资审批、项目申报和奖励评定,甚至于在申请公用经费方面,给予其与公办学校部分甚至全部权利。对于盈利性的民办学校,也要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但主要是通过政府政策,支持引导其规范办学、科学发展。

入学机会:调大中西部招生指标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为切实把教育事业办好,我们要保证投入,花好每一分钱,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

钟秉林:“寒门难出贵子”在很多人的思想里根深蒂固。教育部对高考招生的改革方案,通过调整招生计划分配政策,促进入学机会公平。方案里就包括通过调整招生计划分配政策,促进入学机会公平。教育部长袁贵仁表示:“今年本专科招生人数从698万增加到700万,新增两万人的指标,全部用于中西部人口大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姜耀东:要解决“穷二代”的“知识无力感”困惑,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不断改进的制度,从制度上阻断社会财富的不合理遗传,从制度上为贫困人口改变命运提供保障,给予贫困人口改变命运的手段和能力。

上好学校:拓展资源办好每一所

钟秉林:现在上学非常容易了,但老百姓都想让自己的子女能上好学校,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上好学校难”。 但办好一所学校和办好一个企业不太一样,精良的教师队伍需要几代教师长期积累才能形成。一所学校办得好还需要有优良的办学传统、校风学风和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这种文化传统、校风学风的形成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用钱堆砌出来。老百姓迫切需要接受好教育,而办好学校又需要长期的过程,这就会产生新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是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

北京优势:国家正在调整教育布局

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陈小娅:北京作为首都,在教育上多投入是好事。北京在基础教育方面,不仅满足了北京市民的要求,也在越来越多地满足农民工子弟和外来人口子弟基础教育的需求。关于北京高校过度集中的问题,这和我国发展进程有关系。按照上世纪50年代高校布局规划,首都北京是文化中心,高校多一些也是很正常的。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义务教育不一样,不一定是哪里有人口,哪里就有最好的大学。在义务教育范畴,你甚至不能让孩子走很远的路上学,应让孩子方便接受义务教育,再穷的地方也要办学校;但是高校要有一个相对集中度,不能县里办大学。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办大学,这个很正常。各个省也都有高校,只不过由于发展阶段不一样,层次和发展目标有所不同。

教育部和其他部委直属高校都是为全国服务的,只不过这些学校都集中在北京,加上北京市属高校,显得北京学生升学率高。北京是一个有着20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中国有的省也就是几千万人口,相比之下,北京录取率高了一点,占了那么一点便宜,不过现在也越来越注意这个问题了,国家在不断调整教育布局。

素质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核心

 全国人大代表、集宁一中校长李一飞:应试教育问题确实存在,不少学生家长关心的不是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而只关心考几分、考上什么大学。国人对素质教育有很大误解,把素质教育看成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其实不然,真正的素质教育应当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两全教育:一个是面向全体的教育,一个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不是什么都会,而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所有人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无论有什么样的文凭,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有同样的自信心,这一点非常重要。

教育本质:灵魂的教育 文化的树立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校长郑强:教育的本质是灵魂的教育、文化的树立、境界的提升、眼界的高远,是事关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事。什么是教育的新常态?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沉下心,学术要慢慢做。如果我们的中小学要改革,我希望加大体育和艺术的教育,一个人的精神是要靠身体来支撑的。一个人再伟大,病了也不行。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